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教學隨筆合集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語文教學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合集15篇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

今天的語文課上,孩子們迅速完成了自己的家庭作業,並及時上交。批改時,我發現今天的任務完成得特別好,四十八本作業,一本都不少,真的值得表揚。

在離下課還有二十分鐘左右的時候,我決定讓他們放鬆一下。剛好桌子上放著幾根彩色的橡皮泥,於是我突發奇想,想讓他們用橡皮泥作出自己最喜愛的東西,什麼都行。同時,我也沒抱多大的希望,看他們能做出什麼呢?

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談論著,可卻沒幾個認真做。我一看,這可不行。又加了一點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認真做,下課之前我要挨個檢查。話音剛落,教室裡頓時安靜了下來。孩子們都在各自用心地捏著。首先完成的是劉子暢同學,他用棕色和黑色的橡皮泥捏了一隻恐龍,樣子惟妙惟肖,威武至極。得到了我的肯定和表揚後,他得意極了。接著,還有兩位小女生也做完了,她們每人捏了一隻熊,不一樣的體態,卻一樣的憨態可掬,真是兩個小可愛。她倆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緊接著,一件件的“藝術品”不斷從孩子們的指尖中呈現,有圓耳朵,大肚子的外星人;有長耳朵,短尾巴的`小黑兔;有揹著重重的殼的蝸牛;還有一隻喜羊羊和一根棒棒糖......孩子們的童話世界真是太豐富了。

而獲得最有創意獎的是王慧貞同學,她在短短的時間內,捏出了一間漂亮的房子,有門、有窗、有瓦,房子周圍還有紅的花,綠的草,天空有幾朵白雲,還有一隻飛翔的小鳥......多美的景色呀!其他的孩子都情不自禁地為王慧貞同學鼓起了掌,我也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拍下了孩子們的精彩瞬間,感動無時不在!

反思:

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哪!今天,我給自己也上了一課:看來,現在的孩子,智商還真不能小覷!無論什麼時候,也不能小看了這群孩子們!他們隨時都有可能給你特別的驚喜,讓你有意外的收穫!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2

我在上五年級的語文課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做好生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3

學期已經接近了尾聲,回顧這個學期的語文教學,一個個場景如同放電影一樣在眼前閃現。我感覺在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是快樂的,和孩子在一起會讓你忘卻煩惱,讓你的心靈更加純潔。語文不是單純的學習語言文字,語文是一門包羅永珍的學科,語文是帶有溫度的學科。我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語文無處不在,大自然中的每一片葉,每一朵花,都包含著一個故事,等著我們去發現,去記錄。

這個學期,我經常帶著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讓孩子們用身體的感官去接受大自然美好的恩賜。清明節前夕,我帶著孩子們去計斤門春遊,從沒有出來春遊過的孩子們可樂壞了,他們一路上歡歌笑語……這次春遊很成功,二年級只是要求寫一些作文的`片斷,當天晚上我試著佈置了一個作業,讓孩子們把這次春遊的過程寫下來。第二天,當我看到孩子交上來的片斷作文的時候我驚訝了,孩子的作文水平超出了我的想象,那一篇篇作文是孩子用“心靈”寫出來的文章,絕對是有感而寫,緣事而發。許多孩子對於《識字1》中的“踏青”這個詞語理解也就更加深刻具體了。

所以通過這次經歷,我認為語文不能只限於書本上的抽象的文字,而是要和孩子適時地走進大自然,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受到美的薰陶,去接受“大自然語言”的教誨。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4

從一本中醫藥雜誌上讀到過這樣一段話,當時就觸動了我,我把它剪了下來,夾在了我的語文書裡,當作了書籤。

世界上凡是好東西,其生產都有一個祕方。祕方都不會寫在書上。按照書造不出原子彈,按照書造不出好汽車,按照書煉不出好鋼,按照書,你連可口可樂也生產不出來……一句話,按照書,什麼好東西都不可能生產出來。

這段話雖然有些偏激,但也很有它的道理。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不唯書,有自己教學的“祕方”,能像中藥祕方那樣先從補充人體的元氣開始調理,一步一步使學生以下的這些症狀得到改善或消除: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厭學書寫不認真

不會朗讀害怕回答問題語言表達不完整

作文水平低自卑不喜歡背誦

這就是我的語文教育理想。所以,在這節語文課堂上,我把朗讀的激情帶進課堂,先渲染出一種“老師很投入”的氣氛,調動學生朗讀的激情。結果,我的朗讀激情點燃起了學生內心朗讀的衝動。

我帶著敬畏的感情重點範讀了這幾句話:

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

乾旱和寒冷決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然而,這株柳樹卻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青海高原上的這一株柳樹,為儲存生命卻要付出怎樣難以想象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同是一種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相差何遠?

學生迫不及待地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最後一個自然段,也許是他們早就會背了吧,也許是他們也像我一樣愛這一段鏗鏘的文字吧。他們就用自己的理解去讀,去和這株柳樹對話,他們用自己的朗讀感受到了這株柳樹所賦予他們的堅強和力量。

要讀,而且要讀到令自己滿意。

這株柳樹沒有抱怨命運,也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與生存環境抗爭,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終於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壯麗的風景。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就是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

要讀,我也要和他們一起讀,直到從這文字中讀出能映射出令自己而驕傲的事情來。

這是我在這所鄉村國小裡的第9個年頭,一直都想成為一流的語文老師給自己熱愛的事業一個說法,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榜樣,給自己的學生一個滿意的老師,給自己的人生添上一抹虹。

我從來就沒有放棄我的'追求,無論是在什麼艱難的時刻。再難以堅持,我還是會在信仰的指引下把就要堅持不下來的路堅持走下來。當心靈空虛到無法用精神去支撐時,我就會在音樂中惆悵一次,感傷一次,於是,寫下一段段幾乎再也續不下去的文字。

感嘆時間如時光般離去,卻不留下一聲嘆息。而我,卻不夠堅韌,有時還會對這命運和環境抱怨一番,幾乎每一天我都很在乎自己生存的狀態,而我卻沒有聚合全部身心之力為自己摯愛的理想而爭分奪秒到近乎痴狂。

雖然,在這第30個教師節裡,我成為15位“鄭州市最美教師”中一員,也終於造就了龍子湖第二國小這所廢墟上的國小一方壯麗的風景,但我卻沒有這株柳樹這樣巍巍然撐立在龍子湖第二國小之上,給老師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

所以,我最應該把我的教學激情帶進課堂,用我的課堂上的生命偉力來感召我的這一群純真的孩子,我要把他們塑造成一群什麼樣的孩子,全在於我的一念之間。

讓他們對語文不容置疑,對自己不容置疑,對他們心中愛的東西不容置疑,讓他們堅信,只要向著“生存”這條路出發,就一定可以找到單單屬於自己的那條旺盛的生命。

我愛這語文的每一行文字裡所跳躍著的精神的音符,我希望,我的這一群學生能在我的語文課堂上像一群高雅的觀眾在欣賞我這位為語文代言的說者的激情,撼動了他們,也陶醉了自己。

與其說這是我的追求,倒不如說是我正在每時每刻享受著這“在一片綠陰之中成就了一個個希望”的喜悅。

開副“教學祕方”給學生,他們會在跟我這一年的語文學習中找到語文的靈魂,成為元氣淋漓的後生。

因為,我的這種期待,與日俱增。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5

本課的教學,也使我有了有趣的發現,突然發現班裡的孩子的思維其實是很活躍的,尤其是在得到了大力的表揚和鼓勵之後。

學習本文的第一自然段,依然讓學生來讀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讀懂什麼。很多學生依照過去慣性的思維,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根據句子自己提問自己回答,在大家回答幾乎差不多的時候,一生依然躍躍欲試,為什麼呢?請他回答時,使我驚喜不已,他說:“大家的問題我也讀懂了,不過,我在想,達爾文到底是怎樣才成為著名的科學家的呢?”是啊,更多的孩子的思維只能就事論事,不會超脫文字的表面來理解和感悟,而這孩子的思維則不然,他能在讀懂中挖掘問題,我忍不住大力表揚了一番,並獎勵了一顆閃亮的智慧星。因這樣一個問題的提出,下面的課上得更加生動了,當學到第三自然段“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覆觀察比較,終於找到了答案。”時,另一位學生有來了一次點睛之筆:“達爾文找到了怎樣的答案呢?”這正是下文的內容。於是,我改變的原來教案的設計,讓學生趕緊往下讀,看看答案是什麼。然後又請學生分句讀讀達爾文找到的答案,並找出每一句中所寫的昆蟲型別,然後逐句使用多媒體出示,讀讀想想,把課文中“死”的句子在腦筋中變成“活”的動畫片,再用自己的語言介紹出來,第一句似乎有一些困難,舉手的只有兩三個,但到第二句話的時候,許多學生學會了思考和表達的.方法,爭先恐後的舉手描述自己腦中的動畫片,收效甚好。最後連下課鈴響了都沒有理會,教室裡依然交流熱烈。

這樣的一篇課文,在其他班級上課的情況看來,學生學習起來比較累,但我在這節課上卻有了意外(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發現,學生一旦真正成立學習的主人,那麼,即使有些看起來索然無味的課文,也能因為學生的主動參與而變得精彩紛呈。

下面簡單地記錄下這一節課的過程:

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自己讀懂了什麼?

在學生讀懂的基礎上自己提出問題:達爾文究竟是怎樣才成為了科學家的呢?

教師:讓我們趕緊往下學習,看看達爾文是怎樣成為科學家的?

二、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的基礎上教室引導根據第二自然段質疑。

三、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交流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在讀懂的基礎上自主質疑:達爾文究竟找到了什麼答案呢?

學生自讀,找到答案後交流並數數有幾句話,然後看看三句話中介紹了哪些昆蟲,用“~~”標出來,最後分別出示三句話,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腦中根據句子內容播放動畫片,並介紹給大家,比一比誰的動畫片最精彩。

四、讀懂第四自然段,然後使用課件連線到有關達爾文的研究的網頁,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課後自己在網頁上尋找自己疑問的答案,並利用集會等時間結合科學家故事的介紹進行交流。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6

參加教學工作有段時間了,在教學中遇到了很多問題,種類不同,有些通過與老師交流、參考教參可以得到解決。而有些問題則成為頑疾,想方設法都得不到良方。比如:後進生問題、如何才能在課堂上吸引全部學生的注意力。

後進生的問題從來都是大問題。第一種,不愛學、貪玩型;第二種,想學、跟不上(腦子有點遲鈍);第三,即不聰明也不愛學;第四,有能力學但管不住自己。針對以上幾種型別,對不愛學、貪玩的我儘量壓制他的玩性。我們班有個男孩特皮,天天最喜歡追跑打鬧,學習一塌糊塗。我想盡一切辦法在課堂上、教室裡壓制他的好動、活潑因子,雖然學習成績提升不是特別好,但現在的他至少上課能安靜聽會兒了,所以我認為進步還是很大的。我們要學會放大孩子的優點,儘量縮小孩子的'缺點,從而幫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對於第二種型別的學生,剛開始我很急、很氣,怎麼就有這麼不開竅的孩子。

可能這一階段的新內容對他來說有點難,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那麼不要吵他,相反及時給他鼓勵,這樣他才會有繼續學習的信心。當孩子意識到自己錯了的時候,過度的批評會使孩子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不是說“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聰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麼,也許將來的某一天在某些方面學生會有大的成就。在以平常心對待這些孩子的同時,我們應該把最好的祝福送給他們。還有一種最讓我頭痛的,不聰明、不會還特別懶,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來學校是幹什麼的。

學生習慣的養成很重要,需要我們時時反思時時改進,我們要適應孩子,不能只讓孩子適應我們。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7

今天我們學習《雨點兒》一課的生字。其中“飄”和“問”兩個字學生記得特別巧妙。我有興趣記錄下來,以便來年再教時借鑑。

當出示生字後,我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這些生字,看誰想的辦法好,誰的辦法巧。經過小組討論交流後,指名在班上交流。說起“飄”字時,有的用換偏旁的方法,把“漂”的三點水去掉,右邊加上“風”字就念“飄”,老師表揚了他能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生字。接著,又有人說,老師,有風吹的時候,操場上的紅旗就飄起來,所以,“飄”的右面是風。我又表揚了這個學生能根據“風”,來理解“飄”的意思。老師的`表揚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紛紛說起了自己看到的“飄 ”的情景:風把我的裙子吹得飄起來了;秋天,風把黃葉吹得在空中飄;國慶節,教育局樓上的彩旗隨風飄著……這個字的教學,不僅強化了換偏旁的識字方法,還使學生領悟到有些字從它的某一部分就可以知道字的意思,也就是形聲字的形旁表義這一知識。為以後形聲字的學習打下基礎。

當學“問”字時,學生的記法更是巧妙。有一個學生說:“每天上學,一進校門口,我就問老師好。所以門裡一個口就念問。”還有一個孩子,說:“有一天在家裡做作業,有一道題不會做,就去問鄰居家的哥哥。到了哥哥家,我進門就開口問哥哥題怎麼做,哥哥就告訴了我。”多好的孩子,他能把“門”、“口”、“問”三個字運用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甚至編一個根本沒發生過的小故事巧妙地記憶字形。孩子的想象力遠比我們豐富,可別低估了一年級的小孩子。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8

蘇教版小語第三冊的《識字5》,以詞串的形式介紹了冬天的美景。全課讀來琅琅上口,有韻有味,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此,我教學時作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一、創設情境,指導觀察。

兒童的思維具有易受情緒影響的特點。課始,通過談話“小朋友,秋天剛剛過去,寒冷的冬天就來到了我們身邊,你想對它說什麼呢?冬天裡,別有一番景象,想出去走走嗎?”在《郊遊》的歌聲中出示課文插圖,把學生一下子帶到課文的情境中,激起他們愉悅的情緒,調動起學生識字、誦讀的興趣,同時也增強了語言感知的形象性,為全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藉助遊戲,突破難點。

在學生初讀詞串後,為了讓學生能和事物建立起初步的聯絡,我安排了一個“送信”的.遊戲,讓學生把詞語貼到對應的圖畫中,學生很容易找到他們已經認識的事物,但對於北風和寒流,卻不找到該送到哪兒了,呆呆地站在那兒。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調節了課堂氣氛,更突出了本課的難點“寒流”和“北風”。同時也以這一生成為基礎,組織難點的教育,學生更加投入,效果更好些。

三、入境品讀,讀中感悟。

在精讀課文時,要把“入境”與“品文”結合起來,藉助情境,品味語言文字的內涵,培養學生的語感。教學中,創設情境,“小朋友,讓我們坐上雪橇快樂地出發吧!”接著讓學生聽一聽,從北風的猛烈和氣象阿姨的介紹感受到寒流的到來,再看一看觀察動物、植物和小朋友的不同表現,再通過自讀、互讀、小組讀、齊讀、賽讀等形式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樣,引導學生在圖文對照中識字、誦讀,把識字、理解詞語和認識事物融為一體。

四、注重積累運用,培養語言能力。

最後鼓勵學生用上課文裡的詞語,練習說一段話,學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發展語言和發展思維結合起來,使學生積累的語言進一步內化,並在運用中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達到了豐富了語言積累、感受語言的優美的目的。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9

一直覺得一堂好課是教師用心來上的。是要經過千錘百煉而來的,它前前後後要教師付出若干的時間與精力才行。本學期的評教評學結束了,也留給我們許多思考的空間。

本學期五年級的執教內容是《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是講述談遷在若干年的心血化為烏有之後,從頭再來寫書稿的一件事。教學時我從這樣幾方面入手:

第一,從數字入手,體會談遷治學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感悟,讓學生走進主人公談遷的內心,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毅力,並能用朗讀來表現

第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深刻體悟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嘗試為課文補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談遷遭受厄運後的心路歷程,寫一寫談遷二寫《國榷》時某個具體的場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說中積累,看中想象,寫中運用;讓學生既能“得意”,又能“得言”。

第三,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並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就會有希望。

幾次琢磨下來,我覺得,教師要做指路人,指明目標,引導方向。自己務必聲情並茂,感情充沛,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以情引情,以聲換聲!其次,要循循善誘,善於耐心地等待,能讓學生擁有思考的時間,也許是10秒,也許更長……接著,處理類似於“500多萬”“6次修改”“一點”“一百多裡”這些細節方面,要結合生活實際,比較與聯絡,讓學生更加能深切地去感受、體會,再深層次地感悟。再者,動情之處,配以感人肺腑的音樂,這就增加了一抹亮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嘗試做探路人,去歷經崎嶇坎坷,堅持探究。讓學生設身處地去體會,繼而再用朗讀去表現。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又是得意得文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在這個課時的.教學中,“名垂青史”一詞,是在抽取了內在含義後僅剩的意義空殼,要賦予它以活的情狀再現,就必須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中去感悟。通過四幅畫面再現談遷重寫《國榷》時的情景,旨在發掘學生一切已有的生活來源,化枯燥死板的符號為形象鮮活的畫面。藉助想象,衝破時空的限制,做到“思接千載”,捕捉人物的鮮活,深化理解,入境動情。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0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在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微笑,我們還需要什麼呢?”換句話說,微笑同生活中的陽光、空氣、水分一樣重要。

微笑是一種親切的語言,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樑;微笑是一縷柔和的陽光,溫暖別人,明朗自己;微笑是一曲無聲流淌的的音樂,能調節緊張的氣氛;微笑是心靈相通的七彩陽光,可融化你心中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燦爛。

教育最需要微笑,學生也需要微笑的老師。因為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臉色,最能直接地在學生身上起到影響作用。教師同學生交談中親切的微笑會給學生無限的理解和信任,讓學生感到巨大的熱情和愉悅;上課時,教師走進課堂時甘甜的微笑,將給這節課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教師給學生解惑時春風潤雨的微笑,將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教師在化解學生矛盾時和藹友善的微笑,將為學生架設起溝通的橋樑。

上學期,我教4(8)班的語文,記得有一天的`下午,我進班上課,發現教室的黑板上畫著一張笑臉,旁邊還寫著“劉老師的笑”。我想:是誰沒事幹,竟敢在黑板上畫老師,真是膽大包天,太不像話了!我的火蹭的就上來了。我怒容滿面,雙眼嚴厲的掃視全班的學生,希望一下子揪出那位搗蛋鬼,學生們一個個睜大了驚恐的眼睛望著我,面面相覷,他們感覺到要下暴風雨了。教師的職業告訴我,此時必須冷靜,否則會造成無法想象的後果。我強帶笑容說:“呀,誰畫的老師,這張笑臉很燦爛呢。”教室裡緊張的空氣柔和了許多,學生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時班長怯怯地站起來,低著頭說:“是我畫的。”“是你,你為什麼要給老師畫一張笑臉呢?”我心中雖然有氣,但是語氣很柔和的問。他抬起頭大聲地說:“同學們都認為您這這個星期的臉都是‘陰天’,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點笑容都沒有,同學們心裡都非常緊張,不敢回答問題,害怕您批評,他們都希望您能微笑著給我們上課。”

此刻,我心靈被深深的震撼了,頓時愣在那裡。沒有想到學生對老師的情緒變化觀察得是這麼仔細,更沒有想到老師的微笑在孩子們的心中是這麼重要!

細細想來,也許我們老師在應試的海洋中迷失得太久,被分數遮住了雙眼,被功利塵封了心靈,情感早已淡漠,心靈早已得了“肝硬化”,一味粗暴冷酷地面孔對著新鮮的生命和活撥的童年,我覺得這是教育的不幸,更是身為人師的悲哀!

我真正認識到微笑是一種力量,教師的微笑對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在他們看來,老師的笑容就是對他們的理解、信任和寬容!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把美麗的微笑留給可愛的學生們!因為微笑是人類最好看的表情,是一句不學就會的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若是人人都擅長運用這美麗的語言,讓微笑成為連線人際關係的紐帶,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我以後能做的就是把我真誠的愛、炙熱的情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孩子們,要讓他們感受到人生的溫暖,我要把對教育的真情,對孩子的摯愛變幻成絢麗的微笑之花!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1

近日,在秀水國小參加了關於“課堂讀書時間不少於10分鐘”的集中培訓,有幸聆聽了三位教師的閱讀指導課,下面就結合“課堂讀書時間不少於10分鐘”這一主題,談一點粗淺的認知:

朗讀歷來是小語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新課程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浙江省國小語文學科教學建議》第13條更是對課堂讀書提出了明確要求:“重視和加強讀的訓練,力求在課堂內達到讀通、讀懂、讀好三個層次的要求。每堂課學生讀書的時間一般應達到10分鐘左右。朗讀與默讀並重,能根據教學需要並結合教學情境指導學生的朗讀、默讀、誦讀和背誦。”

然而語文課不聞讀書聲和少聞讀書聲由來已久,至今亦然。“滿堂灌”時代也好,“滿堂問”時代也好,一節課讀書時間不足10分鐘,一篇課文學過大部分學生都難得讀上一遍,一年課堂閱讀時間不足幾十個小時,然後分析訓練做題、合作討論交流,只聽老師滔滔不絕、小組活動熱熱鬧鬧而不聞學生書聲琅琅的閱讀課不是好的閱讀課。語文學習不讀書,沒有了感受,聯想、思考、領悟、積澱、提升的過程也就偏離了語文教學的軌道。

有老師認為讀還不容易?不就是10分鐘的事情,我就做足10分鐘給你看,我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挨個兒上演;我讀句、讀段、讀全文輪番上演,別說10分鐘,就是30分鐘也不在話下。確實,有心湊這10分鐘並不是難事,但《教學建議》提出的10分鐘讀書是“質”與“量”的統一,10分鐘只是完成了“量”的問題,而 “質”則要求在這不少於10分鐘的讀書時間裡達到“讀通、讀懂、讀好”這三個層次的目標,並且在達到這樣目標的過程中能結合情境指導學生朗讀、默讀、誦讀和背誦。

因此,我所理解的課堂不少於10分鐘的讀書時間應是有效的讀而不是機械的讀。然而要做到有效讀書,現今的語文課堂除了讀書時間太少之外還存在以下問題:

1、朗讀的目的性不強。齊讀,分組讀,個人讀,看似熱熱鬧鬧,其實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後也沒有及時評價反饋,學生只是被教師驅趕著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而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

2、朗讀的面太窄。語文教學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就是會讀,教師往往盯住幾個尖子,讀來讀去,就是那四五個學生,大部分學生都是聽眾,這種多數學生得不到朗讀練習的現狀,又怎麼能達到會讀呢?

3、教師的朗讀指導單一。朗讀教學指導方法單調、機械、生硬,常見教師在分析、理解之餘來一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或“帶著xxx語氣讀一讀”,諸如此類隔靴搔癢的'引導,導致朗讀不能溶“導”、“練”於一爐,不能揉理解、感悟於一體。有的教師即使有指導卻不得要領,只重聲音形式,不重內心體驗;只重表層的技巧,不重語言的內蘊。常聽教師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把某一個字(詞)讀得重(或輕)些,把某幾個句子讀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讀表情達意的要義。

薩特曾說過:“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那麼,教師應如何有效的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悟出文章的內涵,使課堂不少於10分鐘的讀書時間成為精彩的華章而不是匆匆走過場呢?

我想首先語文老師應對朗讀引起足夠重視。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保證充分的讀書時間。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特別是自學性課文,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準備好就倉促上陣;

2、注重朗讀評價。要留讀後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和調節功能。

2、擴大朗讀訓練面。朗續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別是低段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單調的閱讀方法只會使學生讀得口乾舌燥,昏昏欲睡。要適當地創設情境,創設氣氛讓學生願讀、樂讀、爭著讀。如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分角色讀,表演讀,分小組比賽讀,也可把學生的朗讀現場錄音進行比賽等等。

3、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

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與理解截然割裂的現象並非罕見,分析前讀一遍,講解完後再朗讀一遍,甚至根本沒去理解,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朗讀要以理解為基礎,通過朗讀又可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它們相輔相成的,必須有機結合。

4、形式多樣,合理運用。

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範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範讀指導;當需要藉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採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

在所聆聽的三堂閱讀指導課中,我認為樑春萍老師執教的《懷念母親》就是一堂很好的讀書示範課。

1、結合語境理解。樑老師的讀書內容安排的是“三讀”——讀詞、讀段、讀全文。

一讀詞語不是機械的讀,而是帶著對詞語的理解讀,把詞語讀得有聲有色之後,讓學生用所讀詞語來說說課文內容,既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又對全文有了整體的認知。

二讀段落聲情並茂,尤其是第二自然段的課文朗讀,可謂是層層遞進,不僅對文字語言的深層挖掘絲絲入扣,更是在每一次的挖掘過程中循循善誘,把學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處。學生在深有感觸之後,情感的迸發自然水到渠成,所以每次朗讀都是文字與心靈的有效對接,讀得也層層深入。

2、超文字連結。樑老師的課中出現了三次超文字連結:《世說新語.方正》;引用季老的話“為了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纂改當時的感情,幾次引用當年的日記和文章片斷是為了儲存當時的感情”;《賦得永久的悔》(片段)。

我認為最成功的莫過於連結《賦得永久的悔》。樑老師抓住第二自然段中“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等表現作者“終天之恨”的句子與《賦得永久的悔》進行了成功對接,學生在超文字連結中更深切的感受到了作者的終天之恨,之悔,之痛,心靈深處一次次受到了強烈的震顫,作者的情感和學生的情感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在這樣的情境之中,學生的每一次讀成了課堂的亮點。

3、深情渲染。能否把學生的讀引得入情入境,首先教師得參透文字,深入到文字的情境之中去,如果教師自己都不感動又如何能感動學生呢?樑老師在情境創設中的一個殺手鐗就是自己的聲情並茂。通過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沉痛、哀傷的情緒,樑老師在上課伊始就讓學生的情緒慢慢沉入到了文字的情感之中,更通過音樂的催化,為情感的營造推波助瀾。整堂課,學生心隨文動,彷彿觸控到了作者的靈魂深處與他恨並痛著。

真實的語文課堂應該是書聲琅琅的課堂。讀的過程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喚醒學生主體意識的過程。只要我們教師用心營造,有效朗讀,那麼學生一旦領悟到誦讀的妙處,便會沉醉其中,欲罷而不能,這樣的課堂怎能不奏出精彩的華章呢?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2

今天聽寫第二單元的詞語,結果不理想,可能是十一放假剛回來上學,孩子們的心還沒有收回來,學習的狀態不好。聽寫全對的沒幾個,但是,楊玉林表現卻出乎我的意料,居然得了100分,可能大家對她還有印象,楊玉林是今年的插班生。原來在柳林的一所普通的私立國小讀書,在做自我介紹時普通話還不標準,話不多,有些內向。她的語文成績在班裡並不算優秀。

下午放學前,我在班裡狠狠的表揚了他,和以前一樣,楊玉林抿嘴靦腆笑,楊玉林的靦腆遺傳與他的爸爸。新轉來的當天,楊玉林的的爸爸對我說了很多,他很忙,每天都要上班,很晚下班。我瞭解了楊玉林在家的學習情況。原來,每個晚上,爸爸媽媽差不多都要10點以後回來,年邁的奶奶做飯,和讀五年級的姐姐一起做作業,也就是說,楊玉林的家庭教育就是零。

當我說起家庭教育的不可缺少性的時候,爸爸很無奈,說自己國小畢業,心有餘而力不足,孩子讀書不好也沒有辦法啊。從他的話語裡,我看出孩子的爸爸很心急,但卻一直擱著。我說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僅僅關於知識的掌握,而是一個大寫的“人”的書寫過程中的'缺憾,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各個方面,我很少在學校裡面看到鬆大聲說話,大聲歡笑的。我建議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環境很重要。像鬆這樣的狀態,需要找一個負責的人(姐姐自己也是小孩,當然擔當不起這個責任)來交流他每天的學習心得,負責人的人不需要學識淵博,可以這樣的形式,“今天學了什麼,也教教我吧,讀給我聽聽吧……”所以,也可以爸媽輪流負責。

從當時楊玉林爸爸的表情來看,我就知道他一定會是一個很負責人的好家長。從今天鬆的表現來看,果然如此!

但我還是不能放鬆,家長和孩子很多時候是一起成長的,包括老師也是一起成長。所以,提醒學生,提醒家長,更需提醒自己。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3

今天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學棋》這篇課文,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課文,課剛進行一會。這時候只見班級的“積極分子”孟凡豪同學舉手了,本以為他要回答問題,就讓他站起來,沒想到他冷不丁說:“老師,今天我過生日!”看著孩子興奮的臉上期待著老師的祝賀神情,真不忍心打斷他。二年級的孩子就是這樣天真、可愛。

“今天是你生日啊,老師祝賀你。那我們一起給孟凡豪長生日歌吧!”在我的鼓動下,大家一起高聲唱起“祝你生日快樂……”我想,其實他只是想告訴我,今天是他的生日,僅此而已。

看著小傢伙高興的'笑臉,我們也很高興。我想無論如何也要擠出兩分鐘時間為他慶賀一下。

“同學們,我們只是給孟凡豪唱了生日歌,可是這點祝賀還不足以表達我們的心願,我建議……”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平時伶牙俐齒的小姑娘姜玉珍站起來說:“老師,我們送他禮物吧!”“好啊,可是要送不花錢的禮物就最好了。”我引導著他們朝我設想的方案來說。

“老師,我可以給孟凡豪做賀卡。”

“你的建議真好!我贊成。”我肯定了學生的想法。

“老師,我給他畫幅畫。”小畫家夏康傑說。

“老師,我送他一本書看看”。

大家七嘴八舌,一會五分鐘過去了,我又把孩子們引入中課堂中。孩子們想法是單純的,有意義的,如何抓住教育的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也許我的做法沒有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是這個小小的舉動保護了一個幼小的心靈,值得慶幸。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4

課本第四單元的語文園地“讀讀背背”安排了一組描寫各月份蔬菜特點的歌謠。辣椒、茄子、蘿蔔、白菜,對於我們班裡這些農村的孩子來說,應該非常熟悉。

我先問“誰家裡現在還種有菜地?”因為拆遷、新農村改造,很多家庭都是出來租房。

舉手的有一半。

“你能說出你家菜地現在有哪些蔬菜?”

本來是很簡單的問題,卻難住了一部分孩子。現在他們是飯桌上請吃現成的,估計有些蔬菜還不能辨認。

更好笑的是有說紅薯的,還有說藕。一個屬於農作物,一個是生長在池塘裡的。

這能怪孩子嗎?

現在農村可種的田地是越來越少了,專門用來留做菜地的更是少見了。地少了,家長們沒那麼忙碌了,平時幾乎不需要孩子們幫忙了。哪像我們兒時,大人們忙得飯都顧不上做,你不去菜地拔蔥、摘茄子、割韭菜,吃什麼啊!

再說,家家戶戶的孩子也不多,都看得嬌貴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著,哪捨得用他們啊!

所以,農村的孩子也會和城裡的孩子一樣,分不清韭菜和麥苗,所以,他們也說不清什麼季節收什麼莊稼,什麼季節種什麼蔬菜。

所以,農村的'孩子也會和城裡的孩子一樣,什麼家務也不用參與,什麼家務也不會做了。飯,家長沒時間做,來不及了,可以買,很方便的;衣,沒時間洗了,有洗衣機隨時恭候;小孩子沒人看了,可以及早送到幼兒園,哪裡還用像過去那樣,大帶小啊。所以,農村的孩子放學後照樣是看電視、玩電腦,照樣是小小年紀眼睛近視,照樣是過著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日子,根本不用為家長分憂解愁。

魯迅兒時非常羨慕閏土的農村生活,一切新鮮而又好奇,可他卻沒想到,會有一天,農村的孩子也會對農村的生活感到陌生。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5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說到這一天大家都不陌生,對,母親節,今年我想給孩子們過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早幾個月前,我和同辦公室的老師就計劃著要給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感恩體驗——讓我來當你的媽媽!

前一天臨放學,我給孩子們佈置任務,一人帶了一枚生雞蛋,用塑料袋裝好。孩子們一頭霧水,不知道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第二天孩子們都很聽話,每個人都拿了一個,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有的還畫上小花,我告訴孩子們今天的任務就是保護雞蛋,孩子們別提多高興了!可是他們大多是粗心的父母,第一次當父母!操場上,我看到一個孩子,我問他你的孩子呢?他說在教室,我去上個廁所就回去;還有沒進校門就已經不小心把雞蛋打碎了。當然也有十分貼心的父母,我們班的.余文琪把包雞蛋的塑料袋系在了紅領巾上,讓我覺得又好笑,又被她的愛心所打動;另一個小男生劉繼東則是把小小的雞蛋用衛生紙包成了一個大大的球,他是多麼害怕這顆小小的雞蛋破碎啊!有的用盒子裝著,走到哪裡拿到哪裡。課間,孩子們的遊戲時間,孩子們都沒有玩,我好奇地問他們,你們怎麼不玩啊?!他們告訴我,“老師,我們要保護雞蛋啊,沒辦法玩,要是一跑起來就會用力過猛,害怕把雞蛋弄碎了。”看來孩子們是體會到了當父母的不易,我暗自竊喜。

因為下午要開家長會的緣故,孩子們的保護計劃就只有半天,但讓我有些失望,班裡的18個孩子們的雞蛋碎了,我有點生氣,他們似乎沒有把這當做是一次特殊的體驗,而是覺得好玩。我對孩子們說,你們今天就是這枚雞蛋的主人,甚至說就是他的媽媽爸爸,你們有沒有想過,媽媽十月懷胎是多麼的不易,她如果累了,能把你從肚子裡拿出來休息一會嗎?她如果向你們今天一樣不小心,你還能來到這個美麗世界嗎,還能坐在這裡安心的學習嗎?你手裡的雞蛋就是你的媽媽,你的孩子,如果你連一上午都保護不好它,你又可曾想過媽媽是多麼的辛苦和不容易呢?!說到這注意到孩子們不再嘻嘻哈哈,而是沉默了,我讓孩子們拿出紙筆,寫一寫今天保護雞蛋的感受,然後再寫一寫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孩子們寫的很認真,通過這次有意義的母親節活動,我想孩子們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