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可見是怎樣的一種心理?原因太複雜

自從微信上面推出了“半年可見”和“三天可見”這個功能之後很多人將自己的朋友圈設定成了“三天可見”其實我們一直很好奇這種設定“三天可見”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心態。下面本站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三天可見”是怎樣的一種心理?原因太複雜。

“三天可見”是怎樣的一種心理

其實現在隨著生活的節奏和工作的需求,我們的微信上面的好友很多早就已經不是朋友。很多是工作關係,合作關係,有的還只是匆匆見一面。所以第一點就是自己的朋友圈不想讓不熟悉的這些人去了解和調查。其實我們都知道一條朋友圈的動態最長的壽命基本上也就一天的時間。一天以後這條朋友圈已經不是你的狀態了。如果沒有需要很少會有人會跑去你的朋友圈檢視的,所以很多人設定“三天可見”是因為不想讓別人讓不熟悉的人瞭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有一個什麼樣子的過去。

還有一點就是很多人不喜歡被人看到自己朋友圈的一些言論,設定是有一些人懷戀過去卻不想被人看到自己的過去,不捨得刪除只能“三天可見”或者“半年可見”兩全其美了。

還有一種人他們認為朋友圈是把自己生活透明化的東西,但是有喜歡朋友圈這種晒動態的生活習慣。對於這種矛盾的心理,“三天可見”“半年可見”就變成了調和的良藥。變成了不想把自己生活變得太透明的一個舉措。

三天可見是怎樣的一種心理?原因太複雜

被“三天可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自從微信開啟可以設定朋友圈展示時間,許多人紛紛把朋友圈設定為僅展示三天或者半年。

一年或全部可見的朋友圈幾乎沒有,除非是原本就不愛髮圈的人。

我也把自己的朋友圈設定為半年,完全是因為髮圈比較頻繁,擔心新的朋友與自己三觀不符, 以前表達的東西可能會有損我的形象,反正也就隨手一設定,也沒過多去探究其中緣由。

直到不久前,週末想看一部電影,隱約記得有位大學室友小A在朋友圈推薦過電影列表,我點進她的朋友圈想記下具體電影名稱,結果空空如也,只剩一條線,上面有幾個大字:朋友僅展示近三天朋友圈。

當時心裡一陣失落,那條白線,彷彿劃清了大學幾年的好閨蜜情感

三天可見是怎樣的一種心理?原因太複雜 第2張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遮蔽朋友圈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越來越依賴朋友圈去了解一個人,猜測一個人的喜好,檢視一個人的近態,揣摩一個人的品味…… 朋友圈已然成為了我們主要社交的陣地。

當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閉朋友圈,朋友圈三天可見,朋友圈分組可見,我不禁在想一個問題:我們還有朋友嗎?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朋友圈三天可見!

我詢問了幾位開啟朋友圈三天可見的朋友,他們的理由如下:

@匿名:過去的自己永遠是傻逼,三天前的自己,連我都不想認識。

@夜夜er:不想被觀察、被評價,不想自己的心事被他人偷窺檢視。

@一十九:我只是懶得刪,又不想關閉朋友圈。

@張先生:因為立了太多flag,怕被打臉。

@流佈留:只是怕以前的內容刷屏,所以就關了。

關朋友圈,刪朋友圈已經成了大家的習慣,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很多不太相干的人,連樓下送水的大爺和理髮店的tony老師都有你的微信,朋友圈太多的人與人之間,只不過點頭之交,甚至見都沒見過,或者也就說過一句話,說完也忘了刪掉,就留在了幾百幾千人的通訊錄裡,找也找不見,但是你發的所有的內容都會被他們看見。

加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卻沒有幾個,所以很多人發朋友圈的頻率卻越來越少。每條朋友圈你都要想很久,能不能發,適不適合,慢慢的都不太想發了。如果遮蔽又會讓對方很難堪,所以三天可見,半年可見就成了兩全其美的方法。

雖然每個人遮蔽朋友圈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理由,但是這種只能看三天、半年的感覺也許會讓人產生距離感。

朋友圈三天可見就好像你同意我去你家做客,但正當我興高采烈地進門時,你卻站在門口冷冰冰地囑咐我“除了客廳別的地方都不能進”,你明白這種忽然被推開的距離感嗎?

假設一下,如果人人點開頭像都是一片“朋友圈不可見”“僅展示三天朋友圈”你已經壓根找不到他了,到了那時候,你會真心感慨,真的好懷念朋友圈那些放飛自我的時代。

三天可見是怎樣的一種心理?原因太複雜 第3張

“三天可見”體現了網路社交“分寸感”

當年人們離開QQ選擇了微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微信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相對純粹的熟人社交場景,而不是像微博那樣更加開放的場所。

但現在微信成了幾乎所有社交的起點,關係鏈的擴充套件和複雜程度的增加都在讓使用者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多的社交物件;同時微信也在逐漸扮演人們生活中主要資訊的渠道之一,人們習慣於從微信中去了解一個人,去查閱一個人的過往和在網路上留下的痕跡。因此,微信對使用者隱私的保護能力在隨著微信的增長而衰減。

現實世界中你都不希望別人隨意查你的檔案,顯然也沒有人願意在網際網路上完完全全暴露自我。最重要的是,絕大部分人又很難精準地把握這個“度”——發什麼東西?能給誰看?可以看多久?這些不確定的複雜問題,會帶來兩種結果:一種是使用者發朋友圈之前躊躇許久,然後一堆設定、分組;要不就是所有人覺得複雜麻煩,乾脆朋友圈發得越來越少,造成這個功能生態的崩塌。

這時候,再看微信推出“三天可見”功能以及引發的連鎖反應,反而覺得是個自我修正。所以吐槽不如仔細研究下這背後的隱藏邏輯,這裡面有社交產品的宿命,有微信自己的困擾,更重要的是,也有新產品的機會。

不必在乎是不是“三天”

對於朋友圈僅展示三天這個功能,大家的態度始終分為兩個陣營。贊同的表示有些很早的動態確實不想被現在的好友看到,刪起來又很累。反對的則認為朋友就該坦誠相見,僅展示三天是什麼意思。其實,我倒覺得時過境遷之後朋友圈的內容就不再有意義,此時此刻此景此情的分享是朋友圈最大作用。三天可見倒也無妨。首先,一條朋友圈的壽命大概從半小時到三個小時不等,一天都撐不過更不用三天。你釋出的半小時之內會心急的去看看誰給你評論給你點贊,釋出一小時後,你不那麼頻繁去看了,一天之後,你更不會想起去看看誰的贊。三天之後,你甚至忘了當時的文字和心境。所以會覺得真正關注你的人一天內就會看到你的朋友圈,何況是三天,其次,這是一種保護自己隱私的做法。雖然,朋友圈現在不僅是朋友圈,更多的是隻有微商,工作夥伴,一面之緣的人……很多很多稱不上朋友的朋友。

並且每天都在新增著,而他們覺得被不熟的人翻閱到以前的自己,有種被窺探隱私的感覺。還有就是,很多人把朋友圈當成一個記錄成長的地方。偶爾迸發的小情緒,去過的景點,值得紀念的日子,他們發出來不是為了吸引誰的注意力,而是為了記錄這樣一個過程,待時過境遷之後,至少有東西懷念,也能見證自己的成長。這樣的朋友圈,不用特地期待誰能看見,因為自己才是主角。所以,其實朋友圈三天可見符合人的習慣和心理,有半年也正常,全部開放也正常。除了新加的朋友和暗戀的人才會把一個人的朋友圈從頭翻到尾吧?別管人家的朋友圈開放幾天是什麼心態了,沒人有義務滿足你的好奇心,你覺得人家心理有問題,其實是你窺視不得後的沮喪。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別人愛開放幾天開放幾天,你也一樣。

三天可見是怎樣的一種心理?原因太複雜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