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傳說

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傳說,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端午節流傳了許多津津樂道的故事傳說,有曹娥救父投江、勾踐操練水軍、白娘子現原形等等,下面來了解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傳說。

端午節的故事傳說1

端午節的5個傳說故事

毒月惡日驅避說

在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的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就是在五月五日出生。他的父親要妻子不要生下他,認為這個孩子會危害父母。縱觀歷史,此類事件記載很多。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他的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便被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

從先秦以後,這個日子都被認為是不吉之日,為了趨吉避凶,人們往往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

紀念東漢孝女曹娥

在浙江紹興,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傳說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14歲,晝夜沿江號哭尋找父親。過了17天,在五月五日這一天她也投江而亡,五日後從江中抱出父親的屍體,就此傳為神話。據史料記載,自宋代以來,歷代帝王都曾對曹娥大事褒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傳說

紀念女詩人秋瑾

女詩人秋瑾是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第一批為推翻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她是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預謀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蹟,於是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夏至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高階研究員劉德謙認為,端午節的最早起源來自夏至說。他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表示,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沒有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了夏至節中。而端午節風俗中的“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活動,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此外,《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是夏至。

吳越民族圖騰祭之說

這種說法來自詩人、學者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聞一多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因為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而且古代吳越百姓還有斷髮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此外,古代五月初五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聞一多認為這應當是“像龍子”的文身習俗的遺蹟。

聞一多對於古代神話和傳說深有研究。在他的《端午的歷史教育》和《端午考》著述中,考證了端午節的起源。他指出端午節本是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吳越民族的一個龍圖騰團族舉行圖族祭的節日,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曆史。那時居住在江南地域的吳越族由於不斷遭受水旱災害和瘟疫蟲害的威脅,便以“龍”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希望“龍能保護自己”,並“斷髮文身”,將自己裝飾成龍子的模樣。

每逢夏熟季節五月五日這一天,他們都要舉行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置於竹筒裡,或裹以樹葉,放於水中,獻給圖騰神,同時也自己食用。為了取悅圖騰神,還製作了龍形木舟,在水上爭相競渡,擊鼓遊戲,以此來敬神娛神。

端午節的故事傳說2

屈原投江

說起端午節傳說故事,一定少了屈原投江的故事,畢竟自古就有端午節紀念屈原的傳統。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因力主聯齊抗秦而遭饞去職流放,在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後,屈原於五月五日端午節,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死明志。

傳說屈原投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太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於是便發展成為了粽子。

"濤神"伍子胥

"濤神"伍子胥是非常經典的端午節傳說故事,源自古代民間在端午節紀念伍子胥的傳說。相傳吳王夫差因聽信讒言而賜死伍子胥,還下令取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初五投入錢塘江。兩年後,越國攻打吳國,在八月十八那天,潮水洶湧,江面上鼓樂大作,老百姓看到伍子胥身披戰袍,立在潮頭,身邊還站著4員大將,眼看著吳國兵敗覆滅。老百姓都說這是天帝憐伍子胥竭盡忠心卻被冤死,便封他為錢塘江濤神。於是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伍子胥,便在端午這一天以龍舟競渡來迎接濤神。

曹娥救父投江

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傳說有很多,其中最感人的莫過於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故事。傳說曹娥是東漢上虞人,其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年僅14歲的曹娥晝夜沿江號哭尋找父親,後投江而亡,從江中抱出了父親的屍體,就此傳為神話。因為曹娥投江的時間是五月初五,正好是端午節,於是有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的說法。

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傳說 第2張

勾踐操練水軍

勾踐操練水軍的.故事,也是關於端午節比較經典的傳說故事,據說龍舟競渡活動就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並打敗吳國的歷史。傳說勾踐戰敗被俘後,在吳國過了3年忍辱負重的生活,騙得了吳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回國後,勾踐臥薪嚐膽,立志雪恥,於當年五月初五端午節成立水師,開始操練。數年後,終於一舉消滅吳國。後人為彰顯勾踐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國水師演練時的情景,於五月初五日這一天划船競渡,以示紀念。

白娘子現原形

端午節白娘子喝雄黃酒現原形的故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至今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傳說在端午節那天,老百姓都喝雄黃酒避邪,許仙按照法海教的辦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推卻不了許仙喝了酒後,馬上現出蛇的原形,許仙立刻被嚇死了。為了救活許仙,白娘子不顧自己懷孕,千里迢迢來到崑崙聖山偷盜起死回生的靈芝草。最後許仙被救活,知道白娘子真心愛自己,夫妻更加恩愛了。

端午節的故事傳說3

走黃巢

走黃巢,是關於陸河端午節起源插艾草的一個故事傳說。相傳在黃巢起義期間的一年農曆五月初五,在逃難的路上,一位婦女恰巧遇到了黃巢,當時她揹著一個較大的孩子,手裡拉著一個較小的孩子,黃巢見這位婦女的行為不合常理,便問她為何如此。這位婦女回答說:“揹著的是我的侄兒,拉著的是我的兒子,一旦黃巢追來,我就放棄自己的孩子,揹著侄兒快速逃走。

侄兒的父親已經過世了,如果這個孩子被殺了,那麼他家就絕後了。而我的兒子若被殺了,我還年輕可以再生。”黃巢被她這種崇高的德行所感動,於是對她說:“我就是黃巢,你不用怕,更不用逃,回去在自家的門楣上插上艾,我的軍隊就不會殺你們。”這位婦女回去照這樣做。訊息一傳開,左鄰右舍紛紛效仿。起義軍來到這個村子看見家家戶戶的門楣都插上艾,認為他們都是好人,便沒有殺他們。

紀念介子推

紀念介子推,是關於端午節門前插柳而流傳下來的一個故事傳說。相傳晉文公重耳復國,做了國君,封賞大典上,原來跟隨重耳逃難的人都加官進爵,連投降歸附的那些舊臣也都有了官職,卻獨獨少了介子推。介子推既不居功,又不願領賞,一聲不響地揹著老母親,跑到了棉山隱居了下來。後來重耳得知此事,悔之莫及,親自到棉山尋訪,但介子推拒不出山。

重耳無奈,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他出山。誰知火燒了3日,介子推竟抱著大樹,母子二人活活燒死。晉文公懊悔不已,把介子推安葬在綿山下,下令把綿山改為“介休”山,併為他建立祠廟,於每年的五月五日祭祀他。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到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在房簷上插上楊柳。

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傳說 第3張

詩人節之說

端午節也有“詩人節”一說,主要源自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和秋瑾。1940年6月10日的端午節,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重慶舉行了紀念屈原的.詩歌朗誦會,會上有人提議以每年的端午為中國的詩人節。

現代革命家、女詩人秋瑾是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她在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蹟,就將紀念她的活動與詩人節合併舉行,也就是端午節。

古越龍圖騰祭祀

古越龍圖騰祭祀,是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一種故事傳說,這一說法主要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傳說端午本是水鄉澤國以龍為圖騰的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半民俗的神人共娛節目,投粽於水當然是獻給圖騰神的祭品,鄉民斷髮文身以顯示自己龍之子的身份。

惡月惡日說

惡月惡日說,是民間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日的說法,也是比較流行的一個端午節傳說。在漢代時我國北方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據說這一習俗至遲從戰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