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秋膘從什麼時候開始 貼秋膘是什麼節氣風俗

夏季已經過去,逐漸的秋季就要來了,在秋季到來的時候有一種貼秋膘的說法,要是貼秋膘的話要從什麼時候開始?貼秋膘是屬於哪個節氣的風俗呢?

貼秋膘從什麼時候開始

立秋節氣。

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中醫有“苦夏”的說法,即因氣溫升高出現胃口下降,進食量較其他季節明顯減少,並伴有低熱、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和體重減輕的現象。因此就需要在秋天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此時貼秋膘是十分合適的。

貼秋膘從什麼時候開始 貼秋膘是什麼節氣風俗

貼秋膘是什麼節氣風俗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

貼秋膘從什麼時候開始 貼秋膘是什麼節氣風俗 第2張

貼秋膘是什麼意思

原來,過去民間對節氣有許多講究,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係。“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東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立秋是農家重視的大節氣。有“立秋開頭坐一坐,來年春天要捱餓”的俗諺,提醒人們加緊農事勞作,奪取豐收。農諺則說:“入伏下雨伏裡旱,立秋下雨吃好飯”。同樣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的說法。意思是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若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豐還會歉收。又如“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即指立秋前刮北風,秋後必會下雨;立秋後刮北風,則冬天可能會幹旱。對於過去只能靠天吃飯的農人來說,立秋的意義可就不僅僅限於吃了。

立秋潤燥為主,慎貼秋膘。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面板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來,立秋之後,我們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

貼秋膘從什麼時候開始 貼秋膘是什麼節氣風俗 第3張

貼秋膘有必要嗎

中醫認為,進入秋季後,天氣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從中醫天人合一的理論,人體亦是如此,故有秋收冬藏之說,人體經歷了漫長的酷熱夏季,人們由於頻頻飲冷,常食凍品,再有夏季暑溼困脾,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多有一定程度脾胃功能減弱,俗話說“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因此秋天需要適當進補,但中醫講究辨證、辨體質,根據具體情況,也不是人人都能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