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隨筆15篇

學習和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讀書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讀書隨筆15篇

教師讀書隨筆1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製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與雜誌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與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與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裡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與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教師讀書隨筆2

近日讀了《賞識你的孩子》一書,讀後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慧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溫馨的環境,對孩子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為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孩子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孩子的自主發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孩子,就會激勵起孩子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著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來工作,而不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為。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展潛能的金鑰匙就是自信心。孩子在形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後進生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孩子在校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讚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

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讚揚。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必須首先認識到孩子的才能,然後再予以重視和讚揚,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說並非“拉到籃裡就是菜”,胡亂指著孩子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讚揚、誇獎之能事,而是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鑽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並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場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孩子》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孩子自己的事,唯有調動和依靠孩子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於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於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孩子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孩子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孩子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裡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

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為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偽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為敏感的一個群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孩子,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孩子,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孩子、相信孩子,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麼孩子也一定會朝著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教師讀書隨筆3

假期裡,我閱讀了《國小語文教師》六月刊的《“隨文練筆”研究專輯》,讓我在作文練筆教學這一塊中頓感明朗,讀著讀著,時而倍有同感,時而像被指引導航,時而靈感頓生,讓我對“隨文練筆”教學有了更寬廣的瞭解,更系統的認識。

“隨文練筆”是伴隨著閱讀教學程序,隨文練筆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緊隨閱讀教學,而且形式多樣,豐富學生的習作色彩,學生負擔少,因而在課堂中是頗受師生歡迎的一項習作訓練。但在實際教學中,隨文練筆設計的隨意性,練筆的時機、方法、難易度把握不當等,往往導致訓練低效甚至無效。如何實施有效的“隨文練筆”策略,是我們當前值得思考與探討的問題。而在文字教學中找準切入點,是隨文練筆練習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與保證。本人就學習前人的經驗以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為找準隨文練筆的切入點整理及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與文字角色對話

文字是一個召喚讀者參與的意義空間。文質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讓讀者自由想象的空間,只要我們善於挖掘,自有一片與文字交流的空間。如人教版十一冊《草蟲的村落》,課文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可以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巧設練筆的空間。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裡去。”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著,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著這群好奇的小甲蟲們,你會如何向它們講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們會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問題?在這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那奇異的想象得到馳騁,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語的感染,有了作者筆下草蟲的.世界這個大環境的渲染,學生練筆的情感被激發了,必然又產生一幕幕生動、有趣的情景。

二、為文字主角代言

在教學人教版第九冊《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模擬被壓在廢墟底下的阿曼達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勵同學與死神搏鬥,爭取時間最後獲救的情景,讓學生從身心參與中感受到了阿曼達的了不起,豐富了阿曼達的勇敢堅強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冊《老人與海鷗》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與姿態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老人生前視海鷗如親人,從他十年如一日般堅持給海鷗餵食中,從他對海鷗一聲聲熟悉而親切的呼喚中,可見他對海鷗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鷗們十多天找不到這位與它們相依相隨十多年的老人,它們心中是多麼的焦急、憂慮啊!當它們眼前出現老人的遺像時,它們“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它們當時可能說些什麼呢?當海鷗們意識到人們要把遺像帶走,它們要與老人永別了,“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再一次“大聲鳴叫著”,它們多麼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遺像能多留一會,它們的大聲鳴叫想對老人說什麼?想對人們說什麼?此情此景,海鷗們的傷痛、無奈、焦慮,千言萬語讓學生們流瀉於筆下,人鷗情深的一幕便永遠定格於學生的腦海中。

三、實現語言的遷移運用

曾看過一同行說過,“語文的學習說白了,其實就是對課文規範語言的吸納後融會貫通,為我所用。所以,讓語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丟棄文字的語言示範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們就不應該錯失學習與模仿的機會。仿寫可以針對全篇進行,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片斷練習,可以是句式表達、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總分結構等模仿。仿寫時,首先找準具有鮮明特徵的典型或精彩文段。

“隨文練筆”的切入點皆於文字中,我們要潛心會文,識于慧眼,找準落點,讓我們的學生妙筆生花。

教師讀書隨筆4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裡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裡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絡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教師讀書隨筆5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裡,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裡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與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與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與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裡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著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與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與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與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與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與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著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為一名名師。

教師讀書隨筆6

近幾天的遠端教育研修,我感觸頗多。

看了專家講課實錄,猶如洗滌了一遍心靈,心中似清泉湧動。雙眸被清泉擦亮,似乎看到了曙光。細細品味,餘香嫋嫋。

專家的細微之處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反思,促我奮發。關注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才是真真的課堂。去掉矯揉造作,去掉濃妝豔抹,細品草根的.真實,感受真情流露。為人師,傳道、授業、解惑,真正的課堂缺一不可,不只是知識的灌輸,還有人性的還原。

教師讀書隨筆7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感受頗深。剛開始看到書名,心裡想著,哪有老師會不抱怨呢?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抱怨,似乎也成為“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但是這本書裡的第一章有這麼一句話:“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等等。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與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裡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著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教師讀書隨筆8

xx是我班的一個小男孩,他懂事,認真,從不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是教師眼中的好孩子。由於不細心把胳膊弄斷了上學期一向沒來上學,教師和小朋友都十分想他。

xx很老實,也很少說話,是典型的自我主義者,有時教師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為他的聽話,教師讓他當了小班長,沒想到就是這不經意的一句“xx小朋友當班長,替教師管著小朋友”,讓孩子高興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還高興的給姥姥奶奶打電話說自我當班長了,媽媽更是樂的合不攏嘴,孩子這麼高興,媽媽真的`很欣慰。看的出來,每個孩子都需要教師的賞識,即使是一名並不是很出色的孩子。

那天放學送孩子,xx的媽媽拉著我的手說:“xx說教師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時很費力,很費時,我給教師帶去一塊,所以非得從家裡帶塊抹布來,今早上看你忙著接孩子,也沒來得及和您說聲,他說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裡了,沒好意思跟你說。”我聽了真的很感動:多細心,多純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開他的櫥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塊大大的抹布在裡面,拿到手裡,心裡竟然有種沉甸甸的感覺。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每個孩子都要我們的“特殊照顧”,需要我們的賞識。

我們不經意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讚揚的話語,都能使孩子的心靈變得溫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變自我。所以,作為一名幼教教師,千萬別吝嗇你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努力讓我們身邊的小天使們都歡樂成長。

教師讀書隨筆9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中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裡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老師去講太高深的知識孩子云裡霧裡,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啟蒙階段教師傳遞知識的準確性,每一個讀音、用詞都會深深的影響到學生,我覺得這更考驗教師的基礎知識是否紮實。日常說話通常是自然而然的,出了問題自己都意識不到,這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讀書隨筆10

拜讀了韓興娥老師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通俗易懂,淺入淺出,無高深的理論,只有樸實的做法,樸實的話語。令我印象最深的、對我有如此幫助的有以下幾處:

一、 語文教學至簡為上

1、韓老師的課堂備課簡單,形式簡單。一個簡單的課件,慣用的聽錄音、朗讀、認讀螢幕上的詞語、簡單理解課文(不強求學生的“深刻理解”,學習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等形式。韓老師的絕招:學新東西誰不喜歡?第一遍聽錄音的教室裡一片寂靜,第二遍、第三遍時要求孩子們模仿著小聲念,老師悠閒得很,有精力去注意他們,那些不張嘴、不看書的小傢伙一偷懶就會被老師發現。

2、課外讀物的教學,韓老師提的問題具備兩個特點:一是簡單,絕大部分學生能答出來,差點的學生想一想也能答出來;二是總領全文,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韓老師的備課一氣呵成:讀幾遍課文,把生字詞輸到電腦上,印發給學生,再揣摩一下重難點。韓老師追求的就是簡單,追求的就是自在。

二、語文教學“讀”才是硬道理

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做法是淡化理解,強化朗讀。

朗讀可以通過語調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淋漓盡致地表達感情,補充文字上的不足,古人就有三分文七分讀的說法。學生聽了這種生動又感情的朗讀,可以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產生朗讀的願望。有了朗讀的興趣,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就能逐漸掌握規律,並把書面上的文字變成頭腦中的形象,連成一幅幅活動的畫面,這些畫面可以喚起學生的想象,加深學生對讀物的理解,自然提高了閱讀的能力。

三、“學以致用”“歸類誦讀”是學習語言的妙招

學以致用是對所學知識最好的複習,韓老師在讓學生背誦《增廣賢文》的同時,倡導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都要現學現賣,每有所學,力求馬上運用,就像我們小時候用詞造句那樣。韓老師儘量不讓學生過了夜,讓所學知識沉沒在記憶深處,時間長了便了無痕跡。

四、讓課堂靜下來

1、剛入學初學拼音時規定:老師手指黑板時學生念,老師手放下時學生停止出聲;老師手持卡片時學生念,老師把卡片從胸前放低或藏身後時學生停止出聲;老師伸出一個指頭,示意學生只念一遍;老師兩隻手做暫停的姿勢,學生要立即安靜下來。

2、佈置寫字母的時間要在下課前10分鐘,一旦讓學生動筆,老師再講或讓學生再讀學生們的心裡就有了牽掛的事,他寫不完是不會抬頭的,而等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寫完,需要很長時間,課堂紀律就沒法控制了。不要頻繁地更換教學內容,看書、看黑板、看螢幕的時間不要太短,學生從一個環節轉到另一個環節,需要花一定的時間組織教學。

教師讀書隨筆11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與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與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與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與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師讀書隨筆12

每一間能夠長大的教室,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相信孩子,相信潛能,給孩子們空間、時光,讓孩子們在讀、寫、創中發揮潛能,展示潛能,於是就有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成長。

一、七彩苑

1、七彩苑之華麗誕生篇

偉大的名字總有它的分量,讓孩子參與到起班名中來,若干年後,也許孩子們不再記得自我曾是幾年幾班的,但他們必須記得他們取的這個偉大的班名。

2、七彩苑之七彩閱讀篇

朱老師在理解這個班級時,學生在課堂上坐沒坐相,學沒學樣,老師的問題剛丟擲,底下就炸開了鍋,聲音都蓋過老師。朱老師於是開闢課前故事講壇,每一天5分鐘講故事,書是最好的鎮靜劑,5分鐘太少了,又在班級中開展讀書活動,建立班級圖書館,讓閱讀豐富孩子們的人生閱歷。

3、七彩苑之七彩制度篇

朱老師的班級經濟管理制度讓學生喜歡,讓學生為之瘋狂。每個人能夠透過三科成績優秀、作業優秀、做好事等途徑來獲取資金,反之,如果他們沒做事偷懶,就會被罰款。學生每月還須支付椅子和課桌的“租金”。在執行的過程中,學生很快發現如果遵守規則,勤奮學習,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富有。經濟模擬遊戲給孩子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情趣,給孩子們確定了很多奮鬥目標。

二、糖果屋

1、從零開始,習慣文化浪漫起航。

一、二年級的孩子是粉色的,粉色階段的孩子喜歡幻想,不如學習階段的浪漫期,這是他們最天真無邪的階段,務必給孩子度過的浪漫期,給孩子足夠的浪漫,進入精確期才能發展更快。

2、關注課前,習慣文化拔節而起。

課前一首歌,讓原先鈴響後的躁動減少了。

透過溫馨對話、溫情對視,讓孩子們投入洋溢四周的自由簡單的氛圍,讓他們享受詩意的浪漫和浪漫和幸福。

3、賞識激勵,習慣文化自我成長

課堂激勵評價也能夠成為一種文化,它對學會的學習活動起著激勵、珍惜、改善、發展的作用。張老師在教學中實行課堂激勵機制,讓“賞識”發揮作用,而“激勵小賀卡”成為了課堂中亮麗的風景線,每當孩子們表現好時,老師在美妙的“春之曲”中給他們送上小賀卡,贈上一首屬於他們的小詩,而同學們會對獲得“激勵小賀卡”同學送上祝福:春天來嘍,春天來嘍,有一朵熱情的聰明花開了。卡片普通,詩歌卻滿含期盼,這份賞識給孩子們帶來去無窮的力量。用浪漫的手段進行課堂激勵評價,讓課堂賞識教育成就習慣文化的養育,穿越孩子的生命成長,採用激勵、賞識、表揚的手段,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善待稚嫩的童心,以規範之行,塑習慣之魂。

規矩並不是要讓孩子循規蹈矩,更重要的是要為他們離開教室後的人生做準備。這就是我們締造完美教室的價值所在。

三、小螞蟻班

1、樸實詩歌,美麗邂逅

唐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就用詩歌、晨誦見證他和孩子們的第一次會面。老師和孩子們在詩歌的國度中盡情遨遊,表達彼此相見的欣喜,第一次就、會面是那麼自然而和諧。孩子們因為一節晨誦課喜歡上了唐老師,每一天的晨誦都是令人愉悅的。

2、活力兒歌,積澱文化

小螞蟻班班級名稱、班級精神、班級圖騰與班級口號的產生,每一個都是在師生共同探討中產生的,比如,在班內舉行徵集“班級圖騰”的活動,小螞蟻們找來許多不一樣的螞蟻圖片,最後經過篩選,確定班級圖騰,孩子們投入熱情與智慧創造了屬於小螞蟻班的獨特班級面貌。

3、班級製造,張揚個性

唐老師把班級部落格中的優秀習作製作成精美的班級報紙,當孩子們看到自我的習作變成鉛字都無比欣喜。朱老師還把班級部落格公開,不但孩子們關注連家長也在關注著班級部落格。班上留守孩子很多,唐老師又在班級部落格上開闢了“班級故事”的版塊,讓家長了解孩子們的'在校表現。班級部落格成了老師、學生、家長的交流平臺,讓我們看到了家校共育的完美。

4、溫情班博,心心相通

女孩天天的故事:

這是唐老師在一天工作之後寫下的一片博文:

第二天,天天的媽媽就在班級部落格中留言:我平時對她很嚴格,為了讓她的學習成績好一點,有時候就忍不住打她罵她,不再將對她的愛放在表面,而是偷偷地藏在心底。透過一條條留言,唐老師和天天的媽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透過和天天的媽媽真誠溝通,天天的媽媽也慢慢改變了自我的教育方法,不再隨意打罵孩子,不再硬抓孩子的學習,孩子好像慢慢有進步。晨誦和班博開啟了孩子的心扉,讓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獨一無二,使每一個孩子在教室裡都開出了屬於自我的豔麗的花。

看著這些“完美教室”的榜樣班級故事,我被深深吸引,而魅力就是班級文化,打造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石締造完美教師的總體目標,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營造出一個富有個性,並深得孩子們認同的班風學風,這些無疑是增加班級凝聚力的有效途徑。

誰都想完美,但完美沒有一個終點,正如許新海博士所說“完美永遠是一種朝向”,亦如朱永新教授所說“做,就對了。”讓我們一齊朝向完美的前行,在新教育同仁的相互鼓勵與共同行動下,期盼屬於自我的一次又一次慶典。

教師讀書隨筆13

全面推薦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一項緊迫任務,是我國教育事業一場深刻變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重大進步。作為有”世界通用語”之稱英語,它使用價值越來越高,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重視。該書以現代英語教學理論為指導,重點介紹國小英語教學基本原則和方法以及編者多年進行兒童英語教學實踐,從事國小英語教學法課程教學和研究經驗和體會。

書中指出,國小生學習外語具有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勇於開口等特點和優越條件,對今後進一步學好英語,培養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將起著及其重要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注意力和精力應該放在其語言技能培養上,而不是放在單純語言知識上,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獲得英語一些感性知識;打下較好語音基礎,學習一定量詞彙,接觸一定量日常交際用語,從而具有以聽說能力為主初步交際能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受到良好思想品德教育,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發展。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要搞好英語教與學活動,運用恰當教學方法,通過國小教學活動趣味性,直觀性,實踐性使國小生愛學,會學,主動學。國小英語教學法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專業課。不是會講英語人就能教好英語。我們不僅要具有堅實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語言能力,還必須學習有關英語教學理論,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歌謠,充滿童趣,合轍壓韻,琅琅上口,迎合少年兒童心理與口味。簡筆畫,一種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直觀教學手段,它運用最簡單線條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畫出物象主要特徵,用筆簡練,形象簡潔,應用簡便。它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化解教學難點,變抽象為具體,化複雜為簡單,並能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果。運用歌曲和音樂學習語言也是外語教學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語歌曲方法把兒童引入英語廣闊殿堂,無疑是符合兒童心理髮展規律,它具有以下作用:激發學習下去;提高學習效益;完善學習品質;充實文化知識等。我們可以從各類兒童英語教科書中選擇一些旋律較熟,唱詞簡單適合歌曲。當然還可以自己編歌。英語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著密切聯絡,它與課堂教學目是一致,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輔助形式。開展好課外活動可使學生儲存一些學好英語潛在能量,對課堂教學起到很好促進作用。它有利於提供更多語言實踐機會,因材施教,開發智力,拓寬視野,培養合作精神,但在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時候要防止隨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性格,興趣和特長,採取不同活動方式,常見活動形式有英語競賽(國小生表現欲和榮譽感都比較強,適當地在課外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調動他們積極性,又能對學生思維,記憶,理解,反應等能力進行綜合訓練,有利於綜合素質培養),英語晚會(有利於發揮學生作用和獨創精神,鍛鍊學生組織能力,培養學生對藝術興趣和藝術才能),英語角,英語學習園地等。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在具備與其他學科教師共性素質,如敬業精神,良好師德,廣博文化知識之外,還應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因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心理品質對學生心靈影響,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無法代替。它不僅表現為一種教育和教學工作成敗,而且作為一種巨大教育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人格。同時要具有系統而紮實語言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幾方面技能和能力和較強教學能力,包括語言示範能力,綜合教學技能等。還要有改革創新意識,要隨著時代發展變化重新設計塑造自己形象。

教師讀書隨筆14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資訊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數學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找到教學的“亮點”。閒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內容,總是對自己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裡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說,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互動作用的過程。教學模式將“人——人”系統轉變為“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我們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教師,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他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於拼搏的英氣,甘願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吾以培養新世紀之英才,振興中華為己任,雖生活清貧,但仍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教師讀書隨筆15

一、知識與能力的關係

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傳授知識來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包括什麼?對此有各種看法,應該說,最基本的能力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無知肯定是無能的,然而,傳授了知識絕不等於就發展了能力,發展能力必須有意識的進行,所以教師應該既是善於傳授知識的教者,又是善於培養能力的導者,要培養能力,教師首先要在備課時,挖掘教材裡的能力因素。每部分教材中都有培養學生能力的因素,尤其是有關練習,只要我們用心分析研究,通過傳授知識與技能訓練,培養學生能力的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例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好教材,它是根據開普勒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先推匯出太陽和行星之間的引力定律,進而推論太陽和行星之間、地球和月球之間、地球與地面物體之間的引力具有共同的本質,最後得出萬有引力定律。嚴格地說,萬有引力定律直到卡文迪許用實驗驗證以後才最後完成。通過這個推論過程,使學生了解到從已知的知識出發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可以獲得新知,認識新的規律。從觀察、分析到形成假說,從假說再到理論,這種認識客觀規律的辯證思維方法對學生有很好的影響。又如根據物理規律總結解題思路不但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物理定律和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和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學習氣態方程時,不少學生能夠套用公式:,但不能靈活運用它來解決具體問題。教師在鑽研教材時不但要選擇典型例題給以示範,更重的是研究如何通過例題的分析,總結出解題的思路。即:①明確研究物件即研究的是哪一部分“氣”,因為氣態方程是反映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變化規律,因此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必須抓住“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這個研究物件;②分析研究物件的初、末狀態,因為方程的等式兩邊是氣體的壓強、體積和溫度的初、末兩狀態之間關係;③建立並求解方程;④檢驗計算結果是否符合物理事實。前三步是利用氣態方程解題的基本思路,最後一步是所有解題都應注意的問題,所以簡單地說,運用氣態方程解題的方面就叫“氣”、“態”、 “方程”。可見,解題思路是從物理定律中分析抽象或引申出來的,是規律本身的一種要求,而不是外加的。我們在鑽研教材中注意研究這種物理規律和解題方法的關係,並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用以訓練學生,則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方面,必將受益不淺。

二、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的關係

教師應該是既教書又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建設祖國培養人才,而人才必須是全面發展的。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任何一個教師的言行在客觀上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和世界觀,這一點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每一個科任教師應該自覺地以正確的政治觀點和高尚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物理教材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因素,如愛國主義思想、唯物主義思想、辯證思維方法以及科學家們的勤奮、獻身以及創造精神等等。教材中的這些教育因素,需要把它滲透到教學中去,這不但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內容,而且所帶來的思想教育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例如,講到力的概念時,我們可以舉出我國古代哲學家、科學家墨翟提出的關於力的觀點,在墨翟的著作《墨經》中有這樣的記載:“力形之所以奮也。” “形”指物體,“奮”指由靜而動或由慢而快。全句的意思正是體現了力的作用在於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遠在兩千四百多年前(戰國初期),墨子就對力的概念做了如此科學的闡述,這個事實將對學生在振奮民族精神,克服民族自卑感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理論與實驗的關係

物理學是實驗科學,實驗對物理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動手的實驗在教材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鑽研教材時,應在研究實驗原理、實驗裝置以及實驗技能技巧上投以很大精力,否則無法完成物理教學的任務。由於種種原因,我國中學目前對物理實驗仍然缺乏應有的重視,課堂教學常常側重於理論和概念上的分析,教學常常是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一支粉筆,一張嘴成了主要的教學工具。我們的中學生物理思維能力較強,解題能力較高,而動手實驗的能力很低,與這種教學狀況是有極大關係的。這種狀況應該及早改變。一方面,應該充分利用現有實驗裝置;另一方面,也應動手製做一些“土”的、簡單的實驗儀器,以滿足教學要求。例如:為了使學生了解動量定理,就可以利用垂直著的鋼筆帽下壓一張紙條做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說明。因為筆帽與紙條之間的摩擦力f是一定的,當以極快速度撤走紙條時,f作用於筆帽上的時間Δt很小,於是筆帽下端的速度ΔV也就很小,當ΔV→0時,筆帽就不倒。若使f作用時間加長,例如在拉動的逆方向留有較長的紙條,則筆帽就會傾倒。當然,這個簡單的小實驗,還可以引導學生認識慣性、重心等物理概念。總之,備課時,要認真設計實驗,尤其是國中物理教師應當用更多的精力來研究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因此,學習新的實驗技能和自行設計簡易實驗,應該是物理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尤其是青年教師應該有一個集中的時間深入到實驗室工作,這對青年物理教師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四、物理與數學的關係

實驗是基礎,數學是工具,實驗與數學這是物理教學的兩大支柱。高中物理涉及到的初等數學知識面是很廣的,特別是方程求解,函式圖象、三角函式以及平面幾何知識,幾乎在高中物理的每個分科中都有應用。同時物理概念和規律要用數學方法來表述,因此,學生要具備正確理解物理知識的數學表示式的能力、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理論推導的.能力、運用數學知識對物理問題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運算的能力、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理論推導的能力,這些都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的重要問題。如果物理教師不具備相當基礎的數學知識,這個任務就很難完成。因此物理教師應該力求對中學數學比較熟悉。備課時,應注意研究相關的中學數學知識,而且還要注意熟悉一些高等數學,這對於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也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在學習物理時常常是理、數脫節,他們學了不少數學知識,但缺乏應用數學知識聯絡物理問題的實際的能力,備課時就要注意到怎樣促進學生使數學知識向物理問題的遷移。如圖所示的力的合成問題,ΔOCE是力向量的三角形,這是一種物理現象的數學抽象,ΔABO是支架三角形,這是物體的數學抽象。可以證明Δ OCE∽ΔABO,學生常常想不通,也不敢作這種“相似性”的論證,因為兩個三角形的實質不同,他們忽視了這實質不同的兩個三角形都是一種數學抽象,從數學來看,它們是“同一”的,可見如何使學生善於運用脫離具體事物的數學的抽象來解決具體問題,是物理教學應加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因此,提倡物理教師讀一點中學數學教材,並且認真研究物理教材中的數學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五、難與易的關係

物理這門學科“難教難學”,可能是一個帶有國際性的普遍問題,物理學的概念和理論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學習物理除了要求學習者具有較好的思維能力外還要求有較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動手技能。因此,物理這門學科的教和學確有難的一面。物理知識與自然環境、生活實踐以及生產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絡,這就存在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極大潛在動力,這也是不應該忽視的。

物理教材中形成教學難點的原因,其情況是較為複雜的,從物理教材的某一章某一單無或某一部分來看,其“難”大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客觀上比較難,例如靜摩擦力、電勢、電動勢等概念;另一種“難”是人為的,例如把連線體問題搞得很複雜,引入“慣性力”等超綱內容,這就人為地給學生學習造成困難。教師備課,就是要設法化“難”為“易”。我們應該經常總結化難為易的好經驗,比如分散難點、多做實驗、搭橋過河,進行類比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化難為易的辦法。例如電磁感應現象中的楞次定律,是一個難點知識,尤其是定律的表述,學生很難領會。我們可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這個定律的核心是研究感生電流的磁場和原磁場之間的關係,由於原磁場的變化而產生感生電流,感生電流又形成自己的磁場,這個磁場又為原磁場產生阻礙或反抗作用。這個物理過程是比較複雜的,但可以看出原磁場的變化與感生電流的磁場之間存在一種互相作用的因果關係,原磁場的變化是“因”,感生電流的磁場是“果”,此“果”又對“因”產生阻礙或反抗作用。這個因果關係好比“父子”關係,不過在這裡“兒子”總是反抗“老子”的。這樣在實驗基礎上通過對過程的分析,抓住了過程中的因和果的辯證關係,並對這個困果關係作了一個人格化的比喻。這種分析和比喻使學生不但在思想上受到啟迪,而且在心理上產生了趣味感,“難”就化為“易”了。一個物理教師應該學點哲學,還要注意從文學藝術中汲取營養,加強語言修養,廣泛閱讀科普資料,這對搞好物理教學也是很重要的。

六、區域性與全域性的關係

有人說,教學也好比下圍棋,只有全域性在胸才能下好每一個子,這的確是很恰當的一個比喻。這個區域性與全域性的關係問題,在備課中不可忽視。若以整個中學物理為一個全域性,那麼力、熱、電、光、原子諸部分就是組成這個全域性的各個區域性。中學物理以經典物理基礎知識為主,力、電是兩個重點區域性;若以力學為全域性(主要是質點力學),則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就是重點區域性。教師只有胸中有全域性,處理好各章各節教材內容之間的關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知道把主要力量應下在何處。為此教師要通讀全部教材,然後對全部教材的知識結構作出分析。對每一節教材的處理,要從全章這個全域性出發,在對全章知識結構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全章重點、難點,並對全章作出一個整體安排。全章設計得好,重點就能突出。從課堂教學的總體來看,每一節課是一個區域性,但對教師備課來說每一節課又要把它作為一個全域性來考慮。從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來看,要研究如何做到講好基礎知識、突出重點,培養能力,思路清楚,密度適當。從每一堂課的教學方法來看,要做到啟發引導,有講有議,動手動腦。總之,課堂教學的45分鐘要精心設計,全面安排。區域性會影響全域性,尤其是那些關鍵性的區域性更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上好每一節課不但是一個教師的責任心的表現,也是教學客觀規律的要求。

七、新與舊的關係

物理學各部分知識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絡。例如,中學物理的力學體系具整體性就較為突出內在聯絡很強。在教學中如何揭示這種內在聯絡,使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通過推理來獲得新知識,這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問題。要深入研究這個新與舊或未知與已知的關係,力求處理好這個關係。從“舊”中如何引出“新”,如何利用“新”來鞏固和深化“舊”。這個新、舊的辯證關係,是我們課堂教學中應注意掌握的一般原則。以上所述是從物理知識的內在聯絡的角度,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新”與“舊”的關係。其實就學生本身頭腦中的知識結構來看,對於學習物理來說,他們並不是白紙一張,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從對周圍自然環境的觀察中,從課外閱讀中,總之從社會的各種資訊傳播渠道中,他們已經具有不少與物理有關的知識,不過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表象的,有的是錯誤的。但對教學過程來講,這些都應該成為引入新知識或正確理解新知識的參照條件,我備課時注意研究學生,其根據之一就在這裡。

研究一章教材時,應該把這章知識裡學生的已有知識排列出來,研究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識,如何加深學生已有的知識。例如,動量這一章,衝量、動量、動量定理以及動量守恆等均為新知識,而牛頓運動定律、向量的和差計算、機械能守恆定律等都是舊有知識。這些舊知識有利於本章新知識的學習,又在研究動量等新知識、新問題時得到鞏固和深化。

例如,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就可以直接匯出動量守恆定律。但牛頓運動定律只適用於巨集觀低速情況,而動量守恆適應的範圍更為普遍,不論是巨集觀物體還是微觀粒子,低速運動還是高速運動,也不論相互作用是什麼性質的,都遵守動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動量守恆是反映了比牛頓第三定律更為普遍而深刻的互相作用規律。可見通過牛頓定律得到了動量守恆定律,而動量守恆定律使我們對牛頓定律的認識更深化了。所以,在新舊知識的聯絡上多下功夫,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

八、初、高中物理與普通物理的銜接關係

國中物理、高中物理、普通物理都是物理學的基礎理論部分,國中物理的教材內容大部分屬於感性認識,高中物理的概念性和理論性比較強,而普通物理就具有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了。對於高中物理來說,下有國中物理,上有普通物理,教師如何處理好這個“上”“下”之間的銜接關係是值得研究的。高中物理教師應該鑽研國中物理和普通物理,以便了解學生的基礎和普通物理要求,很多物理概念和定律,在國中、高中、普物的不同階段的要求和提法是有差別的,是根據學生接受能力逐步深化的。例如,質量的概念,在國中定義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這是牛頓關係質量的最初定義,這個定義是牛頓的機械的原子論觀點的產物,牛頓認為物質都是由完全相同的、不可再分的基元粒子——原子構成的。而所謂物體的質量就是整體物體所包含的這種絕對原子的多少。這個定義存在明顯的缺陷。其一,完全相同的絕對原子根本就不存在;其二,無法通過測定物體所含原子的數目來測定物體的質量。那麼,為什麼至今在國中物理中仍然沿用這個定義呢?原因之一就是國中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其次是人們憑經驗知道了物體所受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從而用比較物體所受重力的方法可以測定質量。牛頓正是根據自己對質量的理解和這種量度質量的方法,建立起了牛頓第二定律。牛頓定律的建立使人們對質量的認識深化了,產生了慣性質量、引力質量等新概念。高中物理把質量定義為物體(質點)的慣性大小的量度,這個定義和國中的定義並不矛盾,而是深化了。只有學習普物時才去深入研究引力質量問題以及質量的相對論效應問題。可見,鑽研教材時要注意沿著物理學發展史,去研究一些概念的不斷深化的過程,解決好不同教學階段的不同要求之間的銜接關係。

九、講與練的關係

講與練的關係,一般提法是“精講多練”,即用“精”和“多”解決這一對矛盾。其實“精講多練”是我國廣大教師在繼承、借鑑的基礎上,通過教學實踐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思想,也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也符合教學過程雙邊活動的特點。它克服了教學中單純“先生講學生聽”的弊端,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謂精講,即把精華的內容,不但講得深刻,而且講得精彩,研究精講的教學藝術,不但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種美的滿足和享受。物理教師要把學生必須掌握的,特別是不容易理解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以精煉的語言,準確地講授給學生。精講不是少講,而是好與少的結合。這是我們在備課中最為耗費心思和要著實下功夫的地方。所謂“多練”,是學生的練習要多一些,只有通過反覆練習,學生才可能真正學到一點東西。多練的含意有三:一是指一定數量的練習;二是經常性練習,即“學而時習之”;三是多層次、多形式、多種方法的練習。“多練”實質上是使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反覆實踐中鞏固、深化。根據心理學的遺忘規律,新舊知識的前後干擾現象等,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練習,才能保證學生靈活而牢固地掌握知識。

“練”的目的是利用一些練習題來讓學生正確理解概念,掌握規律以及訓練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因此,如何精選或設計一些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的練習題,是備課中應認真研究的問題。有經驗的教師都十分明白,精選,尤其是設計習題是一項既費精力又需要有業務水平的工作。每道題目從內容到形式,都要具有科學性,題目中所設定的物理情境,既要符合物理實踐又要有新穎性和針對性,還要符合教育心理學要求,在修辭方面和使用標點符號上都要規範化。總之,適量的有針對性的精選或設計一些習題讓學生練習是很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檢查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正、誤、漏、缺,進一步引導學生總結分析解題思路,並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擴充套件和活化,這種“練”和那種盲目地、機械地、大量地、毫無選擇地搞題海戰術的“練”是有原則區別的。所以“精講多練”的“多練”是相對於精講而言的。

總起來說,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三個方面處理好各種關係,這就有可能從多層次、多角度上理解和把握教學過程,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建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