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是指哪個國家

米國是日本對美國的稱謂。

米國是指哪個國家1

米國是指美國。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這個譯名的誕生可謂一波三折。在我們鄰國日本,美國被譯作“米國”。

現在日本沿用的`“米國”,雖然被我們網路文章當成調侃的叫法,其實當時翻譯成“米國”也是一種美化含義。反正有米地方一定很富裕國家。韓國對美國的稱呼,與我們現在叫法一樣。除了日本一直把美國稱為“米國”外,北朝對美國也稱“米國”。

米國是指哪個國家
  

民間叫法

美國獨立的時間是1776年,正是我國清朝乾隆四十一年。因此,從我國對美國叫法及歷史,也大都從清朝開始記載。

但美國與清朝的交流,只是到了清朝末年時才頻繁,當時清朝對於美國的認知並不多,我國民間以美國的國旗樣式稱美國為“花旗國”。對於來自美國的事物,大都前面用花旗二字,比如花旗銀行,還有花旗參,也就是美國人蔘,等等。

米國是指哪個國家2

為了國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成為有用的一生,縱然只能效綿薄之力,我也會熱血沸騰——果戈理

泱泱華夏,五千年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歷史羈絆。曾經的我們站在世界之巔,享受著萬人的前呼後擁;曾經的我們也成為了眾矢之的,在各方的壓迫之下艱難前行。我們不會忘記曾經的傷痛,卻始終銘記從前的輝煌。

在日本人的固有印象中,他們似乎已經習慣稱呼美國為米國,這其中有何怎樣的歷史淵源呢?

追本溯源之下,人們不僅驚訝,原來日本稱呼美國為米國是從中國繼承的,而在中國的大清王朝時期,光是稱呼美國就有7種不同的說法。

意料之外

世界形勢紛繁複雜,身處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在複雜的局勢中努力維繫著各自的感情。在日本的民間,日本人大多習慣稱呼美國為米國,即便在全球化佔據主導的今天,米國這個名詞依舊在日本的各種書籍中隨處可見。

米國這個詞似乎已經融入了日本人的血液中,而如今的美國也一直揹負著日本人口中的米國兩個字。

為什麼日本人會稱呼美國為米國呢?追本溯源之後,人們猛然發現,原來最初的米國這個詞並不是根植於日本的土壤,而是來自於中國。

1848年,大清王朝的學者在《瀛寰志略》中將美利堅合眾國翻譯為米利堅合眾國,而美國也自然而然地被大清王朝的人們稱呼為米國。米國這個名詞,歸根到底,就是翻譯的發音不同而產生的。

彼時大清王朝口中的米國也是一種諧音,而當時的日本沿襲了米國的稱呼,一直稱呼美國為米國。

儘管如今美國有了官方的名字,但是日本依舊稱呼其為米國,這其中其實有著很深層次的內涵。眾所周知,大米是一種糧食,也是一種國家十分重視的事物,是財富的象徵。

一個國家擁有足夠多的糧食也有了十足的底氣,人們的溫飽問題有了保證,國家的發展速度才會加快。

日本人稱呼美國為米國,其實也是一種讚美的意思。

在日本人的眼中,大米象徵著富裕,而擁有足夠多的大米的國家也是一個強盛的國家。日本人稱呼美國為米國,既代表著自己對美國的稱讚,同時也頗具示好的意味。

儘管美國這個稱呼是從中國大清繼承的,回溯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大清王朝對美國的稱呼遠不止米國一個。

米國是指哪個國家 第2張
  

追本溯源

美國成立於1776年,彼時的中國正處在大清王朝時期,因此美國與清朝的聯絡也十分緊密。

正因如此,面對美國,大清王朝的所有措施都是陌生的,也是未知的。清朝末年,中國與美國的聯絡開始加強,美國也正式走進了清朝的視野中。

因為美國的國旗像一朵花,因此大清王朝也稱美國的'國旗為花旗,而美國自然而然也擁有了花旗國這個稱號。

彼時的大清王朝對美國十分好奇,對於美國傳播到中國的各種食物也都稱呼為花旗,例如美國的銀行稱呼為花旗銀行。

中國南京的許多事物依舊維持著花旗的稱呼,這是大清王朝的歷史遺存,而美國對大清王朝的歷史影響也至今沒有消散。

除了花旗國之外,大清王朝還賦予了美國很多其的稱呼,而這些其他的稱呼也有一個共同點:音譯。因為音譯不同,美國還擁有了其他的名字。

異彩紛呈

鴉片戰爭時期,清朝將美國稱呼為咪唎堅,而這也是大清王朝對美國的第一個諧音稱呼。

不久之後,在編寫《海國圖志》的過程中,魏源將美利堅合眾國翻譯為彌利堅合眾國,而美國也被簡稱為彌利堅。

1844年,清朝與美國簽訂了《望廈條約》,美國也第一次正式出現在了大清王朝的檔案之中,第一次擁有了自己官方的名字:亞美理加洲大合眾國,簡稱為大合眾國。

不久之後,大清王朝與美國再次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大清王朝依舊稱呼美國為大合眾國。

由此可見,最初形成的對美國的統稱已經形成了一種官方的標誌,而大合眾國也往往只出現在官方的交流之中。

隨著歷史的發展,大清王朝對美國的稱呼也在不斷髮生著改變。

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之後,中國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而條約中依舊沿用亞美理加洲大合眾國這個名詞,卻不再簡稱為大合眾國,而是變成了大美國。

如今的美國的稱呼也第一次在大清王朝的正式檔案中開始走向近代化。

中華民國成立之時,美國與民國的聯絡依舊十分緊密。彼時的中國已經與世界建立起了十分緊密的聯絡,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近代化趨勢已經十分明顯。那時候的美國被中華民國稱呼為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為美國。

自此,美國這個名字被人們廣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從美利堅三個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大清王朝以及中華民國官方對美國的態度,美利堅三個字當中的任何一個字都充滿著讚美之情,對於當時美國的強大,中國也一直抱有學習的態度。

在大清王朝對美國的7種不同的稱呼中,我們也會有不同的發現。儘管7種稱呼中大多是因為音譯不同而形成的,但仍然有美利堅這種隱含的意思存在。

彼時的中國對待美國的態度十分複雜,既充滿著讚美,卻在美國的欺辱之下不斷自強。美國7種稱呼的演變,也暗示著中華兒女心理與能力的變化。

世界形勢紛繁複雜,身處其中的每一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深知良好國際關係的重要性,而中國也在不懈努力之中堅定地前行著。

歷史上中國對美國的稱呼已經表明,中國始終是一個在學習中不斷前進與發展中的國家,從前的我們有日本學習的歷史,如今的我們依舊有著讓別人驚歎的現實。即便百年過去,中國依舊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