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指

心理學的第一勢力是行為主義。

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指1

行為主義心理學誕生於美國,這與當時美國的社會生活、生產實踐和社會改良的需要有關。在西方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美國於19世紀後半期完成了工業革命並開始城市化運動。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必須對其進行培訓,使其掌握相應的生存技能,適應城市的生活。

美國社會的這一要求促使心理學家從對意識的研究轉向對適應行為的研究。同時,工業革命的發展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要想在提高生產效率,僅僅通過技術改良是難以實現的。

只有提高工人身體動作的效率才能實現這一目標,這就需要對工人的總體活動效果進行研究。華生所倡導的行為主義,其目標之一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而此恰恰是當時美國社會生產實踐的需要。

行為主義的發展一直都受到神經生理學的影響。華生說:“行為主義是一門自然科學。這門自然科學把人類適應的整個領域作為它的主要物件。它最親密的夥伴是生理學”。

俄國神經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認為,心理學進行客觀研究也應該採用生理學的可觀方法。行為主義者所使用的“反射”這一概念就是在神經生理學中提出來的,它所指的是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謝切諾夫認為,反射不僅是動物活動的方式,也是人類心理活動的方式。

他曾這樣表述過行為主義的本質:“孩子看見玩具而笑……女子第一次想到愛情是的顫抖或者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並將其記錄下來——對於每種情況,其最終的表現形式都是肌肉運動”。巴甫洛夫繼承了謝切諾夫關於反射學和客觀主義的研究成果,首創並運用反射法對人的高階神經活動進行了嚴格而客觀的實驗研究,提出了以條件反射學說為核心的高階活動規律理論。

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指
  

行為主義的誕生以華生1913年所發表的《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為標誌。在這篇行為主義的宣言中,華生開宗明義,宣稱:“在行為主義者看來 ,心理學純粹是自 然科學的一個客觀的實驗分支,它的理論目的就是預測和控制行為。內省並不是其方法的主要部分,其資料的科學價值也不依賴於這些資料是否容易運用意識的術語來解釋。

行為主義者努力想把動物的反應納人一個統一的系統,承認在人獸之間並無分界線。人的行為儘管有其細緻性和複雜性,也僅僅是行為主義者的總研究計劃的一部分而已。”

“若不放棄心理,便無法使心理學成為一門自然科學”。華生主張心理學的研究物件為可觀察的行為,他嚴厲批評了傳統的意識心理學。在華生看來,行為就是一種可以觀察到的有機體反應,其本質是人和動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刺激-反應是有機體所有行為的共同要素。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事業是去預測和控制人類的活動,行為主義者希冀控制人類的反應。華生在《行為主義》一書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讓我在這個環境裡養育他們,我可擔保,任意選擇一個,不論他父母的才幹、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願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華生過分誇大了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的作用,否認了生理和遺傳度對心理的作用,即否認了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斷言了人的形成只是教育和環境的結果。這是一種教育萬能論和環境支配論。

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指 第2張
  

華生做過一個小白鼠恐懼實驗。

小白鼠恐懼

實驗是這樣的,華生找了一個叫艾伯特的小嬰兒作為被試,在小嬰兒面前呈現出白色絨毛的小白鼠。

小白鼠好可愛啊!小嬰兒看見它之後情不自禁想要靠近它,撫摸它。

正當小嬰兒觸控到小白鼠時,華生在小嬰兒身後猛烈的撞擊鋼條,發出巨大聲響鋼條撞擊的巨大聲響,給小嬰兒帶來了驚嚇和恐懼。

過了一會兒,小嬰兒驚嚇消散,想要再次去觸控小白鼠時,同樣的劇情再次發生。

如此反覆,只要小嬰兒觸控小白鼠,華生便在小嬰兒身後撞擊鋼條。

幾次之後,小嬰兒開始把對鋼條撞擊帶來的恐懼轉移到了小白鼠身上,不敢再去摸它。也就是說,小嬰兒把巨大聲響所帶來的恐懼情緒與小白鼠的特徵進行了連線,心理學稱之為條件反射。

更糟糕的是,進一步實驗發現,小嬰兒不僅僅對小白鼠產生了恐懼,他對所有白色的,毛茸茸的物體都產生了恐懼情緒,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泛化。

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指2

心理知識

一、如何獲得好心情?

1、拿一張紙,一支筆,把你所能寫出的漂亮、美好、幸福的詞語寫出來,漸漸

的,笑容就會在你的`臉上浮現。

2、到外邊看一看天空,追逐那白色的雲朵,想象那藍藍的天...你的心胸就會開

闊多了。

二、心理保健:

1、不做過當事。

大凡為人處事,宜於恰當適中,切莫做過當事。光明磊落,與人

為善,樂於助人,便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自覺心安理得,心靜神寧,有益身心。

反之,若做事失當,甚或胡作非為,終是理屈心虧,便覺心神不寧,焦慮不安,惶惶

不可終日,必然損害身心。

2、不求事事稱意。

“人生世間,自幼至壯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事常多”

,因此不能苛求事事稱意。需求過高,難以達到,使人悲觀失望,甚或誘發疾病。因

而要善於提出合理的需求,當某些需求不能滿足時,須自我開導,知足長樂,切勿自

尋煩惱。其實有些不足還可以激勵人們奮發進取。

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指 第3張
  

3、學會寬巨集大量。

寬巨集大量是心理健康的表現。人的氣量與性格、學識有關,也

可以通過學習、鍛鍊使之改善。方法是“始忍於色,中忍於心,久則自熟,殊不與人

較”,即先學表情上的忍讓與剋制,然後做到心理上的寬容與諒解,時間一長,就會

變得寬巨集大量,遇事看得慣,想得通,放得下,不與人斤斤計較。這是一種寶貴的經

驗,值得學習借鑑。

4、善處逆境。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總會遭受挫折、失敗與打擊,因而必須善處逆

境,“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可以通過舒散、疏洩、排解等方法,如向親友傾訴苦

悶,或盡情欣賞音樂,以儘快擺脫不良心情,解除心理壓力,求得心理平衡。有志者

能化悲痛為力量,發奮圖強,在更高水平上求得心理平衡。如周文王被囚而寫《易

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編寫《國

語》;孫子慘遭臏刑,著有《兵法》;司馬遷辱受宮刑,撰寫《史記》。這些歷史人

物的確善處逆境,從而達到心理上的“昇華”。

5、恬淡寡欲。

保持思想安閒清靜,愉快樂觀,知足而少慾望,是歷代公認的延年

良方,故《素問》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粗茶淡飯

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這首詩教導人們做

到志閒少欲,怡然自得,隨遇而安,以保持心理健康。

版權宣告:以上內容作者已申請原創保護,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授權事宜、對本內容有異議或投訴,敬請聯絡網站管理員,我們將盡快回復您,謝謝合作!

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指3

一、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問題

(一)幫助教師瞭解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通過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教師可以準確、合理、有效、全面的瞭解學生,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教育心理學有助於教師對教育現象形成新的科學認識。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教育心理學也在適應社會發展中不斷完善。正確剖析和認識社會出現的教育現象,既需要深邃的歷史眼光、寬廣的現實視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原理和研究成果。

二、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一)教育心理學為實際教學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則或技術。教師可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物件、教學材料、教學環境等,將這些原則轉變為具體的教學程式或活動。

(二)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知識有助於使教師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學心理也更符合學習者的學習心理,有助於教學工作產生更為優化的效果。來源於考試大

心理學的第一大勢力是指 第4張
  

三、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

(一)利用教育心理學原理,教師不僅可以正確分析、瞭解學生,而且可以預測學生將要發生的行為或發展的方向,並採取相應的干預或預防措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學習教育心理學有助於教師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地駕馭教一學過程,更好地教導學生。

四、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教育心理學不僅為實際教育活動提供一般性的理論指導,也為教師參與教學研究提供了可參照的豐富的例證。即教育心理學給教師提供進行科學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師不僅能夠理解、應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還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創造性的研究.去驗證這些原理並解決特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