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習俗有哪些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小年的民俗活動主要有掃塵、祭灶等,而習俗就是一種來自人民群眾,深藏在人民群眾的行為、語言、心理中的文化現象,以下分享小年的習俗有哪些。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1

貼灶神畫像

祭灶,其實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吃糖瓜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祭灶”無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儀式,更有“糖瓜粘”的說法,意味著以糖瓜粘住灶王爺的嘴。這個習慣源自流傳已久的祭灶儀式。在民間,百姓一直認為每家每戶都有上天派下來的“灶王爺”,負責監督一年中做過的好事和壞事,直到農曆二十三這一天,需返回天宮向玉皇大帝彙報,祭灶便是送灶王爺上天的儀式。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多是為了過大年做準備,剪貼窗花也是其中一項。據介紹,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
  

做米餅

農曆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大掃除

“塵”與“陳”諧音,故而掃塵旨在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擦洗桌椅、沖洗地面……各家各戶都要不留死角地徹底清掃,做到窗明几淨。同時小年的這一天,也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放鞭炮

過小年時,還有放鞭炮的習俗,因為這是年前的第一炮,很重要。中國人過節都喜歡熱熱鬧鬧的,鞭炮的聲響,可以渲染過節氣氛,但是由於空氣汙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讓小年賣鞭炮、放鞭炮了。其實最重要的只要人團圓,家就熱鬧了,節日的氣氛也就有了。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2

餃子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七年級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餃子。大概也是因為餃子可以放許多菜,製作起來省事,而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熱乎乎的餃子其樂融融的樣子更有年味兒一些吧?餃子餡兒自己隨意放,可葷可素可魚可肉,家裡經濟允許全葷也可,經濟稍差都是素的也無所謂,其實重點只在於吃的是餃子,而不在內餡。

貼窗花

過了臘月二十三,便離春節很近了,挨家挨戶就開始裝飾自己的家裡忙叨開了。窗花一般農村的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帶著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貼上,而在城市大多數都是去買窗花了,少了一絲喜悅也少了一種剪窗花的那種年味。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 第2張
  

祭灶

這算是一個民間傳說了,不過現在農村很多人還是信的,於是會擺一些甜瓜啦,灶糖啦等甜食還有水什麼的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當然祭拜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的,祭拜灶王爺只可以男性參與,女性一律是不允許的哦。

大掃除

要過年了,自然要把家裡大掃除一下下嘍!尤其是一年只擦一次的屋內死角一定要擦的乾乾淨淨,那樣才有過年的氣氛。

吃糖瓜

糖瓜灶糖,沒什麼特別的講究,一般都是給小朋友們作為零食的。外面有一層芝麻,裡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一般人家似乎做不出來,比較麻煩所以小孩子們能吃到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貼春聯

有的.地區是大年三十才貼春聯,但是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了,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裡寫字比較好的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卻並不缺少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謀劃策寫什麼的時候最溫馨了。

可城市都是買的春聯,不僅如此又貴又沒新意,還是什麼貼金的帶花的那種,其實依依最不喜歡這種,稍微一碰就掉銀粉,還是最古老的紅紙比較好。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 第3張
  

備年貨

這小年離大年不過就是剩個不到十天,城市裡的人們應該是早就提前買好年貨了。現在網購方便,而春節前物流基本不收穫了,必然會提前很久買好。但是很多東西比如菜、飲料什麼的還是要小年開始備貨的。農村的年貨相當簡單,也不用買一堆零食,殺豬灌腸就可以搞定,當然這些活也不是說一天就能幹完,所以小年就得開始準備年貨了。

沐浴更衣

沐浴更衣神清氣爽的過年是必須滴,把上一年的塵埃晦氣除去,把新一年的好運帶來便是沐浴的宗旨。換上新衣服,就可以快樂的期盼到大年三十了,這也是小孩子們一年最高興的時刻。沒有什麼太多的講究,只是一種個人自願的行為,當然你也可以在臘月二十九來換新衣服,不過又要過年又要洗一堆衣服不是很麻煩的事情嘛,所以小年更衣沐浴也是減輕一些負擔嘍!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3

餃子

北方臘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餃子,因為這天要送灶王爺上天彙報工作,人們煮好餃子端端正正擺在供臺上,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火燒

河南漯河、平頂山一帶小年夜這天不吃餃子,而是家家戶戶自己做火燒吃。火燒又叫燒餅,與小年幾乎劃等號,當地人講沒有火燒的小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

粘糕

山東部分地區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粘糕是用黃米、紅棗等做成的`一種甜味糕點,意在粘住灶王爺的嘴,使其向玉帝彙報工作時只講好事。

麻糖

晉西北地區小年夜要吃麻糖。山西大同的麻糖是用優質小米熬成“餳”,再加入磨好的小米麵攪拌均勻,通過特殊工藝發酵和固化處理,做成各種形狀的糖塊,有玉骨麻糖、擦酥麻糖、夾餡麻糖、瓜蛋糖、板子糖等。不管是哪種麻糖,都是為了粘住灶王爺的嘴,以免他把人間美味奢華的事報告給上天。

關東糖

小年的習俗有哪些 第4張

關東糖,又叫灶王糖,一年之中只有小年前後才能吃到。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製而成的風味特殊的糖製品。關東糖又香又酥,粘性大,主要是祭灶用。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烤融化塗在灶王爺嘴上,這樣他到玉帝那裡就不能講壞話了。

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這首民謠很多人應該都聽過。糖瓜跟關東糖的做法相似,只是關東糖是長條型的,拉成扁圓型就是糖瓜,吃起來香酥脆甜,粘性很大。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臘月二十三有吃炒玉米的習俗。人們用麥芽糖把炒玉米粘起來冰凍成一塊一塊的,口感脆甜香酥。

面花

山東半島的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都忙著蒸棗花饃、團圓餅、壽桃等麵食,蒸出來的這些麵食又叫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