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有哪些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有哪些,新文化運動的意義重大,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為隨後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以下詳細介紹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有哪些。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有哪些1

新文化運動主要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新的思想開闢了道路,同時也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

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要知道,在新文化運動之前,一些資產階級革命派和改良派都在傳播自己的政治觀點,但是他們都沒有徹底的批判封建思想,而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

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新文化運動,使中國的一些先進分子受到了西方民主和科學的.洗禮,從而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有哪些
  

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新文化運動使人民對民主有了一些瞭解,可以說為五四運動起到了一個宣傳的作用。

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使語言和文字緊密的統一起來,並被很多人民群眾接受,從而對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有著促進作用。

而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更是啟發了中國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讓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但是新文化運動中,有一些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的情緒,對西方的文化和東方的文化存在著絕對的肯定和否定,而且這種看法也影響到後來。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有哪些2

其一,改革文字,推廣白話文。1917年,蔡元培、吳稚暉等共同組織了“國語研究會”,該會的宗旨在於宣揚“國語統一”、“言文一致”。

胡適亦曾在《新青年》發表了著名的《文學改良芻議》,其提出文學革命,即為對白話文推廣的一篇重要文字。在1918年,胡適又寫了《建設的文學革命論》,他將文學革命的目標歸結到“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其謂:“我們所提倡的文學革命,只是要替中國創造一種國語的文學。

有了國語的文學,方才可有文學的國語。有了文學的國語,我們的國語才可算得真正國語。國語沒有文學,便沒有生命,便沒有價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發達。”

其二,提倡文學革命。1917年1月,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出了所謂的“八不主義”:“一、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字。二、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字。三、不用典。四、不用套語爛調。五、不重對偶:一文須廢駢,詩須廢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話俗字”。陳氏強調文學在承擔社會革命方面的功能,他高舉“文學革命軍”的大旗,並將“文學革命急先鋒”的稱號許給胡適。陳獨秀且對中國傳統文學中的桐城派、文選派予以了激烈的抨擊。

其三,開啟新史學。胡適在1918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開啟了中國疑古派的先聲。胡適在這本書裡對沒有可靠史料依據的遠古史,皆持質疑的態度,並刻意從老子講起,藉以否定以孔子為中心的傳統經學,這種“截斷眾流”,直接以諸子百家開篇的史學方法論,開啟了一代疑古之風。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有哪些 第2張
  

其四,宣揚革命以及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李大釗是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人。《新青年》陸續刊載了陳獨秀的《勞動者的`覺悟》、李大釗的《May Day運動史》和大量勞工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及材料,這標誌著《新青年》的立場,逐漸地轉向了無產階級。

文化運動的發展分成了兩個潮流:一是“西化”;二是馬列主義。在1923年到1924年,《新青年》更成為了中共中央的宣傳刊物,瞿秋白成為《新青年》的主編。

新文化運動有哪些歷史意義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偉大的、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新文化運動為隨後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傳播;新文化運動後期傳播了社會主義思想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為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儘管新文化運動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