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來歷故事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以下分享端午節的來歷故事。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1

粽子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種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並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靈。東晉範注《祠制》說:“仲夏薦角黍。”

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謂‘角’,是指古代祭祀時最高階的供品為牛,粽子的形狀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種黃黏米。用穀物製成的‘角黍’代表‘陽’;包角黍用的‘菰葉’(粽葉)為‘陰’,陰陽結合,有驅邪納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粽子來歷的民間傳說

據唐沈亞之《屈原外傳》記載,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東漢建武年間(公年22-55年),長沙有個各叫區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了三閭大夫屈原顯靈,說到祭祀食物被蛟龍竊走。

並告訴他以後再投,須裹上蓼葉,再纏上五色線,這些東西,蛟龍害怕,就不會吃了。區回把這次奇遇告訴了鄉民,鄉民們便按屈原吩咐精心製作粽子。

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這個神奇的傳說,最先被樑朝文學家吳均寫成一篇志怪小說,收在《續齊諧記》裡。說明粽子是人們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後來又成為端午節最主要的節日食品,至於為什麼把它投向水中,一種說法是給屈原吃的,另一種說法“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就是說專門用粽子來喂蛟龍,以免它傷害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粽子來歷的另一種說法紀念臺駘

山西民俗學家認為,粽子的來歷和古時三晉先民治水的故事有關。

臺駘,作為遠古歷史人物,據山西省歷史學者考證,臺駘治水從年代上要早於大禹治水,是顓頊帝時代治水官員。

當時臺駘為治水患,奔波南北,疏導汾水,一路導水至靈石山頭被阻,臺駘帶領百姓奮戰在靈石山頭,開山洩水工程異常艱難,人們日夜施工吃住都在山上,挖山不止。

當時水滿為患又無路可通,也沒有船隻,(禹王治水時也是徒步上下,才有三過家門而不進的故事,據考證臺駘治水要早於大禹,臺駘治水以汾水為主,是以治水的歷史和傳說只在山西流傳,而大禹治的是黃河,所以大禹的治水足跡和功績要大於臺駘)臺駘和他帶領的開山百姓每天的飲食來源就成了問題。

汾河兩岸每家都有勞力在隨臺駘治水,為了保證糧食的按時運送到工地,不耽誤和影響人們的飲食保障,人們想出了以水送食的辦法,用竹桶和蘆葉等包裹食物,以木筏相乘順流而下,把食物送給下游的治水的人們,途中也有不少食品被水中的魚蝦吃掉。隨著人口的流動,很快(粽子的最早原形)這種食品就傳遍了整個漢民族。

現在山西民間,五月五日祭奠汾神臺駘,祭品中就有粽子。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 第2張
  

粽子的來歷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新增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出現雜粽。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侷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2

說到端午節,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和詩人屈原,因為我們早已把這天當做是紀念屈原投江的節日。但大家知道嘛這並非是端午節真正的由來。

實際上端午節本應是祭祀大火星的日子,卻變成了紀念碰巧那天自殺的屈原,也就是從那時候中國文化就開始走向歧途。我們的文化就是在這一代一代人的胡編亂造和臆想中,一點一點偏離了方向,以至於忘記了我們究竟為什麼是華夏民族、為何會有個端午節。

其實端午這一天,本來是一個感恩祭祀的日子,感謝大自然的賜予,黍子豐收,為人類提供了糧食。因此在這天,人們會把收穫的黍子包在葉子中,包成稜角的形狀,也就是現在粽子的雛形,做為貢品,在人類享用之前,先獻給大自然享用。

那麼古代人們用黍子做成的角黍,在端午這一天究竟祭祀什麼呢?據記載是用於祭祀大火星,這顆星就是心宿二,指得是曾經的商星,是商朝時期對商部落來說最重要的一顆星。因為此時的大火星在中天,大火星在中天時,代表著黍子成熟、收穫的時節。另外端午也叫中天節,午是地支中的一個,把中天節改成端午也是一個曆法變更的過程。

祭祀端午,過中天節,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個重要節日,目的是感謝自然的風調雨順,為下一季節的來臨做祈禱。那麼,屈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不妨先看看下面的一個故事吧。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 第3張
  

當年的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已經無望,於是悲憤之時便自沉於汨羅江。從網上查詢得知,屈原自殺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這一天很近的一個日子。五月五日原來是楚地的傳統節日,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後來被廣為流傳成為了今天的節日。傳說屈原投江的時候,百姓們怕江裡的魚把屈原吃了,就把粽子投在江裡。

但是百姓們的手裡為何會有現成的粽子?難道是他們聽聞屈原投江的時候,回家找糯米、葉子發明的粽子包好蒸熟了再投到江裡嗎?這麼做難道不是多此一舉嗎?

這究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老百姓在祭祀大自然時,剛好碰到屈原投江,就把手中現成祭祀大火星的粽子扔到了江裡。把感恩大自然,祭祀大火星,變成紀念碰巧那天自殺的屈原,所以中國文化在某一時節就走向了一個歧途。

中國文化是與自然和諧的文化,是純自然的文化,從戰國就開始不斷加入人文的裝飾,中國文化也因此逐步脫離自然。夏商周三代之時,人人皆懂天文,那時的人們把自然科學當作最基本的常識,就像今天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之後,我們每個人都在受自然科學的教育一樣。

人們一直執迷不悟於把屈原當作端午祭祀的物件,就跟認為易經是迷信一樣的,讓人非常痛心。一方面渴望中國文化的復興,一方面卻不斷地作踐中國文化。

楚地南嶽衡山,火神祝融的道場,祝融被尊為火神,是遠古主持觀測大火星的人。端午祭祀屈原,遠不如祭祀祝融還更有文化意義。祝融代表的是科學,是自然,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易的應用。

祭祀屈原,還不如好好看看《天問》,看看什麼是屈原眼中的文化。

現在的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講講碰巧那天自殺的屈原的故事,已經成了一個沒有文化內涵的裝飾物了,這就是我們現在中國文化的一個縮影。而真正懂得中國文化的人們,在端午時節,是要感恩上天的賜予,感恩大自然的賜予。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3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

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金華端午節習俗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預防五毒之害。各地還有“吃五黃”以克五毒之俗,黃鱔、黃魚、黃瓜、黃酒、雄黃,噴雄黃於室內各處,有的還投於水缸水井中。

中國神話傳說中常出現用雄黃來剋制修煉成精的動物的情節,比如變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黃酒,失去控制現出原形。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還飲用雄黃酒來祈望能夠避邪,讓自己不生病。但現代科學證明,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煉砒霜的主要原料,毒性太大,所以雄黃已逐漸在市場中失去蹤影。

金華各地端午節是女兒回孃家看母親的日子,送到孃家的禮品是一擔粽子,俗稱“擔端午”,擔端午從七年級到初四都可以,方言“四”與“喜”諧音,做母親的喜歡女兒初四來。俗諺雲:“三日清明,四日年,端午一個大午前。”到初五日吃過中飯,端午節就算過完了。而今,端午節更像是孝敬長輩日,晚輩往往在這一天給長輩送綠豆糕或各種營養品。

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灶頭及床上懸掛菖蒲、艾草,金華習俗認為菖蒲、艾草可以驅鬼辟邪。相傳端午日白娘子盜仙草救活許仙,所以各地習俗都以為這一日採草藥最靈。人們採車前草、六月雪、紫蘇、青木香等泡茶或治痧,也有的採菖蒲根浸於滷水,以備療瘡。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 第4張
  

有的在端午日取枳殼、陳皮、厚朴、山楂及麥芽糖煮“午時茶”,認為喝了“午時茶”能驅穢氣。藥店裡還有端午送藥頭的習俗,平時各家藥店在自制飲片時,把揀出來的斷頭殘葉積聚一起,每年農曆五月七年級開始就成筐放在門口,讓顧客免費自取,或送到大主顧家中說是端午節五毒出洞,讓大家在午時薰煙,可以驅蟲毒,去穢氣,免疾病。

端午節前後,各地城鄉都流行掛香包,香包或用絲線鉤織成,或用碎布料縫製成動物等各種形狀,其中心形居多,中納香粉、樟腦或艾草等,或用於出售或分送親朋孩子,掛在胸前辟邪。

舊時,端午節期間,武義城鄉還要推端午船驅五鬼,從農曆五月七年級開始,武義城隍廟就用毛竹扎制龍船,船上綁著五個紙人,象徵五鬼,加以裱糊、上色。到初五日,道士在城隍廟各個角落催促“疫鬼”上船,推船前,由打鑼開路的人圍著船敲三圈,叫“側船”;後由七個男青年推船疾行,以免“五鬼”中途“逃脫”。

導以響鑼,鳴放炮仗,叫“推端午船”。各行各業停工半日前往觀看,沿街各店各戶紛紛向“龍船”撒茶葉、米,最後將船推至水中,意為驅出“惡鬼”。

鄉下則於端午節前到廟裡唸經三日,端午日推一小木船入河,也叫推端午船。相傳古時永康王崇五鬼纏身,一老道幫助捉鬼,封五鬼於酒罈,投於江中,壇漂至武義,被人撈起開啟,五鬼遂出,作祟於此,城隍得知派判官捉五鬼,在端午日扎龍船送鬼出境。後才有此俗。

端午日,有的地方還要“驅蚊蟲娘”,老年婦女用火把照亮牆角落,口唸“蚊蟲娘,蚊蟲娘,送你到東陽;到東陽,吃得胖,回來過重陽”。或“蚊蟲娘,不要在家叮婆娘,快到田裡叮稻娘”等,然後送火把出郊。有的在門上畫石灰符,符多為八卦圖,也用以驅蚊,畫的時候也念類似的咒語。

自然,今日之端午節早已破舊迎新、化繁就簡,而那份孝父母敬長輩的內涵正在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