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按摩養生 保健穴位都有哪些

中醫按摩養生

中醫按摩養生 保健穴位都有哪些

1、三陰交

在小腿部內側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側面後緣,為主治婦科病常用穴。婦女由於月經、胎產、哺乳等,以血為用,又易耗血,因此,情緒易於激動,肝氣容易鬱滯,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態。三陰交能疏理肝脾養血,常用來治療月經不調、崩漏、痛經、經閉、帶下、產後腹痛、習慣性流產、乳汁缺乏等。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

2、足三裡

它位於小腿的外側,膝蓋骨斜下方。足三裡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的重要穴位,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患,例如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炎等疾病,一旦有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呃逆、便祕、洩瀉等症狀,都可以按足三裡穴位來進行保健。具體操作方法是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最佳。

3、湧泉

在足心凹陷處。平時按揉有助於治療咽喉腫痛、頭痛、眩暈、高血壓等。由於此處最敏感,刺激後有開竅蘇厥、回陽醒腦的特殊功效,若發現有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可給予該穴位強刺激,按揉50~100次。

4、關元穴

它位於肚臍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臨床上常用它來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等疾病,例如不孕不育、閉經、遺尿、陽痿、洩瀉、帶下、產後腹痛等。還可以用擦法,以透熱為度,每天1~2次;或者可以艾灸,每次10~15分鐘,每天1次。

5、膻中穴

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之上,屬於任脈,是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此外,一身宗氣也匯合於此穴。膻中有理氣開胸、降氣通絡之功,多用於治療心悸、氣短、胸悶、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心肺疾病。可用掌根來回摩擦,以透熱為度。

白領按摩養生

1、按摩太陽穴

腦力工作壓力大,頭暈、頭疼是常有的事,此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摩太陽穴。

怎麼找?太陽穴位於雙眼的眼角與其平行髮際連線1/2處。

怎麼按?午飯後揉一揉太陽穴,三五分鐘即可,往往有不錯的提神醒腦的作用。

2、按壓公孫穴

白領吃飯常常不規律,十有八九有腸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孫穴,對脾胃有幫助。

怎麼找?公孫穴在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足三裡位於外膝眼向下量四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一橫指。

怎麼按?在辦公室取坐姿,兩手拇指分別按住該穴位,深呼吸漸漸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

3、揉捏風池穴

頸椎病可以稱之為辦公族最無言的痛,緩解頸椎不適的穴位是風池穴。

怎麼找?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

怎麼按?揉穴的同時輕輕旋轉頭頸部,再做些聳肩動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後可以做區域性熱敷,能起到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緩解肌肉緊張、解除疲勞的作用。另外,在辦公室每隔1~2小時可扭動頸部。

4、滾揉後溪穴

久坐不運動,腰痛不稀奇。此時可按摩後溪穴。

怎麼找?後溪穴是手握拳時,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處。

怎麼按?坐在電腦面前,可以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有著非常好的養護作用。

5、刺激明眼穴

眼睛乾澀時,可以動動手指上的明眼穴。

怎麼找?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間的骨節上。

怎麼按?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別對這個穴位進行刺激,以稍微感覺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時間,或是等車的空檔期自行按摩。

6、按按承山穴

久坐、腿部受涼,容易引發小腿疼痛、抽筋,此時可趕緊按按承山穴。男性按此穴能緩解登山、騎車後的腿部不適。

怎麼找?

承山穴在腓腸肌肌肉分叉處的下緣。

怎麼按?

承山穴按上去會非常的痠痛,手法只能輕按輕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