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隨筆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育隨筆

教師教育隨筆1

我深刻地明白,在教學中應運用多種策略,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還要觀察學生是否全部參與學習、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情況、是否貫徹了生物新課標所提倡的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鑑於上次聽課的經驗,我重新對該課進行了教學設計,並進行實戰。這次我是把課堂交給學生:

1、把兩種種子發到學生手中,提醒他們在用小

刀解剖時的注意事項,就由學生自己進行探究,教師只在旁邊指點一二;

2、複習前面講過的`生物簡圖畫法,再由學生分組完成一幅種子結構簡圖。

3、教師利用多媒體準備一份練習題,在學生探究完成之後進行檢測,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後的檢測情況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在以自己為主體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識,比老師滿堂灌的效果好,之後經過階段性檢 測,我發現學生對該知識點記得特別牢固,反饋出探究性學習能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一特點。

感悟:傳統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以教師為中心,以教論教,沒有一個比較公正的、易於操作的體系,教師自己都不知道這樣的教學是不是符合教育事業的要求,又如何能夠進行改進?現在,新的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以多樣化的評價手段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本節課本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他們通過觀察、實驗、比較、概括,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的形成。我相信,通過更多的學習和實踐,在國培上學到的先進理念,對我今後提高教學質量會有巨大的影響。

教師教育隨筆2

今天我們上做花燈手工課,我先講解了一遍製作方法,又給幼兒示範了一遍做法,在準備讓幼兒自己操作時,後面的幾個小朋友就大聲喊:“老師,我不會”。我以為是在後面看不清就走過去想再示範一遍給他們看,誰知剛走到他們身邊這幾個小朋友就停止了動作,習慣性的將材料往我面前一推,大有要我幫他們做的架勢,而且動作是如此的'熟練。

要在往常我會立馬去幫他們,但今天我沒有,只是又示範了一遍做法給他們看,我對他們說“別急,老師回來再幫你們,不過,你們要自己先動手做做試試”。說完我便走了。

我忙著幫別的小朋友,轉眼的空隙看到了這幾個嚷嚷不會的小朋友正在很認真的做著,仔細一看,居然做的還不錯。仔細一想,我恍然大悟,他們不是不會而是依賴著我。以往為了提高速度,在孩子們說不會時我都給予幫助,孩子們便找到了省事的不用費功夫的捷徑。

今天孩子們也像往常一樣又要偷懶找捷徑,我很慶幸自己給他們多了一份選擇,讓我看到孩子們都很優秀,動手操作能力也很好,差點被我認為是“笨孩子”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失誤,看到了孩子們懶惰的一面,並及時給予糾正。

手工製作完以後,我刻意表揚了這幾個小朋友自己動手克服了困難,以激發他們的成就感,他們自豪的笑了。而我卻深深感悟到,老師要善於洞察孩子的真實心理,及時瞭解情況。如果今天我和往常一樣在孩子們喊不會時我就急於幫助,那我永遠也不會知道孩子們是如此的優秀,也不會知道孩子們也會找捷徑。那不僅使他們失去了動手操作的機會,而且容易養成懶惰的思想,久而久之,後果會很嚴重。

教師教育隨筆3

進入大班了,孩子們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強,所以常常會發生一些碰撞之類的事情。一天,晨間活動在戶外玩沙包,大家都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來是軒軒把婷婷給撞倒了。軒軒不以為然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看到這一情景,我知道軒軒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後果。他認為自己說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係了。所以,應該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於是我趕忙叫住了他,並伸手將婷婷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著一邊問:“你為什麼哭呀?”婷婷說:“疼。”“軒軒跟你說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又問到。“疼。”婷婷不解地答道。聽了婷婷的話,我問軒軒:“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麼感覺?”軒軒低頭說:“疼。”“那你疼時希望別人怎麼樣呢?”我又問。“揉揉。”他想了想,小聲說道。然後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婷婷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幹淨,嘴裡還說著“對不起,還疼不疼?”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才哭得很厲害的婷婷,竟然不哭了,嘴裡還說著:“沒關係,我不疼了。”看見軒軒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著他的頭對他說:“你看,光說聲對不起,婷婷還在哭,說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一拍,揉一揉,這樣關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了。她也很快地原諒你了。所以,以後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說對不起,還可以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

看著他倆又開始開心地玩起來,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說“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為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教師教育隨筆4

每個孩子都處在逐漸成長的階段,對孩子們來說,生活中有太多未知的東西,他們需要認識和學習的東西非常多。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發生一些小錯誤,有的錯誤是孩子自己沒有預料到的,有的錯誤是來的比較突然的。很多時候,孩子不太清楚自己所造成的後果。我們教師有必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一不能夠用遷就的態度,而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為自己造成的後果負責。

在《我心中的國小》這節美術課上,孩子們通過觀看國小的.圖片等,都開始畫“我心中的國小”,龐龐和佳佳一開始先用記號筆畫好國小的輪廓,他們兩個畫好輪廓以後在差不多的時間裡塗顏色。不一會,只看到佳佳跑過來向我告狀:“老師,你看,龐龐把我的畫塗得亂七八糟。”他一邊說,一邊很難過的樣子,還差點要哭出來。我仔細看了看他的畫,輪廓都畫得很好,就是有兩個地方被龐龐用金黃色的油畫棒畫了好多橢圓形的圈圈,把整個畫面都給破壞了。我看了也很生氣,看看旁龐的樣子他卻顯得很不在乎。我想:應該讓幼兒自己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我嚴肅地問旁旁:“你看,現在這副畫好看嗎?”他搖搖頭。為什麼不好看了?聽了這話,他沒有發出聲音,而是低下了頭。我又問:“現在你說怎麼辦?有沒有辦法讓畫變成原來的樣子?”他又搖搖頭,他也知道油畫棒是不能擦乾淨的。我嚴厲地說:“你得幫他重新畫一副。”接下來的遊戲活動時間,龐龐就在桌子上重新畫圖畫,他的遊戲的時間取消了。這是他亂塗亂畫的結果。

這件事情以後,龐龐每次畫畫的時候非常認真,再也沒有出現搗亂的現象。這件事情發生以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去關注幼兒的行為,關注幼兒行為造成的後果,讓幼兒自己為自己做錯的事情去負責。

教師教育隨筆5

1、教師引導起大作用

有兩個小班的孩子,她們用手紙擦鼻涕時餘留一小塊,在老師不注意的情況下,放到嘴裡嚼一嚼,老師會告訴她們,吃衛生紙是不衛生的,吃了會生病,不能隨便亂嘗東西。在孩子的觀念裡,沒有“不衛生”的概念,所以他們當然是要“嚐嚐”;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他們會這樣反覆好幾次,直到確認不好吃才沒了興趣。老師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指導者,在一開始就指導學生,有許多東西是不能亂吃的,在幼兒的頭腦中形成這種意識,然後,孩子們良好的習慣才會慢慢養成。如此說來,老師的指導在幼兒的生活中起著的是多麼重要的作用。

2、培養良好的性格

吃飯時,老師都是讓小朋友坐好,把手放到膝蓋上。老師把飯菜盛到碗裡請他們涼一涼再吃。剛開始他們不理解,想用手去碰碗,很危險。因為在家裡,家人是喂或把涼好的食物給他們吃,吃到嘴裡的食物都是不涼不熱的。在幼兒的眼裡,任何食物都能馬上吃。所以在我們老師的保護下讓幼兒輕輕碰一下剛盛好飯菜的碗,讓他們直接感受冷、涼、熱、燙。這樣幼兒在吃飯時就不會輕易去碰碗了,即使碰,也會特別小心。同時,幼兒在等待進食的恰當溫度的過程中,還逐步學會了“等待”,看起來等待似乎是一件不關重要的事情,其實,等待對幼兒養成良好的性格,是十分重要的。

3、好習慣成就一生

幼兒就是一張白紙,劃上什麼就是什麼。他們受到最重要的影響就是身邊的人,如:父母、親朋、老師等。他們的行為都是幼兒模仿的物件。形成好的`習慣,他們會影響好多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也會影響很多孩子。所以作為幼兒老師,應當十分關注孩子們是否在養成某些習慣。對一個孩子說來,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能是終身受益。

4、培養孩子的就餐習慣

剛來幼兒園的幼兒在吃飯時大吵大鬧,沒吃完的食物亂扔一氣;此時,講道理是沒用的。老師當然也得偶爾來點強制,把他單獨叫到一邊,告訴他:吃飯是不準亂說話,吃多少拿多少,不能浪費。教師要隨時控制,提醒幼兒,這樣幼兒就能安靜就餐,浪費就少了,後來浪費就沒了,逐步養成了文明就餐的習慣。

5、要學會因材施教

幼兒教育空間大,可塑性強。教育家孔子曾說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幼兒是純淨的、無邪的,我們教育者應給受教育者一個平等、和諧的教育平臺,讓不同的孩子都受到最好的教育,讓他們成為國家、民族的有用之材,成為對社會、家庭負責任的人,這樣才無愧於教育的真諦。

教師教育隨筆6

“風在哪裡?”在一次科學探索活動中我提出了這個問題。

“風在外面。”一個孩子搶先回答,然後得意洋洋地看著其他夥伴。

“很好。可以再具體一些嗎?”我鼓勵孩子們繼續往下說。

“風在隧道里,我每次經過隧道時都會聽到呼呼的風聲。”

“站在田野上,風會吹起我的頭髮。”

“山頂上也有風,吹得樹枝搖搖擺擺。”

“風在手上……”原原的聲音剛剛冒出來,就被一陣鬨笑聲打斷。“哈哈哈,風怎麼會在手上?”“是的,真可笑。”原原被嘲笑得手足無措,想了又想才鼓足勇氣走到我面前,兩個小手掌放在我的耳旁上下扇動起來,果然有風!其他孩子也學原原的動作用手扇風,“真的有風哦!”“原來原原說的沒錯!”孩子們開心地互相演示著交流著。我也被孩子們所感染,“原原真棒!風會在手上,風還會在哪裡呢?”接下來孩子們的答案更讓我驚喜。

“風在腳底,爸爸帶我騎自行車的時候,風在腳下撓我的腳底,癢癢的。”

“當我吸氣呼氣的`時候,有風從我的嘴巴里跑出來。”

孩子們海闊天空地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一臉的興奮和快樂。孩子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讓他們暢所欲言,他們總是會有奇思妙想。

從此以後,我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和支援孩子大膽地表達表現,我發現只要不簡單地以對與錯論英雄,孩子們便能充滿自信地表達表現,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進行創造。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蛋蛋突然走過來問我:“老師,你知道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嗎?”看著他一臉認真的樣子,我用好奇的語氣反問他:“不是凍死的嗎?”“才不是呢!”他煞有其事地擺擺手,坐在攀爬架上向我講述了從恐龍誕生的三疊紀到滅亡時的白堊紀的故事。他時而輕聲細語,時而高亢激揚,還手舞足蹈地用肢體語言表達。故事講得非常精彩!我似乎看到了賊恐龍偷偷摸摸地偷蛋的情形,看到了恐龍媽媽失去孩子時傷心的樣子,看到了大量的恐龍在遷徙中的場景……最後,蛋蛋鄭重其事地告訴我;“老師,恐龍是因為到了冬天到處都沒有食物吃,最後餓死了,很可憐的!”在我看來,蛋蛋講述的故事有價值的不是他最後的總結,也不是他了解了相關的知識,而是他自信而精彩的講述過程。

可見,只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時間,他們就會暢所欲言,想說、能說、會說,創編屬於自己的故事。作為教師,能給孩子們最大的獎勵就是:抱起他,轉個圈圈,親他一口,並且告訴他:“你講的故事太美妙了,我很喜歡,非常喜歡。”

跟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天,我總會有收穫,甚至有時收穫到的比我教給孩子的還要多。我喜歡和孩子們聊天,喜歡傾聽孩子們充滿想象的表達,喜歡參與他們熱烈而有趣的討論……

大家對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耳熟能詳,我很欣賞愛迪生的母親採用正面引導的方式來教育年幼的兒子,希望我也能成為一個有愛、有智慧的教師。

教師教育隨筆7

在這半年的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四年級正是過渡時期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做到課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主動自覺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主動接受和探索知識,而不是傳統的被動的填塞式的`學習。貫徹"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

對於優生中聰明好動的學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我們班的小志同學他就是非常聰明,我經常在中午出題留給他做,由於他的不細心很少全做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他不要總認為自己聰明就可以不虛心學習,如果打擊他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於優生上課也應該多關注些。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講哪,在教學中要適時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而且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教育隨筆8

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是充滿著神祕變化的季節,是讓孩子積極參與探索,培養幼兒仔細觀察能力的好時機。

今天我就組織了一次在園內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尋找春天的小草、小花、小樹的細微變化。孩子們都積極地投入在探索中,“老師,快來看呀!這裡有許多小芽。”“老師這裡的桃花好美,紅紅的,香香的。”“老師小草變綠了,摸摸手溼的!”“老師,樹上開花了,小鳥唧唧喳喳在叫。”……小朋友高興地叫起來,不時的把自己發現的祕密來告訴我。觀察後,我就引導幼兒用畫來表現自己在哪裡找到的了春天,用橡皮泥來表現花草樹木的變化,還與同伴合作剪貼、繪畫春天的花草呢!

從活動中發現,幼兒對外面活生生的.事物非常感興趣,也很積極很仔細地觀察著,通過本次尋找活動,不但萌發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了幼兒的觀察和表達能力,還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單靠半日活動是有侷限性的。在往後的主題中,我會結合日常生活,還會讓幼兒通過朗誦兒歌,閱讀故事,歌曲演唱,手工製作,春遊等多種活動形式來感受、體驗、表現春天的美麗與可愛。

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讓我們從春天開始,共同快樂學習每一天!

教師教育隨筆9

在幼兒園的門口或家裡,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的家長幫助孩子脫衣服、換鞋襪,不讓我們的孩子做丁點事情,而孩子們則表現出一幅無所謂的態度,父母幫他們做的每一件事好像跟他沒有任何的關係,隨意的擺動著身體,享受著公主皇帝般的待遇,揮霍著父母的愛。而我們的家長也樂此不疲、心甘情願的“服侍”著我們的寶貝們。

每次看到這些,總會感受到那些父母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愛,殊不知,這份愛卻也會害了我們的孩子。記得以前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父親在自己的屋後的地裡栽種了20棵桃樹。他的孩子看見父親在果樹與果樹之間挖下一個個土坑,準備把半年積攢下的豬糞、牛糞等肥料埋進去。這個孩子很好奇地問父親,“為什麼在果樹之間弄上個土坑,那樣有什麼用處。”“小樹正在長身體呢,不補充營養不行。”他的父親滿眼憐愛的看著樹苗說。這個孩子也學著父親的樣子挖了兩三下,父親看見了說:“這樣不對,你挖的坑離樹太近了,你應該保持半個鋤把長的距離才可以。”他的孩子反駁說:“太遠了,小樹還能吸收到養分嗎?”父親卻說:“太近了,小樹一下子吃不消這麼多的'養料,會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利於小樹一點一滴的進行消化和吸收,有利於根鬚生長。因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樹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鑽,這樣子小樹才能長得又壯又高。”孩子父親的一番話,對這個孩子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來這個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

只有經歷了一些事情,孩子們才能明白故事的內涵,既要給予他人愛和關懷,但也要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讓他受益匪淺。愛得太近,或許就會變成一種負擔。所以我們的家長不要因為愛孩子就什麼事情都為孩子做,要給孩子自由和動手的空間,讓他們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勞動中獲得快樂與幸福,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幸福的一生。

教師教育隨筆10

有一次戶外活動時,孩子們驚奇地發現草地上有許多枯樹枝,便紛紛停下腳步玩了起來。他們有的把樹枝插在泥土裡,有的把樹枝折成一根根小棒,有的乾脆把樹枝當成花束送給我……看著孩子們對樹枝這麼感興趣,我便帶他們去草地旁的小山坡撿更多的樹枝。

在撿樹枝的時候,孩子們忍不住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樹枝為什麼會斷呢?”“我知道,冬天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小樹枝捨不得小樹葉,就陪著他一起落了下來。”“快看,我撿了這麼多,待會兒插在泥土裡會變成一棵棵小樹。”……孩子們把撿到的樹枝帶回了活動室。這些樹枝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有的把樹枝折成小棒做起了排序遊戲;有的用綠色卡紙剪成樹葉裝飾樹枝;有的在樹枝上掛上自己做的賀卡,變成了許願樹;有的.用縐紋紙把樹枝裝飾成漂亮的花枝……瞧!瑤瑤畫了許多蘋果貼在枝丫上,一根乾枯的樹枝馬上變成了一棵果樹。傑傑、佳佳、思思用長短不一的樹枝拼成了三角形、長方形、桌子、椅子、電視機等……於是,我進一步順應幼兒的興趣,充分利用他們喜歡的樹枝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然物的美。如在數學活動“5以內的口編應用題”中,我利用樹枝和孩子們一起創編應用題;在科學活動“四季的變化”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樹枝從春天到冬天的變化過程;在美術活動“冬天多麼美”中,我請孩子們把樹枝貼上在畫紙上進行創作……

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我們深入研讀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時刻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支援、提升幼兒的遊戲,就能滿足幼兒的探究慾望,促進幼兒的發展。

教師教育隨筆11

學生有受教育的權利,老師有進行教育的義務,在我的概念裡,每個學生在學校裡、在課堂上,都是一隻快樂的小鳥,他們盡情的吸允著、享受著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給予他們的知識和快樂。然而,一節音樂課上的意外發現,使我的概念受到了懷疑。

按照慣例,每學期的期中,我都要對學過的歌曲進行復習、檢測。這天,我懷著輕鬆的'心情走進了教室,因為能和孩子們一起渡過一節快樂的複習課我很高興。宣佈了這節課的任務後,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上教室前演唱著歌曲。有的同學唱得很動聽,我們師生掌聲鼓勵,有的同學或者調錯了,或者節奏錯了,或者歌詞錯了,或者聲音很小,但我能看出,這樣的同學都已經盡力了,我在給他們糾正毛病的同時,還不住的鼓勵他們要勇敢,曾強他們的自信心。課堂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時,走上來一個女同學(我對她的印象很深,班主任曾經和我說她學習不好,不著人喜歡):“我演唱的歌曲是……”“老師,你不用聽她唱歌了,我們班老師都不管她了。”很多同學都說。聽到了這樣的話,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我心裡一陣震驚,更多的是難受。可想而知,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孩在班級裡受到的是怎樣的待遇呀。冷落、排斥、鄙視、拋棄……一起湧進我的腦海。如果這個女孩是我,我該怎麼辦呢?我頓時感到身邊的女孩是多麼的可憐、孤獨、無助呀!於是,我用手勢示意大家不要說話,帶著鼓勵的目光對女孩說:“沒關係,老師相信你!”女孩剛才還緊張、暗淡、猶豫的目光一下堅定起來,她開始自信地演唱起來。教室慢慢的安靜下來,直到鴉雀無聲,唱完,教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一個音樂老師的一句“沒關係,我相信你!”換來了女孩清脆、嘹亮的歌聲,那麼,班主任加上全班同學的愛能換來什麼呢?也許是女孩快樂、充滿美好回憶的童年,也許是將來的一位歌唱家、攝影家、企業家……為了祖國的花朵,為了祖國的明天,老師,請不要吝嗇你的愛!

教師教育隨筆12

離園時間馬上到了,和往常一樣,我們先讓孩子們去上廁所,然後換上自己的鞋子,再拿著自己的衣服坐在小椅子上。一邊和孩子們聊天,一邊給寶寶們整理衣服和褲子,我們和孩子一起,忙碌地做著離園準備。

終於都整理好了!我再一次到衣帽櫃檢查,卻發現還有一件綠色的衣服掛在那裡。匆忙間,我沒有細看究竟是誰的.衣服,只是憑印象,把衣服套在了堯堯的身上:“堯堯,這還有你的一件衣服,你怎麼忘拿了?”說話間,堯堯就被送車的老師接走了。

送完乘車的孩子,我們再回過來為其他孩子整理衣服。這個時候,我發現辰辰的衣服不見了。辰辰的衣服哪去了?不好,辰辰好像穿的是綠色的衣服!我一下子緊張起來:我居然把辰辰的衣服給堯堯穿上了!怎麼辦呢?我匆忙給辰辰媽打電話,幸好,辰辰媽非常大度,還一再跟我說:“沒有關係,陳老師,你不用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事情雖然過去了,我卻覺得自己真的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幼兒教師的細心、耐心和愛心是體現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每個環節之中的,不管在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做個有心人,不能光憑著自己的感覺做事情,否則,就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麻煩,也給孩子們和家長們帶來不便。今天發生的這件事情,給我敲起了警鐘:防漏補缺,為時不晚,關鍵在於,事事用心,時時有心!

教師教育隨筆13

鏡頭一:好奇怪!地板上怎樣這麼多的瓜子?我心裡想著,並觀察發現瓜子就散落在大翊翊的床邊,因為沒有看到瓜子是大翊翊掉的,所以不能急忙下定義。

鏡頭二:老師組織幼兒在上主題課,大家都眼隨教師,只有大翊翊低著頭,小手藏在桌子下在摸玩著什麼。當我輕輕走近大翊翊,她趕緊將小玩意藏進了褲兜,我沒有直接拿出她的玩意,只是用眼神提醒了一下,她也不敢再分神了。

鏡頭三:這是開學的第四天,按慣例,這天中餐幼兒就應吃水產品。就餐時光到了,孩子們看到是水煮蝦,一隻只紅紅的,孩子們眼饞了。我先給每個孩子分四隻,然後根據孩子的喜好增加備用餐(肉末蒸蛋)。看著孩子津津有味地吃著飯我開始為動手慢的孩子剝著蝦。有的孩子很愛吃,吃了四隻又盛四隻;有的孩子用飯勺將蝦挑在了桌子上;有的細細品嚐著,不做聲響……大翊翊很快就吃完了蝦和米飯,主動將飯碗擺放好。我腦子裡意識到大翊翊吃飽了,就沒再問她。過了一會,我無意中看到大翊翊拼命地往褲兜裡塞著什麼,褲兜外還掛著幾根細細地紅線。我叫了一聲:"大翊翊,你過來一下。"大翊翊先是冷顫了一下,緊之後慌忙抽出手,慢慢地挪到了我身邊。"大翊翊,你的褲兜是百寶兜啊?藏什麼寶貝了?"我開著玩笑問她。"是蝦!"大翊翊回答,我趕緊順著露出的'蝦鬍鬚,費勁地揪出了塞得模糊的蝦。"大翊翊,你還想吃蝦,是嗎?"大翊翊只是點點頭。(一向很少說話的大翊翊,只有迫不及待的時候才會擠出幾個字來。)於是,我又給她盛了四隻蝦,看著她吃得津津有味,我不禁思索了。

我反思:

怎樣引導孩子不藏危險物品在口袋?過了一個新年,家裡吃的零食成為了孩子最好的收藏夥伴,再加上孩子在家和家長相處了一個寒假,看著家長在口袋裡裝香菸、手機、鑰匙等物品,孩子也跟著藏一些物品來幼兒園。幫忙孩子明白哪些物品不能藏的任務迫在眉睫。

怎樣指導孩子表達自我想說的事?應對極個別不愛表達、不善於表達的孩子,教師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如何指導該類孩子想說、喜歡說、有機會說、說清事情是我工作中的一個重點。

相信老師的努力會讓孩子的那塊方形口袋變成一個有助於幼兒快樂成長的百寶兜!

教師教育隨筆14

本學期,小班的李老師歇婚假,我在小班幫忙。我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叫洋洋。注意到他,是因為他背上的小書包。他的小書包一直背在背上,請他拿下來,他就狠勁的哭。

我想,也不能總讓孩子揹著書包活動啊,要想個辦法才行。於是,在他心情平靜的時候,我握著他的小手問:“洋洋,你為什麼總是揹著小書包,這樣多累呀。”“我怕別的小朋友會拿我的東西的。”噢,原來如此,對於剛剛進入集體生活得孩子,他是缺乏安全感的。我說:“你放心好了,有老師給你看著呢,別的小朋友不會動的,咱們把他放在你的小櫃子裡,過一會兒,你可以去看看他,好嗎?”“好”洋洋怯怯的回答。我陪著他將書包放進了小櫃子裡。過了一會兒,我牽著他的小手去看了看小書包,看到小書包好好地在櫃子裡,他笑了。我說:“看,沒有人動小書包的吧!我們放學時再背上他吧!”他使勁的點了點頭,看的出來,他這次放心多了。

第二天早上,我牽著他的小手把小書包放進櫃子裡,雖然他還有些不捨,但還是放下了,我給了他個大拇哥,他開心的`笑了。

隨後的日子,他每天都放心的把小書包放到櫃子裡,我看了,都給他動作或語言的鼓勵,看的出來,他很開心,同時,他也更愛來幼兒園了。

每個班都有特殊的孩子,他們都有一些特殊的行為,我們要採取靈活的方法給予指導,這樣,孩子和我們都會有所受益。

教師教育隨筆15

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我們—定不要忘記誇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是在我工作以來給我觸動最大的一點。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擁有八種智慧,每個孩子的優勢智慧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每個孩子學習方式的差異是由其優勢智慧決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語言智慧突出,有的孩子空間視覺智慧突出,有的運動智慧突出,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

記得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女孩子——不敢看著老師的眼睛說話;當老師一靠近她時她就會緊張,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因此,語言表達、音樂表現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發展的要慢一些,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很心疼、糾結。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她,我們已無從去追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給她新的教育,新的起點。於是,我們關注她的一舉一動,希望捕捉到她的亮點和進步的地方,給她鼓勵,給她讚美,給她機會和希望。當我們發現她在繪畫和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體孩子前面表揚她,並讓她做示範。當她在老師的引導下和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抹抹他的頭,給他一個讚許的`微笑;當她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簡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給她鼓勵的掌聲以及一個小粘紙……在這些不同的讚許、鼓勵下,她漸漸大方起來,眼睛也敢正視老師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誇獎就能改變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而我們給孩子希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誇誇他們,鼓勵他們——好孩子是誇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