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小麥要注意什麼

種植小麥要注意嚴格要求整地質量,科學選種等。

種植小麥要注意什麼1

1小麥種植

1.1嚴格要求整地質量

整地的質量對小麥種植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不能忽略小麥整地的質量。耕深、耙碎、保墒良好,是小麥整地的總體要求。在選擇農用機械時,應選用大、中或小型拖拉機配套的鏵式犁,同時旋耕機等機械也能滿足小麥整地的作業要求。在整地時間的選擇上,以秋季最為適宜,儘量避免在春季整地。因春季整地一方面會使得土地熟化時間縮短,對後期小麥植株發芽和生長不利。

1.2科學選種

種子質量的好壞是小麥高產的關鍵因素。所以在播種之前,首先要對優良種子進行嚴格的發芽試驗,避免在後續過程中出現大規模發芽率較低的情況。在播種之前,最可靠的方式是對種子進行一次人工篩選,除去可能對種子發芽率造成影響的各種不利因素,從而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1.3做好化肥質量選擇

一般情況下,土壤本身所含有的營養物質無法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因此,需要人工加入科學合理的化肥幫助作物生長。無論選擇哪一種施肥方法,都必須做到種子與化肥隔離,避免種子與化肥同床。從這個角度來看,需要提高技術能力,減少操作失誤。同時在農家肥的.使用上,必須嚴格防止田間發酵燒苗將病蟲害帶入田間,防止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種植小麥要注意什麼
  

2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

2.1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的主要手段是藥劑拌種。所謂藥劑拌種,就是在播種前期將種子與殺蟲劑、殺菌劑等藥物拌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小麥發生病蟲害的概率。在使用藥劑拌種過程中,應當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使用的藥劑品種必須保證對小麥種子傷害較小甚至沒有傷害,否則得不償失;第二,在藥劑與種子的配比中,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精確計算出合理的藥劑配比。

2.2返青期防治

返青期是小麥生長的重要時期。在小麥返青期,容易出現小麥紋枯病或吸漿蟲等病蟲害。在這一時期必須把握藥劑使用時機,時間過早或過晚都難以達到防治效果。主要使用殺蟲劑及混合殺菌劑,以紋枯淨可溼性粉劑和禾果利可溼性粉劑混合使用為主。

2.3抽穗期防治

白粉病和鏽病是小麥在抽穗期需要著重防治的病害。白粉病和鏽病的防治是一個系統且長期性的工作,需要種植戶實時觀察小麥白粉病和鏽病的情況。當小麥病蟲害達到一定範圍後,使用戊唑醇、粉鏽寧等藥劑進行噴灑,從而起到遏制小麥病蟲害蔓延的作用。

2.4其他防治

一般情況下,除草應選擇在晴天無風的4:00PM開始均勻地噴霧地面。在噴霧過程中,注意不能重噴,也不能將噴霧劑噴到小麥心葉上。對於小麥田間的雜草,可以使用無鋤、草皆枯等產品加以遏制,減少對小麥植株的影響。優先考慮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運用科學的化學防治方法。在藥物防治過程中,要滿足無公害要求。

小麥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種植的人自然不會少,如果想要在種植過程中獲得高產,那麼各位需要加強田間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病蟲害防治。以上是詳細的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大家可以借鑑

種植小麥要注意什麼2

一、種植小麥後期澆水有哪些技巧?

1、小麥進入生育後期,根系逐步衰老,吸水吸肥能力大不如前,如果*壤墒情適中,田間見不到地縫,這水還是不澆為好。

2、澆麥黃水要看天氣預報。如果予報近期三五天內有氣象降水,還是不澆為好。如果無降水必須澆水時,不可大水漫灌,大水漫灌二十四小時內突起大風,會引起小麥出現根倒伏,造成大幅度減產在所難免。尤其是那些秸杆還田旋耕的地塊,*壤需水量較大,倒伏的風險更高。

3、澆麥黃水要看氣溫。如果澆水時外界氣溫連續三天接近或超過三十二度,澆水後小麥根系提前死亡,灌漿期縮短,小麥不增產反而減產。

4、乾熱風天氣嚴禁澆水。四級以上的.西南風伴隨三十到三十三四度的高溫,此時澆水,地溫急劇下降,氣溫急劇上升,上下不協調,也會加劇小麥植株快速死亡。同時也會出現小麥倒伏。

5、收割期鄰近十天內不澆水。此時澆水,水量控制不好,再遇上天氣降水,收割機難以進地,並推遲下茬播種日期。

種植小麥要注意什麼 第2張
  

二、小麥澆水注意事項

田間不幹旱時不宜澆水,澆水期都是建立在乾旱的基礎上,如果當地降水量充足,就沒必要澆水,以免浪費成本,另外田間潮溼還會加大病蟲害危害。

澆越冬水在白天澆水,溫度處於零度以上,這樣不會出現結冰現象,而到了晚上溫度低於零度,澆水或會結冰,到了白天就會融化,這種情況下澆越冬水比較好。

返青水一般在3月中旬澆灌,但是田間如果不是太乾旱的話,可以推遲,灌漿期也是如此,不是特別乾旱時不宜澆水,澆水不當可能引起倒伏現象,所以灌漿期澆水要小心。

種植小麥要注意什麼3

一、小麥栽培技術

1、小麥良種選擇與處理

(1)選擇優良小麥品種:選擇適宜河間地區種植的優良小麥品種。

(2)拌種、適時播種:用3%咯菌腈或3%苯醚甲環唑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0.5%拌種可有效防止爛根死苗;加入吡蟲啉或噻蟲嗪按種子量的0.2%拌種,可防治苗期地下害蟲。

2、播種技術

(1)足墒播種:土壤墒情缺乏時及時澆灌底墒水,也可在小麥播種後立即澆“矇頭”水,墒情適宜時摟劃破土,輔助出苗。播深3—4cm,並做到深淺一致,播種均勻。

(2)寬幅精量播種:改傳統密集條播籽粒擁擠一條線為寬播幅(8釐米)種子分散式粒播,有利於種子分佈均勻,減少缺苗斷壟、疙瘩苗現象。

(3)畝播量:10月上旬播種,每畝播種8—12公斤,定植16—25萬株

3、整地施肥

(1)按照“秸稈深耕還田,旋耕耙實趟平”的原則,玉米收穫及早滅茬還田。

(2)測土配方施肥,根據土壤和作物需肥情況,定製小麥專用底肥。

(3)耕深25cm以上,翻地後耙兩遍,除淨根茬,粉碎坷拉,畦內乾淨整潔、平坦,做到上虛下實;

(4)免耕麥田要旋耕2遍,旋耕深度15 cm左右,旋耕後要耙實。

(5)連續免耕2—3年的麥田須深翻30cm一次,打破犁底層。

種植小麥要注意什麼 第3張
  

二、小麥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1)查苗補種:確保苗全、苗勻。

(2)及時冬灌:小麥越冬前要澆好封凍水,防旱、抗旱。冬灌是早春防旱、防倒春寒的重要措施。

2、返青期管理

返青期是從返青開始到起身,歷時一個月,是苗期階段的最後一個時期。中心任務是促麥苗早發穩長,鞏固冬前分櫱,控制無效分櫱,促進根系發育,為提高成穗率,增加穗數和爭取大穗打下基礎。

(1)鋤劃鬆土:疏鬆表土,改善土壤通氣條件,提高土溫,促進根系發育,提早返青。

(2)追肥:因苗追施。對於長勢較弱的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長脫肥的

苗,應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開始化凍時搶墒施肥。但對於生長較旺的麥苗則不施返青肥,推遲到起身時追肥。

(3)澆返青水:因苗、因地制宜。冬前未澆冬水或冬灌較早,返青時

較乾旱的麥田可適當早澆返青水,但水量不宜過大。冬水澆灌適時,麥苗生長健壯的可適當晚澆返青水。

(4)及時除草:可用化學除草。但四月中旬以後不宜再噴藥

3、起身至開花期管理

從起身開始經過拔節、孕穗、抽穗到開花,從4月上旬開始到5月中旬結束。這是小麥生長髮育最旺盛的階段。

(1)氮肥後移小麥拔節中後期補充氮肥,促進小麥幼穗分化,減少小花退化,增加小麥穗粒數。

(2)合理運用肥水:此期若水肥供應不足,會嚴重影響幼穗發育,小花大量退化,造成減產。因此必須在拔節、孕穗階段,根據苗情力爭追肥澆水,先促弱苗,後促壯苗,分類管理,靈活掌握。

(3)中耕鬆土:在拔節水後進行,目的`是保住墒情,養根護葉。

(4)防病防蟲:在3月底4月初每畝使用12.5%烯唑醇20克,加入海綠素20ml,禾豐鋅20克,磷鉀動力30克,可以防治小麥紋枯病,兼防小麥低溫冷害。

4、後期管理

小麥從開花到成熟,進入生育後期。一般從5月上旬到6月中旬,約30天。在這個時期主要工作是養根護葉,延長上部葉片的綠色時間,防止早衰或貪青,保花增粒,促進灌漿。

(1)澆灌漿水:小麥抽穗後水分需求非常大,要做到“地皮見溼不見幹”,連續澆好抽穗、楊花水、灌漿水和麥黃水。

(2)一噴三防:用0.3%—0.4%的磷酸二氫鉀、0.1%—0.2%的硼肥和2%—3%的尿素+4.5%氯氰菊酯+10%吡蟲啉+25%戊唑醇25ml+12.5%烯唑醇50g進行葉面噴施,可以延緩根系衰老,提高小麥粒重,預防乾熱風,兼防多種小麥病蟲害。

5、收穫

蠟熟末期是小麥的最佳收穫期。如果到了完熟期收穫,不僅不能增產,相反還可能減少一定的產量。所謂蠟熟末期就是麥穗上的麥粒還沒有完全變黃變硬,質地很像蠟質,用指甲能掐斷。

此時麥田外觀總體已經變黃,但莖稈仍有彈性,不易折斷,穗子及穗下莖變黃,最上一個節及附近葉鞘仍微帶綠色。百分之八九十的籽粒變為黃色,胚乳蠟質狀,稍硬,還有10%~20%的籽粒腹溝呈黃綠色,此時麥粒的含水量約為25-35%左右。

三、麥整體解決方案

生長期處理使用咯菌腈或苯醚甲環唑+吡蟲啉或噻蟲嗪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每畝12.5%烯唑醇20克+海綠素20ml+禾豐鋅20克

1、防治小麥紋枯病

2、預防小麥低溫冷害

3、增加小麥有效分櫱數量,做好小麥增產基礎作用

1、通過拌種,為麥種提供天然屏障,保護種子免受病蟲害

2、根系發達,增加有效分櫱數

3、減少苗期病蟲侵害,減少散黑穗病播種前拔節期+磷鉀動力30克抽穗灌漿期用0.3—0.4%磷酸二氫鉀、0.1—0.2%硼肥+2—3%尿素

1、通過中後期對病蟲害的控制,調節小麥生長,使小麥充分灌漿,激發增產潛能

2、有效控制穗期病蟲害

3、提高抗逆性,提高抗乾熱風能力+4.5%氯氰菊酯+10%吡蟲啉+25%戊唑醇

4、有效調節小麥後期代謝,延緩衰老,增加產量25ml+12.5%烯唑醇50g進行葉面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