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具體語境中學習外語

讓孩子在具體語境中學習外語

孩子在具體語境中學習外語

兒童期的語言學習具有一定的刻板印象特徵,會影響個體將來的語言學習。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方能符合語言發展和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外語的學習不同於母語,它沒有真實的語境可以供兒童參與並模仿,但語言發展與獲得的規律是一致的,我們需要從語言獲得理論中尋找語言學習的共同規律。

關於兒童為什麼能在短短几年內掌握結構極為複雜的語言這個問題,主要存在三種語言獲得理論,其中有影響的環境論和認知論皆認為,語言是個體在和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特別是在和人們的語言交流中,以及在認知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第二語言的教學宜採用情境法,讓孩子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外語。

(一)情境教學符合兒童的認知特徵

認知發展心理學認為,兒童在4—7歲已開始從象徵思維向運算思維進展,但仍屬直覺思維。7歲以後進入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算的最重要特點表現在它的“具體性”上,這種思維運算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援。

有些問題在具體事物的幫助下才可以順利解決,但在純粹言語敘述的情況下進行推理,則比較困難,他們只能對當時情景中的具體事物的性質和各事物間的關係進行思考,思維的物件限於現實所提供的範圍,但不拘泥於直覺或執著於客體的某一狀態。

兒童認知結構的這一特徵決定了該階段教育模式的建立應傾向於具體性、直觀性、靈活性。因此,國小階段的外語教學應創設具體、直觀、靈活的語言情境。

(二)情境教學符合語言獲得的規律

關於語言獲得的環境論認為,兒童不是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語言,而是在交往中學習。社會交往說的代表人物布魯納強調交往對語言獲得的決定性影響,指出語言交流實踐是兒童獲得語言的決定性因素。

新行為主義者斯金納從他的“刺激&強化”理論出發解釋語言的獲得,他指出言語行為是生活環境中與刺激相聯絡的習得性反應,是借強化獲得的。

兒童說話是對環境刺激作出的語言反應,正確反應得到成人的鼓勵和獎賞後就能保持和加強,逐步形成語言習慣,而錯誤反應由於得不到鼓勵和獎賞,就會逐漸消退。

總之,無論是環境論、交往論,還是強化論,他們都強調語言交際和環境刺激的重要性。認知論在此問題上也持同樣的觀點,皮亞傑的研究證明,語言與認知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個體的語言能力是在個體和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