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

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什麼叫心理健康呢?不是說沒有症狀,而是指你具備了哪些或是多少優秀品質,或是一些良好品質,到目前為止,關於有多少良好品質也是眾說紛紜的,一起看看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

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1

1、每天可以笑著面對學生

2、學生把你當成知心的哥哥姐姐

3、工作是你的樂趣

心理健康的標準

1、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2、能充分地瞭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當的評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不脫離現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能適度地發洩自己的情緒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9、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夠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夠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許多學者認為,心理健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心理健康的促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一方面,健康的心理是教師良好身體素質的必要條件,心理上的健康會有效增強身體機能進而促進生理健康;

另一方面,教師心理健康與其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因而與其事業成就密切相關。只有教師處於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動性與創造性,積極投入工作,充分發揮其潛能,因而取得令人滿意的工作效果。

教師心理健康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只有健康心理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教師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社會性和人格品質的發展。只有心理積極、健康的教師,才能創造出一種和諧與溫馨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心情愉快;如果教師情緒緊張、煩躁、憂鬱會產生一種緊張與壓抑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惶惑不安;

教師存在心理情緒問題及其導致不適宜的教育行為也會直接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學生過度焦慮、壓抑或抗拒、逆反,進而影響學生人格、情感的健康發展,並極易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喪失學習與行為努力的動機與進取心,因而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此外,教師心理健康還直接關係到教師能否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因為教師心理健康會直接影響教師的人際交往態度與行為,影響其師生關係、同事關係,而且還會影響其家庭關係、家庭生活氛圍與質量。教師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是教師職業規範的需要,更是教師個體發展和自我追求的需要。教師是人,既然是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失衡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就會產生心理疾病,教師一旦患有心理疾病就會產生負面影響,對教育事業不利。

由此可見,教師的人格特徵和心理健康狀況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及其他教師的心理與行為,而且對教師個人工作的成敗、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就是指人具有完整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及較高的社會適應能力,它包括情感特徵與意志特徵、正常的認識、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內容。有的學者認為,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的心理調適能力和良好的發展水平,即人在面臨內部問題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時,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是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態勢下運作的綜合體現。也有學者認為,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範圍內所能得到的最佳功能狀態,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絕對狀態。可見,

心理健康的說法多樣,但基本上都強調了它是一個協調內外統一併使之適應和發展的過程。心理健康標準是評價人們心理健康水平的標尺。許多學者根據不同依據和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標準。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

智力正常,勝任教學工作;

人格健全,情緒穩定;良好的人際關係;

面對現實,適應性強;

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

熱愛生活、熱愛事業。

也有認為其標準是:

熱愛教育事業,勝任教學工作;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個性特點;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活動能力;和諧的人際關係。教師心理健康應主要表現為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特別是情緒健康,具體包括:對教師角色的認同,熱愛自己的專業;有良好的和諧的人際關係;有上進心、進取心;有同情心、寬容心、忍耐心;有感受情緒和控制情緒的能力。

此外,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應該處於較高的水平,應該屬於“嚴重病態、輕度失調、常態和很健康”四個等級中的常態和很健康兩種,好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應該處於第四等級,一般的教師起碼要達到第三等級,也就是說,好教師的標準要高於心理健康的一般教師的標準。

從以上的各種標準和要求看出,人們對教師心理健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但有的學者把心理健康的概念等同於教師心理健康的概念,有的標準存在著把心理健康教師的標準與一個好教師的標準相混餚的現象,如勤於工作、熱愛自己的專業、工作適應能力強等,這些其實是已被社會認同的好教師的標準。

一個好的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教師,但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不能與好教師的標準相混餚。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除了應該與其他人群遵循同一個心理健康的個體標準外,應適當考慮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在具體確立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時,可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是認知能力;

二是情緒反應;

三是意志品質;四是人際關係;

五是人格結構;

六是自我意識。

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2

第一位的品質是happiness,就是幸福感。

第二種品質是和諧,是內心的和諧。所謂的內心和諧就是指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對事物的認識,對自己眼前的處境,對將來追求的目標,還有現在所能夠做的,這各個方面的事情之間能夠達到協、調。

第三種品質是自尊感。所謂的.自尊感,簡單講就是self-like或 self-love,就是自己喜歡自己。作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很重要的品質就是能夠喜歡自己。

第三種品質是自尊感。所謂的自尊感,簡單講就是self-like或 self-love,就是自己喜歡自己。作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很重要的品質就是能夠喜歡自己。

第五種品質是個人的成熟,是指在處理自己的問題,人際關係,環境的要求,工作的要求,處理家庭、同事、朋友之間的關係的時候能夠非常得體。

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 第2張
  

第六種品質是人格的完整。

第七種品質是與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

第八個種品質是有效地適應環境。

第九種品質是在環境中保持獨立。這兩個是相互矛盾的,但是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也就是說,一方面要適應環境的要求,同時還要保持獨立。這個獨立就是說要給自己一定的空間,一定的調整自己行為的空間。一方面順從了環境,同時又保持了獨立性,既服從又能夠反叛,有一定的反叛精神。那麼怎麼處理好這個度呢?我想這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地汲取經驗,不斷地觀察,不斷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