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

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傳統體育養生的價值體現在個性上。很多運動不侷限於外在形式,還需要注重內在技巧,發揮內外兼修的作用,下面分享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

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1

傳統運動養生,歸納起來,有三大特點:

(1)以中醫學理論指導健身運動所有的傳統身法都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以及經絡等理論為基礎。運動養生的基本要點為養精、練氣、調神,以動形為其基本鍛鍊形式,並用整體觀念說明運動健身中形、神、氣、血、表、裡的協調統一。

此外,養生運動中,運動的虛、實、動、靜皆以陰陽理論為指導,運動的屈伸、俯仰則受開闔升降的指導。可見,健身運動的每招每式,都與中醫理論密切相關。

(2)注重意守、調息和動形的統一運動養生強調意守、調息、動形的統一,即意念、呼吸及軀體運動三者間的配合。意守指意念專注;調息指調節呼吸;動形指形體運動,統一是要達到形、神一致;意、氣相隨;形、氣相感,使形體內外和諧,動、靜得宜。這樣才能起到養生、健身的效用。

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

(3)將導引、氣功、武術、醫理融為一體。千百年來,人們在養生實踐中得到了許多寶貴經驗,形成了融導引、氣功、武術、醫理為一體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養生方法。源於導引氣功的功法有五禽戲、八段錦等;源於武術的功法有太極拳、太極劍等。但是無論哪種功法,運用到養生上,都講求意守、調息和動形,都是以暢通氣血經絡、活動筋骨、和調臟腑為目的。將諸家之長融為一體,是運動養生的又一大特點。

1、協調統一,形神兼煉

在中國傳統的運動養生活動中,非常講究意識活動、呼吸運動和軀體運動的密切配合,即所謂意守、調息、動形的協調統一。意守是指意識要專注,心無雜念;調息是指呼吸的調節,要均勻、有節奏;動形是指形體的運動,要自然、連貫、剛柔相宜。運動養生緊緊抓住這三個環節,使整個機體得以全面而協調地鍛鍊,則能增強人體各種機能的協調統一性,促進健康、祛病延年。

2、順應時日,莫誤良機

早在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提出了“起居有常”的養生主張,告誡人們要順應陽氣變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清代養生家張志聰把一日比作四時,他說:“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因此,提出一天中的運動應該遵循早晨陽氣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的`規律。在鍛鍊、活動時注意順應陽氣的運動變化,才能夠起到 “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3、有張有弛,勞逸適度

運動養生,並非指要持久不停地運動,而要有張有弛、有勞有逸,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緊張有力的運動,要與放鬆、調息等休息運動相交替;長時間運動,一定要注意適當地休息,否則會影響工作效率,導致精神疲憊,甚至影響養生健身。

4、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運動養生是通過鍛鍊來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鍛鍊時一定掌握好運動量的大小,太小達不到鍛鍊的目的,太大則超過了機體的耐受限度,又會使身體因過度疲勞而受損。因此,運動養生強調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那麼如何掌握合適的運動強度呢?目前,一般是根據運動後即測脈搏來判斷的,它的計算公式是:

170-年齡=合適的運動心率

例如,一個40歲的人,運動後他的脈搏如果是130次左右,表明運動量合適,若明顯超過130次說明運動量過大,反之則運動量不足。

5、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鍛鍊身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經常堅持不能間斷。名醫華佗那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動則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強調了經常、不間斷鍛鍊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進行適當的運動,才能收到養生健身的功效。

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2

融導引、氣功、武術、醫理為一體

千百年來,人們在養生實踐中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使運動養生不斷地得到充實和發展,形成了融導引、氣功、武術、醫理為一體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養生方法。

源於導引氣功的功法有:五禽戲、八段錦等;源於武術的功法有:太極拳、太極劍等。

然而,無論哪種功法,運用到預防保健方面,則都講求調息、意守、動形,都是以暢通氣血經絡、活動筋骨、和調臟腑為目的。融諸家之長為一體,則是養生運動的一大特點。

運動養生是通過鍛鍊以達到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注意掌握運動量的大小。運動量太小則達不到鍛鍊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太大則超過了機體耐受的限度,反而會使身體因過勞而受損。

但是,鍛鍊身體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經常而不間斷。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收到健身效果,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是不會達到鍛鍊目的。運動養生不僅是身體的鍛爍,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鍛鍊。

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 第2張

以祖國醫學理論指導養生運動

以動形為基本鍛鍊形式,用陰陽理論指導運動的虛、實、動、靜;用開闔升降指導運動的屈伸、俯仰;用整體觀念說明運動健身中形、神、氣、血、表、裡的.協調統一。無論哪一種傳統運動方法,都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等理論為基礎,以養精、練氣、調神為運動的基本要點。所以,傳統運動的每一招式,都是與中醫理論密切相關。

注重意守、調息和動形的諧調統一

意守指意念專注;調息指呼吸調節;動形指形體運動,統一是指三者之間的諧調配合,要達到形、神一致,意、氣相隨,形、氣相感,使形體內外和諧,動、靜得宜,方能起到養生、健身的作用。強調意念,呼吸和軀體運動的配合,即所謂意守、調息、動形的統一。

運動養生形式亦多

①散步:

每日慢步,講規律,講持久,民諺曰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持之以恆,方可見功。

跑步

提倡以適當的速度跑適當的距離,太短、太慢難於起到健身作用,太快、太長則以競賽為目的而非健身了,須量力而行,要持之以恆,一般人選擇跑步距離在800~3000米之間較為適宜。

③健身操和健美操:

徒手操如早操、工間操、課間操,均屬健身操類,目的在於全民健身,人人可行。時下流行的健美操,則要求更高,運動量更大,可以增強肌肉,使體形勻稱健美,主要適應於中青年人。健身、健美器械有啞鈴、槓鈴、單槓、雙槓、爬繩(爬杆)及各種健身器等,可選擇自己適合和喜愛的專案進行鍛鍊。

但槓鈴不適於未成年人,以免影響身高的發育。單槓、雙槓中一些複雜動作須有專人指導及保護,以免練習不當而受傷。踢毽跳繩,簡單易行,可以大力推行。

④登山:

是良好的戶外運動,取其景緻自然,空氣新鮮,於怡情中健身,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登山之樂,由來已久。

⑤游泳:

古代受氣候的限制,不能四季皆行,但春江水暖,更衣游水,沐浴自然,《論語》中有“暮春之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儼然是一種集體的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