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集合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集合15篇)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1

《怎麼都快樂》是一篇很輕鬆愉悅的兒歌,意在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讓學生明白遊戲快樂,學習也快樂。如何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從本節課與學生的學習中我悟得了一些道理:

一、快樂識字,輕鬆學習

“興趣是的老師”。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自主識字、大量閱讀打好基礎。本節課的設計,匯入新課時的“遊戲”的情境,讓學生輕輕鬆鬆進入到學習中去,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識字目標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得以實現,學生在快樂的遊戲,快樂地看圖片中識字,輕鬆學習。很快地學生就與本節課要求認識的12個認讀字交上了朋友。

二、表情朗讀,快樂體會

在朗讀教學中,我們往往會誤解讀書僅僅是重複課文的內容,這是錯誤的。朗讀不亞於演員對角色的再創造。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感情,在評議中尋求答案,用讀來引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在本節課中,給學生充分讀書時間,多種朗讀方式相結合,讓學生入情入境。

三、自主學習,精心組織

自主學習必須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好學生自主參與和教師合理引導的關係。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有效引導、積極參與,才會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取得實效。

四、快樂學習,貫穿始終

從開頭的遊戲匯入,到結束時的小結,教師都儘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在快樂的遊戲,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2

開學的那天,我到一年級教室去接學生到音樂教室上課,用了兩分鐘時間把學生分成男女兩隊,當我帶著這兩隊學生剛走到音樂教室門口,我還沒來得及說,他們就轟的一下全都跑到教室裡去了,嘰嘰喳喳講話,有的還興奮地在地上打滾。這時任憑我怎麼叫停下,學生都不理會我了,我好著急,怎麼辦?現在我無法叫學生聽我的,教室一片混亂,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在幼兒園上課是用琴聲來提示學生該怎麼做的,對啊,他們剛剛結束幼兒園的生活,想到這兒,我興奮的坐到凳子上,彈了一首以前幼兒班教過的歌曲,這時,他們一個個的都坐到我身邊來了,這時我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來了,我再起身說一二三,他們就安靜了下來。這時,我知道了國小一年級的學生頭腦中還是停留在幼兒園那個階段,對於國小音樂課的'常規還一無所知的。課後我進行了反思:第一節課重要的不是馬上教學生學歌曲,而是要學生了解課堂常規,加強課堂常規的培養,而且要有具體的詳細的要求,古人云:“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提高兒童課堂常規的認識不僅有利於我們上課能正常進行,同時對學生有強烈的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所以第一節課最重要的不是上好音樂課,而是上音樂課的常規教育。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3

三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工作崗位。迎來的第一批學生便是剛從幼兒園出來才上一年級的小朋友。我擔任他們的英語教學工作。同時還兼任一年級XX班的班主任。

對於第一次站在講臺上的感覺,我很激動。面對臺下那幾十個幼小的孩子,我也很緊張。但是,更多的還是快樂。那一張張稚嫩的小臉,再加上那盯著老師的眼神,彷彿是闖入陌生令人害怕的領地小孩。

我衝著他們微微一笑,孩子們頓時也向我笑了起來,那笑是多麼的純真、無邪、善良,氣氛也因此一下子輕鬆了許多。後來,我一直都認為他們是最可愛的天使。以後的日子,我們相處的很好。

後來隨著學校工作的需要,任教安排上有了些調動,我被調去別的年級任教。也告別了那些孩子們。

很快的,一年時間過去了,我又被安排擔任二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很巧的我又擔任了他們的英語教學工作。孩子們長大了許多,曾經稚氣的臉上多了一點小大人的神情。畢竟上了幾年學,多多少少會有些改變有些不同,而他們看到我也感覺很親切。

XX同學便是我一年級的時候帶過的學生,那時我擔任他們班的班主任。在我看來,來自外地的他,是一很懂事很乖巧的孩子,除了成績不怎麼好之外,他是一個不錯的孩子,聽話,而且是一個非常愛勞動的孩子。別的小孩看到垃圾都會無動於衷,而他則一想都不想的撿起來,而且,如果有什麼勞動的任務,他都很積極的參與,積極的打掃。

這次帶二年級,我又看到了XX,坐在教室的某個角落裡。我想他應該還是原來的那個XX吧。

那時,是午間,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

“報告”。一聲急促的報告聲。

“請進”。

“老師,XX同學在XX班搶別人的水彩筆。”

XX?怎麼可能?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啊。這麼聽話懂事的孩子怎麼會去搶別人的東西呢?而且這麼堂而皇之。但是,曾經也聽到過其他任課老師談論過這個孩子,跟一年級時有點不同了,變得不那麼乖了。

於是,我跟這這位報告的同學趕到了XX班。只見,XX站在班級門口,手裡拿著一盒水彩筆,矗在那裡。而那班的同學都看著他。

我走了過去,把XX還有幾個“目擊證人”帶回了辦公室。

我先讓XX站在門外,先聽聽其他幾個學生的闡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學生的敘述中,我知道:中午吃過飯,XX走進XX班教室,徑直走到一個叫XX同學的課桌,從他課桌裡拿出一盒水彩筆就要走。而正好XX同學看到了,過來阻止,於是兩個人便爭執起來,該班其他同學也陸續來了,看見這情況便圍堵XX,把他擠到了教室外,但XX手裡仍然緊緊的抓著那盒水彩筆,後來就是我到了他們教室。

聽完敘述,我讓他們先回教室,然後把XX叫了進來。我讓他說說是怎麼回事。但是他卻緊抿著嘴,一聲不吭的低著頭。

為了讓他開口,我便緩了緩口氣說:在老師眼裡,你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我知道你是不會隨便拿其他同學的東西的,一定是有你的原因的。老師想從你口中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能告訴老師嗎?

過了一會,他稍抬起了頭,開始向我敘述。雖然XX講的時候有點沒頭緒,還哭了。但最後我還是聽明白了。

原來是上個星期五,XX班上美術課,但XX同學水彩筆沒帶,於是便到XX班XX那裡借了用。但是,當天XX用完後沒有及時還給XX,放學時也徑直回家了。後來雙休日過後,週一XX問XX要水彩筆。XX說水彩筆忘家裡了,說星期二帶來。第二天XX又去要,結果XX說水彩筆弄丟了。XX說,那怎麼辦。XX說明天賠他一盒。於是到了週三,XX中午吃過飯又去問,XX說:我沒有。XX要求XX賠。XX不理睬。於是,XX便在他書包裡找,找到一盒水彩筆,XX就便拿了,於是就發生了過後的事。後來經班裡同學證實,這水彩筆的確是XX自己的。但,XX的水彩筆卻沒有了蹤影。

聽他這麼一敘述我瞭解了。但是針對:XX徑直走入別班同學教室,而且擅自拿走XX同學的水彩筆,這種衝動的.行為,我也對他進行了一定的教育。後來我先讓他回教室。但為了證實他的話的真實性。我到(2)班和(3)班,分別去了解了情況。結果,證實,XX的確沒說謊。而XX最後頁承認是自己借了但沒還XX,後來也不知怎麼的就丟了。後來XX買了一盒水彩筆,還給了XX。

事情雖然是弄清楚了,但這件事情卻也給我上了一節課。老師在平時需要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品性。如果一件事情發生在一個差生上,作為學生,或許會以評論一個差生的角度去武斷的責怪該同學。但作為老師,不能這樣。老師需要先找當事人談話,而且要注意孩子的心情,適當要減緩語氣,甚至要用自己最真誠的心去跟孩子交流。而不是一味的類似於審訊般的訓話。孩子在慢慢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某些心性也會產生一些變化。但是,一般,不論他們做什麼,自然會有他們認為的道理。老師需要用愛,需要一個公平公正者的身份去了解,去調查,去給出一個公正的結果。但是,孩子在處理一些事情上,由於心智的不成熟,考慮事情不會那麼全面。又是做出來的事比較多衝動和不經思考。但是,老師也要借時機加以教育。

每個孩子都是善良的,而每個孩子也都會犯錯誤。但是,老師也可以讓他們這個錯誤最後開出一個完美的花,結一個美麗的果。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4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學校,課堂常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學生要有計劃地進行常規訓練,這對以後的音樂課非常重要。

除了對學生站、坐、行、排隊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外,對音樂課的常規訓練也是不能忽略的。音樂是一種語言藝術,它能夠通過旋律帶給大家喜、怒、哀、樂。所以我認為音樂課也應該用音樂形式來訓練學生的常規。讓學生真正感受什麼是音樂課。例如:讓同學聆聽音樂進教室,用上、下音階進行師生問好,設計一條師生問好音樂問候語言,拍節奏讓學生坐好,規定一個和旋表示“安靜”等等,來達到用音樂說話的常規訓練。不僅加強了學生的練耳能力,還能達到常規訓練。以形成音樂課堂的特點。

同時,對於一年級的新生而言,我認為要學習豐富的音樂知識並不是重要的,應該以:讓學生喜愛音樂、喜歡音樂課、喜歡音樂老師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興趣為目標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級音樂課是通過教師的情感投入,心靈的感悟來完成教學目標的。如果不能讓學生獲得好的心情、好的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音樂活動中教師更應該起帶頭作用,做學生的大朋友,讓學生對你產生親近感和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做來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另外,從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來說,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學生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一、拍節奏法。即讓學生和著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學生和著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學生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5

“當老師真累,當班主任更累。”所有當老師者都有此同感。記得當班主任時,那時的孩子可能“見識少”,班主任一嚇唬,家長一邊倒(全向著老師),全班就都乖乖的了。此刻是網路時代,什麼都是開放的,家長與學生的見識也是與時俱進,簡單粗暴倒被小瞧了。於是,對於一些難管的學生,老師們變換了思維,要麼放任――冷暴力;要麼“哄”――應付一節課再說。但是,班主任能這樣應付嗎?顯然不行,既然不行,那麼就拿出真心來吧。對此,有幾點感悟:

由於性格的原因,也怕學生翹尾巴,我很少“誇張地”表揚學生,更不會不厭其煩地表揚,認為他們都這麼大了,好多事是他們就應做的,沒表揚的必要。相反,對犯錯誤的同學,我“提醒”得很及時,我相信他們在小事上能做到“寵辱不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是,我錯了。

一生在週記中寫到“老師開始表揚一部分同學了,我豎著耳朵聽,沒有我,但沒想到在批評的同學名單中竟然有我,我很難過。”

又一生在週記中寫到“老師說我好做面子活,我承認,我也決心改正。那次聽寫,我只是下意識地向同桌本子上看了一眼,結果老師發現了,當堂點名說我。其實我什麼也沒看到。”

這是開學頭一個月一個優秀生和一箇中等生的週記。雖然我批評的話不重,而且也是有根據的,但他們顯然不能理解。由此,我明白,再怎樣著,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也只有十四五歲,認可和讚美他們十分在乎和渴望,教師的批評或多或少會讓他們受挫。

此後,我儘量改變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學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揚。比如何輝,對學習其實沒有一點興趣,作業要麼抄,要麼應付,但他的作業總按時上交;

教師的讚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讚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讚美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作為教師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班總有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踴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一般狀況下,既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也得不到老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老師忽視“遺忘”的學生。

我班的__同學就是這樣一個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學生。在我教他的這近一年的時間裡,我幾乎沒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好象也改變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課間操,由於下課稍微晚了點,學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擠,我站在講臺上,維持著秩序正好門後面的拖把倒了,學生光顧著擠,好象沒有注意到橫在地上的掃把。這時,__同學擠了過來,告訴大家看著點,別拌倒。然後拿起來了。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做完操回教室後,立刻在班級表揚了__同學,並盡力讚美了他關心群眾,為他人著想的好行為。此後,我又從幾件小事裡發現他性格中閃光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表揚,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和昇華。漸漸地我發現他變了,上課個性認真,作業完成得很好,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件事給我啟示頗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開始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讚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揚光大。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能夠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6

閱讀教學中,學生只有讀進去,才能進入角色,有所感悟和思考,以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因此,學生靜心讀書是教學之本,而教師對文字的分析只是枝葉。我們要把讀(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瀏覽)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用讀來穿針引線,帶動課堂。既要根據不同文體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又要明確每次讀的任務,使讀具有科學性、目的性、層次性、實效性。教師要重視讀書方法的指導,如默讀,既要教給學生概括要點、理清行文思路、揣摩語言、感悟思想感情、鑑賞評價的方法,又要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培養學生動筆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這樣,通過多次的閱讀實踐,學生才能具有閱讀能力。

隨著社會的前進,科技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認識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電腦的普及﹑網路的發展對語文教學產生的影響。我們可以在用好教科書的基礎上,在現有的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地引導學生上網收集相關資料,閱讀相關的文章,課後推薦相關讀物,以增加對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瞭解,拓展學習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讓學生對語文學科所展示的魅力有更直觀、更形象地瞭解,這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精神。

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到字、詞的認識時,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板書在黑板上的間架結構筆畫筆順,組詞以及對字、詞認識和方法,最多是讓學生查查字典,更進一步地讓學生對它的瞭解。其實,當你走進現代教學媒體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語文資源的魄力無限。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冊課文《童年的發現》中有個詞“草履蟲”,學生在課前也進行了預習,知道“草履蟲”是原生動物,形狀象草鞋底,生活在停滯的淡水裡,吃細菌、水藻等,身體周圍有纖毛,是它的運動器官。在課堂中,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眼中的草履蟲。有的同學說得並非是草履蟲,有的同學說得卻似象非象,可有的同學卻又表述不清。望著這些基本與生活實際相脫離的孩子,望著這些似懂非懂的學生,我充分利用現代化媒體教學,從自然這門學科中搜尋“草履蟲”,學生望著課件中在蠕動的草履蟲,不僅知道了“草履蟲”長得樣子,還知道了“草履蟲”何以而得名。比如低年級的課文中,讓學生對字、詞的瞭解更加有意思,學生像欣賞動畫片一樣極為興趣。如: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中《雪地裡的小畫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青蛙為什麼沒參加?他在洞裡睡著啦。”學生印象中的“小畫家”是什麼樣?很抽象,可是多媒體一展示,學生樂了,竹葉、梅花、楓葉、月牙,一幅幅畫面栩栩如生、形象直觀。

總之,語文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充分地利用好現代教學媒體,創造性地開展各項語文活動,促進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的改變,努力使語文教學新鮮、活潑、豐富起來。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7

一年級學生,課堂常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學生要有計劃地進行常規訓練,這對以後的音樂課非常重要 除了對學生站、坐、行、排隊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外,對音樂課的常規訓練也是不能忽略的。音樂是一種語言藝術,它能夠通過旋律帶給大家喜、怒、哀、樂。所以我認為音樂課也應該用音樂形式來訓練學生的常規。讓學生真正感受什麼是音樂課。例如:讓同學聆聽音樂進教室,用上、下音階進行師生問好,設計一條師生問好音樂問候語言,拍節奏讓學生坐好,規定一個和旋表示“安靜”等等,來達到用音樂說話的常規訓練。不僅加強了學生的練耳能力,還能達到常規訓練。以形成音樂課堂的特點同時,對於一年級的新生而言,我認為要學習豐富的音樂知識並不是重要的,應該以:讓學生喜愛音樂、喜歡音樂課、喜歡音樂老師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興趣為目標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年級音樂課是通過教師的情感投入,心靈的感悟來完成教學目標的。如果不能讓學生獲得好的心情、好的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音樂活動中教師更應該起帶頭作用,做學生的大朋友,讓學生對你產生親近感和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做來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課堂反思是自我提高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我應從以下幾個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一、在備課中設計反思。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寫教案的時候不需要過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某些知識點或技能技巧上,要多考慮學生的興趣與接受能力程度。如果發現學生對這節課非常有興趣或是無動於衷,就應該問問自己是什麼原應,積累經驗教訓,並在其他平行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求最合適、最恰當的一種。

二、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五十名學生可能有五十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症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

因此,教學反思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 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8

一年級的孩子天真可愛,剛開始上課時,根本不知道課堂上所應該遵守的紀律。上課鈴響了,老師進到教室,他們也不知道該把書拿出來,坐坐好準備上課,而是需要老師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等大家都坐好了,時間不覺已過了七、八分鐘。上不了幾分鐘,又有學生開始動了。然後又需要整頓紀律,剛開始我會批評搗蛋的學生,"某某同學,你在幹什麼?上課不許講話,你知道你不但自己沒聽到課,還影響了別人嗎?"聽了我的話,如果是高段的學生,一定會不好意思,馬上坐好了,可是對於一年級剛入學的.學生來講,這句話簡直是對牛彈琴,一點作用也沒有,他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沒把我放在眼裡。我氣極了,叫他站起來聽,他卻用很無辜的眼神看著我。而這時,別的學生又坐不住了---整節課就是這樣在整頓紀律和教學知識相間的過程中度過的。一節課上下來,真是腰痠背痛,一個字"累"。想不到一年級這麼難教呀。

於是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握好低年級的課堂紀律。經過多次試驗,我覺得低年級的孩子喜歡錶揚,同樣是有同學不遵守紀律,如果我用表揚表現好的同學來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評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還準備了很多小紅花,小星星等,用來獎給表現好的學生,以激勵他們好好學習。現在我用大組比賽的方法來調整課堂紀律,效果也不錯。不論是紀律方面,還是發言方面,哪個同學表現得好就給他所在的這一組加一顆星,如果哪個同學不遵守紀律就給他這組打個叉,下課後,一個叉抵一顆星,看哪組的星最多,這組就是勝利者。我會在黑板上畫一個禮物送給他們,他們會很高興很高興的。這樣上課紀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輕鬆,教學效果又好。

一年級的孩子真可愛,作為老師,我們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去愛他們,要用讚美的眼光去看他們,讓他們充滿自信地學習。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9

一輪學生帶到畢業,真的有點淡淡的不捨。又開始教一年級了,拿到班裡學生的資料,馬上看了起來,我要在最短的時間裡記住每個孩子的名字,在我看來這一點很重要。一看到“曉陽”的名字,便印象深刻,曉陽姓李,媽媽和我一樣也姓邵,而且名字和我兒子只有一字之差。真巧啊!

第一次見到孩子們,是開學前的親子活動,我們在學校的門廳迎接著孩子的到來。我仔細觀察著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個個都很可愛,我要儘快把名字和每張小臉對上號。一個瘦瘦的小不點闖進了我的視線,他幾乎是拽著媽媽走進學校的,滿臉的興奮,看到我大聲地喊:“老師好!”看來對學校生活很期待,這是個好的`開始。我問:“歡迎你,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叫什麼名字啊?” “老師好,我叫李曉陽。”孩子很有禮貌,說話聲音很響亮,看來幼兒園教育的非常好!媽媽在一邊,一直臉上帶著微笑,滿意地看著兒子。“哦,我知道了,你媽媽姓邵吧,和老師一樣,你一定記的住怎麼稱呼我。”“恩,邵老師好!”當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媽媽和小傢伙默契地相對一笑,然而又對我剛才的言語有點奇怪。小傢伙拉著媽媽的手,向二樓教室走去,一邊走,一邊問:“媽媽,老師怎麼知道你姓邵啊。”“老師很了不起啊,她還知道曉陽很想上學,要做好孩子呢。”

上午的活動很精彩,每個孩子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丙烯顏料在T恤上,合作完成一套親子裝,完成後,我們要把自己的作品穿在身上,上臺秀一秀。我忙著組織大家,兼職攝影師,不時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並沒有太多時間關注曉陽。

不過他已經有點與眾不同了,照片裡那個扭過頭去的孩子就是曉陽。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10

第7課《棉鞋裡的陽光》有8個小節,相比前面的課文,不但篇幅較長,不容易讀好,而且理解內容也有難度。在吸取了學習《看電視》一文的教訓後,我謹記“多讀方能自悟”的原則,幫助學生學好這篇課文,為學習下一課《月亮的心願》打好基礎。

我至少花了將近20多分鐘的時間以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課文,並著力訓練他們最感興趣的分角色朗讀,讓他們初步體驗讀書的快樂。我也時不時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激勵他們:“你們讀書的聲音真好聽。”“你的聲音比以前更精神了,能讀好問句,真棒!”……在老師的鼓勵,同伴的誇獎中,孩子們讀書熱情比較高,搶著當眾表演朗讀。

在他們瞭解課文內容後,我就以“你喜歡誰?為什麼?”引導學生用文中語句說明小峰是個好孩子,我相機板書“擺棉鞋在陽光晒到的地方、把棉鞋放回床前”,讓學生體會到小峰做事細心,再指導觀察插圖,練習說話,注意讓學生留意畫面人物的表情,指導他們把意思說清楚。同時聯絡課文前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知道小峰的媽媽是個孝順老人的好媽媽。

以上學習環節進行得比較順利,因為給予給孩子的讀書時間很充足,讓學生真正進入故事情境,和老師一起與文字對話,這真是驗證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再想一想,覺得自己組織讀書的方式也有待改進。雖然大多數孩子開始喜歡朗讀,學會了和同桌合作讀書,互相正音,但是除了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外,得多運用競賽的方式,激發起孩子們你追我趕的上進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不斷提高朗讀水平。

的確,一年級學生學習語文,關鍵是要學好字詞,對於閱讀教學,就應該在寬鬆的環境下,有充裕的時間盡情朗讀,不為別的,只為培養讀書興趣,提高朗讀的積極性,那麼,所有他們該理解的問題,能感悟的內容,也都通過朗讀解決了。只要自己今後能繼續強化這方面的認識,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語文,應該是很輕鬆愉快的事情。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11

新學期開始,我們又迎來新一界的一年級新生。看著他們一副副稚氣的模樣,穿起整潔的校服,十分可愛。一年級的學生有自己的個性,有獨特的風采,看著他們的小臉,真讓人疼愛。

一年級的學生象一張白紙,老師您在上面畫晴天,它會出太陽;老師您在上面畫陰天,它會起風雨。

有老師說,一年級的學生不好教,沒形成學習習慣,太調皮了。於是,一套套訓練方法出爐了:排隊排不好,一節課學排對;上課吵鬧,改為靜坐課;走樓梯吵鬧,一節課改為學走樓梯……形形式式的訓練,老師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儘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身為教育工作者,本人以前對此類教學方法沒什麼異議。可是,以上方法應用在本人女兒身上,觸動了作為家長的我。我不禁想對同行說:先了解學生,再製定方法吧!

事情是這樣的,女兒在一所省級學校讀一年級,學生們對新環境很好奇,包括對同學和校園裡的'一草一木。在開學第二週上午第四節,同學在老師帶領下在課室門口排好隊,到五樓上專科課。聽女兒說排隊的時候有幾個男孩特別愛說話,在走樓梯時學生們看到牆上掛的蝴蝶標本都情不自禁發出驚訝的讚美聲。大概就是這些不安靜,惹得老師很生氣,於是讓他們一班人從五樓到一樓,又從一樓到五樓一直走到下課時間過了十分鐘還不能結束。

中午,女兒給我打了電話,哭得很傷心。她認為老師不公平,排隊紀錄好的與不好的同學一起罰,走樓梯走得腳都發軟,累了不敢說,尿急了不敢說,下午不要去這個學校上學了。

聽了這番話,我的心很酸,女兒的話也代表一部分孩子的心聲。作為老師,對著這些小不點肯定是想一步到位,利用開學一、二週時間,把孩子訓練好。可是,老師,您在孩子的心裡會是怎樣的呢?

這個問題,我在腦海裡思考,一年級的學生一般很喜歡錶揚,要是老師在排隊前先進行獎罰的說明,如:能安靜排好隊的同學,老師下課獎一個紀律好的印章蓋在書上;上樓梯時,會有很多掛畫和標本,可是我們現在不看,下課時再看,要是能作到,老師下課又獎一個紀律好的印章蓋在書上。要是拿到十個印章,可以換一封表揚信,拿到三封表揚信可以換個神祕禮物。我相信,孩子是喜歡錶揚多於批評,對於個別調皮者,可以下課再做其思想工作。

教育的方法是多樣的,要是我們在定方法前先了解學生的特點,收到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希望看到此貼的老師們談談看法,交流體會。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12

這學期我教一年級,接觸這些六歲左右的小朋友,真是一言難盡。

一年級的老師都有個體會,那就是現在的小孩跟以前的小孩根本不一樣,小小年級已經被父母寵得象小霸王似的,開心的時候,他們象天使,不開心的時候,可就象小惡魔啦。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對啥都充滿好奇,還不分場合愛瞎吵,這讓你常常嗓子嘶啞,筋疲力盡,還不知道該生誰的氣,那個鬱悶呀…

剛入學的孩子沒有上課概念,正上著課,會有學生捂著小雞雞跑過來,老師我想上廁所憋不住了;老師我想上廁所但沒紙;老師我把擦鼻涕的紙扔到簍裡…

他們喜歡把很小的事告訴我,而且非常認真,我也非得認真對待不可,要不然,怎麼對得起他們那雙信任的眼睛。在一天中,我要處理很多小糾紛,包括撿到一支鉛筆;誰誰又跑到辦公樓玩了;哭著鼻子說我受到了誰的欺負,當我很認真地為他討回公道後,他會馬上破涕為笑。

一年級小孩子是最有禮貌的.了,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他們都會向你問好或道別。看見老師來了會很遠去迎接,會幾個學生搶著給你拿包。他們會誇老師,你今天真漂亮,課後,他們又會很懂事地來到我跟前,鞠一個躬,道一聲“老師辛苦了!”。這時,所有的辛苦和煩惱好像都消失了似地,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再多些耐心和愛心。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13

本學年我擔任的是一年級的教學任務和學校民樂團和打擊樂團的任務。我將教學重難點放在節奏訓練上。最簡單的節奏感的培養方式是動。隨著音樂律動,是學生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在音樂課上,我會找機會多給孩子們這樣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孩子們熱情都非常的高。正如柯達伊說過的“任何音樂理念都可以轉化成身體律動,而某一身體律動也可以相對的轉化成音樂”。而如何能更好的律動表現音樂,那就是要學習好節奏。

節奏教學是音樂學習的靈魂,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所有音樂都有著它自己的節奏。我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中,用了很多簡單有趣的方法進行教學實踐。

1、比如在律動時,以往都是老師教授,學生模仿。我在教學中打破這個常規讓學生自己聽音樂,自己去想象,然後根據自己感受去編一些簡單的動作。我在課堂上總是喜歡去鼓勵學生大膽的去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讀兒歌法掌握簡單節奏。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講解概念性的東西比較難。但是通過平常孩子非常熟悉的兒歌朗讀的方法來學習簡單節奏,就讓音樂知識很好的和孩子們的生活結合到了一起。通過讀兒歌孩子們很自然地簡單愉快的掌握了歌曲的`節奏。

例、2/4 X X X X │X X X│

門 前 有 條 小 河 汊。

3、用一年級最好理解的方式學習節奏知識,“走”代表四分音符,“跑跑”八分音符,“走嘍”二分音符。對節奏學生都可以正確的讀出來並正確的拍打出來。

4、一年級學生好動,喜歡遊戲的方式學習,形象思維佔主導。在節奏訓練時,我比較注重用最直觀的奧爾夫小樂器。讓學生都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多種感官都得到了訓練和鞏固提高學生對節奏的興趣。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我讓學生自己為音樂伴奏,讓學生自己多了一步思考,不再是老師給出節奏,你來打節奏。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嘗試找到最適合的節奏為音樂伴奏,這個試錯的過程,更加鞏固了對節奏的認識。

在學校打擊樂團和民樂團工作中,重新挑選了打擊樂成員。排練了《大唐六駿》,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每個孩子都有很大的進步,完成了學期初制 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

這一學期的工作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樂感不好的學生,對節奏學習有一定的困難,在打擊小樂器時跟不上節拍,影響整體的聲音。下學期,我會多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的興趣點在哪裡。多想一些有意思的遊戲環節幫助學生來學習節奏。比如打擊樂團和民樂團的紀律問題,應該增強社團學習的趣味性,加強團隊協作精神。以後我會在以上方面多去研究方法,積極想前輩請教,多學習。希望下學期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14

國小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就應充分地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那麼,應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

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

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我認為教師講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而且語言要生動有趣,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為了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一般來說,教師提出問題後,智力水平高的同學能很快舉手回答,但為了照顧到中、下程度的學生,應多留一些時間讓大家思考,待已有相當多的同學舉手後,再根據情況,讓不同層次的同學回答。有時讓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回答,讓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有什麼困難,以促進他們開動腦筋想問題。在提問時,避免僅與個別成績好的同學對話,而置大多數同學於不顧。要注意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可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法,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一些性格內向、不願在大庭廣眾之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機會。

三、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做數學作業一般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規範,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範。對於作業的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範,以表揚為主。一年級國小生在做課堂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師應要求小組同學共同督促,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

雖然國小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於一年級國小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並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紮根、結果。

國小一年級的教學隨筆15

剛到學校的時候,擔任的一年級一三班一四班的數學老師。說實在的,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心底有些擔心,但後來發現,經常和辦公室的一些老教師交流,發現一年級的孩子沒有之前想的那麼調皮,他們學習起來還是很認真的。

時間過得很快,每天班裡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我注意到了班裡有一個小男孩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這個孩子幾乎每天來上課不是忘記帶橡皮就是忘記帶鉛筆(不知道別的課上是不是,數學課上是這樣),每節課都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會把自己的學習工具準備好,上課時別人都起立喊老師好了,他還在低頭在書包裡亂找東西(每次上課我都會要求每個孩子都準備好學習用具放在桌子的左上角),他自己也意識到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課前準備。課下的時候我也找過這個孩子交談過,不管你問他什麼話,他就是不回答你的問題,偶爾會點頭或者搖頭。對於這樣的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恰巧那段時間召開了一年級新生家長會。會後我專門把孩子的爸爸留了下來,進行交流。我把孩子的一些情況反映給他爸爸時,孩子爸爸說一定會注意,會加強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等等這些話,之後就匆匆忙忙走了。家長會過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孩子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春節過後,辦公室的一些老師都在討論班裡孩子變化情況。過了一個年,孩子們又長大了一歲,或許多多少少都有些變化。這時,學校給每個孩子發了一本《知書達理好少年記錄本》,來記錄孩子在學校的優秀表現,另外給每個老師一個獎章,學生在任何方面做得好的地方老師都可以給學生蓋獎章,獎章越多,兌換的獎品也就越好。這時,我就在想,我要給這個孩子交流一下,或許獎章對他有幫助,於是就這麼做了。這個孩子開始慢慢發生變化了,也慢慢會知道把課前所需要的文具準備好,我只要發現他按照我的要求做了,就會及時獎勵一個印章,我希望通過獎章可以慢慢改變。同時,在前幾天,我發現他既然自己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因為我說過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下課也有的到一個印章獎勵),當時我高興極了,趕緊點名叫他,聲音不算特別大但足夠讓全班人能聽清楚(以前就是點他起來回答問題都不吭聲,不管他會還是不會)。這個孩子正在一點一點的變化。

這件事情是我教學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雖然是印章的獎勵給了他動力,但是我希望從此他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發言的、善於表達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