自理能力教育隨筆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理能力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1

我班的幼兒多數是獨生子女,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很多事情都由爺爺奶奶代替,所以,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們研究的話題。

一天,天氣比較熱,孩子們熱的脫掉了外套,我立刻意識到,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培養他們穿衣穿鞋的能力,那麼我就組織幼兒來一次穿衣穿鞋比賽。於是我忙招呼孩子們,跟孩子們講了一些穿衣服和鞋子的順序,接下來比賽就開始了。只見幾個接受能力強的.孩子迅速地把鞋、衣穿好,高興地跳起來,又歡呼著,慶祝自己的勝利。最後只剩下威志小朋友,只見他帶著哭腔說:“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別的孩子在我的面前說:“老師,威志不會穿上衣,他哭了。”我說:“沒事,慢慢來,一定能穿上的”。他聽到我的鼓勵後說:“我能穿上的”小朋友們也在喊:“加油,加油、、、、、、”他在我的鼓勵下,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慢慢地把衣和鞋穿上了,大家為他歡呼。

通過這次的穿衣穿鞋比賽訓練,給以我啟發,以後在社會領域活動中多進行一點自理能力的培養,並在這樣的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2

為了提高幼兒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本週四上午我們麗景華庭園託小班組舉行了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本次活動我們的主要意圖就是讓幼兒們通過“靠自己”、“我能行”等一系列的活動,學會照顧自己,增強自信心。

活動的目標是讓孩子們通過學習剝雞蛋、疊汗巾和穿脫鞋子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並且通過比賽,增強孩子的比賽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在比賽之前每個小朋友會拿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號碼牌,然後坐到相應的位置。我們班大部分小朋友都表現的很棒,但是寶貝們在等待的過程中比較浮躁,喜歡大聲說話,有時在玩的過程中會產生小矛盾,還有個別小朋友喜歡到處跑,甚至還有兩個小朋友把自己的號碼牌撕壞了,需要老師時刻關注小朋友們的動態。

在比賽之前老師們應該強調規則,把握好黃金時間,這樣應該能達到一個更好的效果。比賽雖然有排名,但同樣有紀念獎,多給孩子們以鼓勵為主,真正的'讓幼兒學會自理的一些本領,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工作”並沒有結束,孩子們依然在繼續著他們的“練習”,希望你們的自理能力能越來越強,期待你們更好的表現。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3

最近天氣變化較大,有的孩子帶了外套,有的孩子穿的比較多沒有帶外套,所以教師準備了幾件娃娃家的衣服讓沒有帶外套的幼兒進行練習。現在午睡時幼兒都會把長褲脫掉,但是有的幼兒總是隨意地將褲子放在床上,教師趁此機會讓幼兒能學會疊褲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與幼兒討論自己在家睡覺時,脫下來的衣服是怎麼放的時,大部分幼兒表示脫下來的衣物都是隨意放置的,或是媽媽幫忙收拾的,只有一兩位幼兒表示是自己整理的`。而在接下去的教學活動中,部分幼兒能順利完成疊衣服,有的幼兒連外套的上下、正反都分不清。

對於中班幼兒來說,生活自理能力應該比小班時有比較大的提升了,可是少數幼兒仍是懵懵懂懂。單是在幼兒園的生活無法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師需要和家長溝通,讓幼兒在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鍛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4

案例描述:

下午起床時間,當小朋友陸續起床,穿好衣服和褲子,要去穿鞋子。大多數的小朋友還是自己會穿鞋。可是有個別幾個小朋友還不會穿自己的鞋子,本案例先以貝貝為主進行描述,當時,貝貝只是手裡拿著鞋子,小眼睛東張西望,即不要求老師幫忙,也不自己試著穿鞋,就傻傻可愛的站在那裡。當小朋友們都穿好鞋或請老師幫忙穿好鞋的小朋友完成後都去小便、洗手,準備吃點心。他還是站在那裡,一聲不吭。這時我過去問他:貝貝,小鞋子怎麼不穿啦?他不回答我,只是看看我,“你不會穿嗎?”他還是不回答我,“不會就點點頭”於是他點了下頭。“不會穿我們自己可以試著練一下,你坐下來,我來教你怎麼穿小鞋,先把鞋子和小腳找對家,然後小腳套進去,用力往前鑽,小手拿住小鞋的後跟處,往小腳的後跟緊靠,使勁就能把鞋子套進去。結果說了半天,他還是站在原點不動,很無奈我只好幫他穿了這次鞋。(類似的情況已經發生過好幾次,有時不幫他穿,只教他方法,一圈轉回來,他還是站在原點,不穿鞋)

案例分析:

貝貝是個性格內向的小男孩,在平時的接觸中,很少說話,與小朋友之間也較少的溝通。家庭方面也是重大因素,由於他父母平日很忙,沒有太多時間還照顧他,所以請了個專業的阿姨來陪同他,平時也是和他的阿姨一起生活的,交際的範圍受到侷限。所以溺愛更是發生在這裡,由於照顧,基本上他的.一切生活起居都是他阿姨包辦,沒有讓他自己實踐的機會。而且爸爸媽媽偶爾見面,照顧下也只有疼愛的份,更別說注意他的各方面的發展。教育方式若不當,小朋友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

小班的幼兒在動作發展發麵已起到了一定的階段,也是從大到小的發展規律進行的。其實貝貝的年齡在本班中並不算小,如果教育得當,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較有較好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一種訓練,絕大多數也是發展在家中及他的主要撫養者給不給他實踐的機會。

指導策略:

一、家長方面

1、改變現有的教育觀念,教師要與其主要撫養人多溝通,交流讓他在家中可以得到鍛鍊的機會,家長只是交給他一種方法,讓他多多嘗試錯誤,最後總會穿鞋。

2、多帶他外出,與同齡人多接觸。這主要針對於他內向的性格,不要圈住他的交際範圍。不要以為只要在家中就是安全的,就是好的。多於同齡人接觸,才會更好地發展他的社會性。

3、要學會持之以恆,有些習慣結果,並不是一兩天的事,是一種持續、動態的發展過程,既然學會了穿鞋,從此以後讓他自己穿,再也不用幫助他穿鞋,這才是真正習慣的養成,就可提升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師方面

1、不斷與幼兒溝通,知道他的弱項,想出辦法幫助他提升。

2、多給幼兒自主鍛鍊的機會,允許小朋友犯錯,成功時進行及時表揚

3、與家長個別交流,家園同步,步調一致。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5

我們班有個小男孩,已經5歲了卻還是不會自己穿衣服,鞋子也經常穿反,而且會尿褲子。中班的小朋友基本上已經有了生活自理能力,會自己上廁所、換衣服、穿鞋子。所以,這個小男生經常讓我很頭疼,總是尿褲子,我也總得給家長解釋一番。5歲的小男孩為什麼還是會尿褲子呢?

孩子尿褲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排除病因,有可能孩子玩的過於投入,忘記要上廁所,等到去廁所時往往已經憋不住一瀉千里了。還有可能是孩子膽子小,想上廁所不敢和老師說。還有可能是孩子的自控能力還不夠,還沒有掌握上廁所的技巧。

想要糾正孩子尿褲子的'情況,需要家長與老師相互配合:

1、家長應放鬆心態,不應過分苛責孩子

2、不斷告訴孩子有了便意應立即告訴老師,千萬不要貪玩,等到憋不住了尿了褲子。

3、選擇方便穿脫的褲子

4、培養幼兒良好的如廁習慣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死獨生子女,將寶寶捧在手心。但是有時候也需要讓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提高幼兒得生活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6

午睡之前換睡衣時我們老師都會讓孩子自己嘗試換衣服,然後會教孩子們如何脫衣服,實在不會,我們稍微幫助一下,細細的指導,但不會去直接幫忙換。

軒軒寶貝是個依賴性比較大的孩子,就算會做的事情,都不願意自己嘗試做。每每到午睡換衣的時候,寶貝就會坐在床邊,等待老師去幫忙。開始的時候老師會教軒軒脫衣服的'步驟,寶貝則表現出很困難的樣子,這時老師會稍微幫助一下,然後指引一下。慢慢的我發現軒軒好像並不是不會穿,只是依賴性大,每每到換衣服的時候都會刻意表現出很困難的樣子,還會憋著嘴說:“老師,你看嘛,我不會拖。”這個時候我都會細細的教軒軒如何脫衣服,然後稍微幫助一下,我發現我在幫助軒軒的時候寶貝不會自己用力,只是依賴老師幫忙拖掉。慢慢的我開始讓軒軒自己獨立嘗試脫衣服,大概軒軒感覺到老師不會來幫他脫衣服了,孩子開始自己嘗試脫衣服,不過還是會遇到困難,這時我會過去細細指導,但不會直接幫忙拖。現在軒軒可以自覺的脫衣服了,而不是坐在床邊等待老師來幫忙脫。雖然有時會遇到一些小困難但老師去指導寶貝時軒軒會根據老師教的步驟自己脫衣服了。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7

小班孩子年齡小,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

可是在幼兒園中,一個老師要照顧幾十個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爺爺奶奶那樣,怎能照顧得過來,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天,戶外活動時,我發現孩子們在蹦蹦床上玩,鞋子在地上脫了一大堆,立刻意識到:可以“在玩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為何不來一次穿鞋比賽。於是,我忙招呼孩子們,跟孩子們講明瞭比賽規則。

比賽開始了,只見幾個能力強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興地跳起來,歡呼著,慶祝自己的勝利。最後只剩下曾昂小朋友了,只見他哭腔著臉說:“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別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說:“老師,曾昂不會穿鞋,他哭了”。我說:“沒事,曾昂很棒,一定能穿上”。他聽到我的鼓勵後說:“我能穿上的”。我表揚了他,小朋友們也在喊:“曾昂加油,曾昂加油……”他在我的鼓勵下、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慢慢的學習穿鞋。就這樣,曾昂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在老師的鼓勵下,終於把鞋穿上了,並高興得跳了起來,大家為他歡呼、為他鼓掌,我衝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通過多次這樣的活動,老師不吝嗇鼓勵、表揚和誇獎,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8

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自理能力對他們很重要,他們已經有了自我服務和為集體服務的意識,我們不要對孩子制定太多的要求,讓他們從點滴做起,從最基本的做起就可以了,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知道孩子自理能力“強”和“差”對孩子有著重要的幫助,讓孩子掌握一些自理能力對他們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集體生活中更能體現每個孩子能力的不同。

要想讓孩子自理能力得到提高,必須讓孩子明確目標,對孩子做出的成績及時給與表揚和鼓勵,還要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和練習的機會,使孩子的好習慣不斷的得到強化,儘量給孩子提供多動手的機會,讓他們各方面都能得到鍛鍊,讓孩子形成競爭意識,知道為集體服務的意識。

家長的不敢放手、不捨得放手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影響,就像我們班裡有兩個孩子自理能力很差,每次動手操作的時候都是最後完成,而且還得要別人幫忙,中班的時候是這樣,現在大班了還是這樣,一點進步也沒有,有時候竟然連衣服和鞋子都穿不好,看到他們這樣我真是從內心著急,很多次我和他們的家長說明了孩子的這種情況,告訴家長在家時多給孩子提供動手的機會,讓孩子多鍛鍊,我知道現在的家長對孩子什麼事情都百依百順,只要是能做到的都會答應孩子,久而久之忽略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讓孩子養成什麼事情都有依賴性,自己懶得動手、動腦,其實我想說:“不要剝奪孩子的動手機會,現在的磨練是對他們的成長的負責”,家長有效的教育方法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幫助,同樣的一個孩子,在幼兒園我們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要有互相幫助的精神,他們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洗手、自己疊被子等等不是做得很好嗎,所以家庭中提高孩子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首先讓孩子擺脫對家長的依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杜絕讓孩子說“我不會、我不想做、我做不到,”多給孩子一些讚賞和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無論是家長和老師要以足夠的耐心引導孩子學會自理,提高自理。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9

9月中旬有一天,幼兒園午餐吃對蝦,巡視中我發現多數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只有幾個小朋友光吃油糖餅和燒茄子,對蝦還好好的放在餐盤中,我好奇的問:“寶貝們,你們不喜歡吃蝦嗎?”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喜歡吃。”我疑惑的又問:“喜歡吃為什麼光吃菜,不吃大蝦?”

劉前程說:“老師媽媽,我不會剝蝦。”我又問了問其他幾個小朋友,發現他們都是自己不會剝蝦皮,平時在家吃蝦時,都是家長幫忙剝蝦皮,現在上了幼兒園不知道該怎麼吃。瞭解了情況後,我對他們說:“剝蝦皮可有意思啦,姚老師媽媽教你們剝,大家一起動手,看誰先學會,好嘛?”我用兒歌引導的方法教孩子們邊說邊剝:“我的小手真能幹,自己來喂自己飯,大對蝦有營養,要吃大蝦先去頭,一節一節慢剝皮,層層剝完露出肉,自己動手吃飯香。”幾個孩子在我的演示和兒歌引導下,也學著慢慢的試著剝,有的剝不動,我會幫他一下,主要還是讓他們自己學著剝,剝下蝦皮後,我給了他們每人一個“大拇指”手勢以示鼓勵,孩子們特別高興,吃的也特別香。劉前程小朋友高興地說:“我會剝蝦皮了,原來一點也不難,下次吃大蝦,我幫媽媽剝蝦皮。”興奮的表情不亞於中了大獎。

事後我反思: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可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們生活的依賴性,並不完全來自於他的惰性,而是源於大人的溺愛。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大家圍著一個“太陽”轉,大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照顧孩子過多,剝奪了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孩子們穿衣服慢,家長們會說:“上班時間到了,來不及了。”乾脆利落地幫他穿好衣服;孩子們吃飯可能不衛生還掉飯粒,家長們會幹乾淨淨喂他吃飽;孩子們玩完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家長會無怨無悔忙不迭的幫忙收拾……這樣的情景發生在多數家庭中。表面上家長們是在幫孩子,實際上卻阻礙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為了改變孩子們的依賴性,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結合兒歌和動作教孩子們學會了如何穿脫衣、洗手、入廁、疊被子、整理玩具等為自我服務的勞動技能。

9月底,我邀請家長來園參加孩子們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賽,讓家長看到孩子在20天的時間裡自理能力的進步。比賽結束後,我又召開了家長會,將家長們包辦代替的危害與之做了推心置腹的交流和溝通,使家長們明白其可怕的後果,從而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同步提醒家長還要在家中監督孩子改正習慣養成的不足之處,幫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不管孩子哭鬧、耍小脾氣,都不心軟、不妥協,不依順孩子。

我們堅持從小班剛入園的幼兒抓起,和家長溝通、家園共育,學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了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促進了孩子獨立性的形成和發展,增強他們動手做事、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信心,使孩子及早擺脫對大人的過分依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還可以逐步培養他們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識,對孩子一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礎。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10

寶寶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可是在幼兒園中,一個老師要照顧幾十個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爺爺奶奶那樣,怎能照顧得過來,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一次午覺醒來,我跟小朋友說等會我們做一個遊戲,並跟他們說了遊戲規則。遊戲開始了,只見幾個能力強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興地跳起來,歡呼著,慶祝自己的勝利。,只見柯浩鬆哭腔著臉說:“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別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說:“老師,柯浩鬆不會穿鞋,他哭了”。我說:“沒事,你很棒,一定能穿上”。他聽到我的鼓勵後說:“我能穿上的”。我表揚了他,小朋友們也在喊:“加油!加油……”他在我的鼓勵下、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慢慢的學習穿鞋。就這樣,柯浩鬆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在老師的'鼓勵下,終於把鞋穿上了,並高興得跳了起來,大家為他歡呼、為他鼓掌,我衝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通過多次這樣的活動,老師不吝嗇鼓勵、表揚和誇獎,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年齡小,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11

“夢琪,你怎麼哭了”看著孩子傷心的淚水,我心裡也很不是滋味,“我口渴,我不會開水龍頭”。慢慢的,我發現夢琪自理能力特別差,不會穿衣服、穿鞋子,不會自己吃飯,不會……通過家訪,我瞭解到孩子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什麼事情都捨不得讓孩子自己做,事事代替,使孩子失去了鍛鍊自己的機會,讓孩子逐漸形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

首先,我針對這個問題與家長進行了溝通,讓家長知道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平時在家要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促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其次,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先從簡單的做起,孩子學會了要及時鼓勵。孩子不會,要耐心細心的去引導,反覆強化,最終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經過家園的共同努力,夢琪會自己穿衣、吃飯、繫鞋帶等等,還會幫助別的小朋友。孩子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家長也非常滿意,家園關係更加融洽了。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12

小班孩子年齡小,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

可是在幼兒園中,一個老師要照顧幾十個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爺爺奶奶那樣,怎能照顧得過來,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現在,每天起床,都需要小朋友們自己穿鞋子。於是,我舉行了一次穿鞋子比賽。

比賽開始了,只見幾個能力強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興地跳起來,歡呼著,慶祝自己的勝利。最後只剩下許宇航小朋友了,只見他哭腔著臉說:“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別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說:“老師,許宇航不會穿鞋,他哭了”。我說:“沒事,宇航很棒,一定能穿上”。他聽到我的鼓勵後說:“我能穿上的”。我表揚了他,小朋友們也在喊:“宇航加油,宇航加油……”他在我的鼓勵下、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慢慢的學習穿鞋。就這樣,宇航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在老師的鼓勵下,終於把鞋穿上了,並高興得跳了起來,大家為他歡呼、為他鼓掌,我衝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通過多次這樣的活動,老師不吝嗇鼓勵、表揚和誇獎,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自理能力教育隨筆13

天氣漸漸開始涼了,我發現午睡起床,有一部分孩子總是拖拖拉拉的,不肯自己穿衣、穿鞋。這些孩子多數是家長在家裡包攬幫孩子做的。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現在的日子好過了,大人空閒了,孩子也金貴了,當然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包攬了忽略了,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常常把孩子應該做的事代替來做了。可是在幼兒園裡,一個老師要照顧幾十個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爺爺奶奶那樣就不行了,怎能照顧得過來啊,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們現在最先做的事情。要利用午睡起床時鍛鍊他們。於是,每次起床時我就招呼孩子們聽好,今天舉行一次穿衣穿鞋比賽,幾個接受能力強的孩子聽了我的話馬上迅速地把鞋、衣穿好,高興地跳起來,慶祝自己的勝利。可還是有幾個平時懶洋洋的孩子沒有動手,等著老師為他們穿衣穿鞋,我就對他們講了要求,第一次老師幫助你,以後要學著自己穿。接下來的日子我每天組織幼兒起床進行一次穿衣穿鞋比賽。並跟孩子們講了一些穿衣服和鞋子的順序,比賽完後就獎蘋果娃娃予鼓勵。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練習,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通過這次的穿衣穿鞋比賽訓練,給以我啟發,以後在社會領域活動中多進行一點自理能力的活動比賽,在這樣的活動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