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芪的功效和作用

具有補氣昇陽、益衛固表的功效。

小北芪的功效和作用1

功效與作用

1、補氣昇陽:北芪味甘、性微溫,入脾經,為補中益氣,升舉中陽之要藥。治脾氣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與黨參配伍;治脾氣不足,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內臟下垂,常配伍人蔘、升麻、柴胡等;

2、固表止汗:北芪入肺、脾二經,既補脾氣以補土生金,又益肺氣以固表止汗。治肺氣虛弱,咳喘氣短,常配伍黨蔘、茯苓、紫菀;治表虛不固之自汗,常配伍麻黃根、浮小麥、牡蠣等;

3、利水消腫:北芪補肺益脾、利水消腫,故可用於氣虛溼停之水腫、小便不利,常配伍防己、白

術等藥材。

使用禁忌

1、北芪可昇陽助火,對內有實熱、肝陽上亢、氣火上衝或溼熱氣滯、陽證瘡瘍及瘡瘍初起、表實邪盛者均忌用,以免加重熱證;

小北芪的功效和作用
  

2、虛證久服,可助火傷陰,用時宜慎。

使用方法

北芪多煎汁服用,也可以製成散劑或丸劑服用,或搭配大棗、鯽魚等製成藥膳。

識別技巧

北芪藥材呈類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外表面黃白色至淡棕褐色,可見縱皺紋或縱溝;切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氣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小北芪的功效和作用2

北芪的作用

1、補脾益氣

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虛洩瀉,久瀉脫肛等。北芪的補氣力強,善補肺氣,可以治療肺虛氣短,聲低懶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常配黨蔘、白朮、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後的北芪補益力更強。

2、固表止汗

用於表虛自汗。北芪補氣之中而有外達之性,故能補氣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較好。臨床上通過不同配伍,能治療各種汗出症;

同助陽藥配伍,治陽虛自汗;同補氣藥配伍,治療氣虛自汗;同滋補藥配伍,治陰虛盜汗。若氣血不足,外受風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藥中配伍黃芪,能鼓舞陽氣,補益汗源,使其發汗,所謂“黃芪有汗能止,無汗能發”就是這個道理。這時宜生用。

小北芪的功效和作用 第2張
  

3、益氣昇陽

用於氣虛下陷之症。中醫認為臟器的下垂是由於中氣下陷之故,北芪善於益氣昇陽,可治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腎下垂以及氣虛血脫的崩漏等症。中醫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臟器下垂各症,補中益氣湯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補氣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陽。這時宜蜜制後用

北芪的功效

利水消腫用於氣虛水腫,常配白朮、防己、炙甘草或桂枝、茯苓同用,如防己黃芪湯、防己茯苓湯均有本品。多用於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

託瘡排膿用於氣虛癰疽久不潰破,或潰後久不癒合,常與黨參、肉桂同用。取本品補氣健脾,能促進膿皰的早潰和肌肉的新生,有排膿生肌作用。

北芪為重要的補氣藥,全身之氣皆能補益。能補脾健胃、補肺益氣、補氣固氣、補氣消腫、補氣生血、補氣通絡、補氣升提、補氣託毒、排膿生肌。古人把北芪推崇為“補氣諸藥之最”。

小北芪的功效和作用3

一、北芪的功效和作用

1、益氣固表

北芪甘溫,是補益脾氣重要的藥物,能夠治療脾氣虛弱、倦怠乏力等症狀。

2、斂汗固脫

北芪能夠補肺脾之氣,也可以治療由於脾肺氣虛所導致的衛氣不固,表虛自汗。

3、利尿消腫

北芪既能夠利尿消腫治標,又可以補氣益血,是治療氣虛水腫中重要的藥,能夠治療脾虛水溼失運,浮腫尿少的症狀。

4、北芪能夠補氣養血,可治療瘡瘍、癰疽難潰等。

二、北芪的注意事項

1、孕婦在懷孕後期,不可食用北芪。

2、嬰幼兒體內器官並沒有完全發育好,所以不可以亂補,因此不可食用北芪。

三、北芪的禁忌

1、患有無汗、食積內停、熱毒熾盛的人,不可以食用北芪。

2、北芪性味甘、微溫,患有陰虛患者不可服用,服用後會導致傷陰動血。

3、患有溼熱者不宜服用北芪。

小北芪的功效和作用 第3張
  

作用

一、補脾益氣

北芪具備著很好的補脾益氣的效果,當大家的身體出現脾胃虛弱,渾身無力以及脾虛等狀況的時候,就可以考慮採用北芪來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另外,如果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非常容易出現感冒的症狀的話,大家還可以將北芪配上黨參,炙甘草以及白朮等中草藥共同服用,那麼治療效果會更好。

二、固表止汗

北芪還具備著固表止汗的效果,因為北芪補氣當中存在著外達之性,所以既能夠補氣血也能夠固表以達到止汗的功效,在臨床上可以通過將北芪和不同的中草藥搭配來治療各種出汗症狀。

三、利水消腫

北芪還具備著很好的利水消腫的作用,將北芪和桂枝,茯苓以及白朮等中草藥一起服用的話能夠起到很好的緩解氣虛水腫症狀的.功效,而且它還可以用來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以及糖尿病晚期等等各類疾病。

四、排膿

當大家的身體出現氣虛癰疽久不潰破或者是潰後久不癒合等狀況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服用北芪來達到很好的排膿生肌的作用,因為北芪具備著補血健脾的功效,既能夠有效的促進膿包的早日潰爛,同時還可以促進肌肉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