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1

主張心即理,並據此提出知行合一的口號,決心創立良知之學,從而用一種注重身心修養的學說來取代朱熹沉溺詞章、務外遺內、博而寡要、支離決裂的格物致知說。

明心性,格事理,致良知,濟天下。知行。一,天人合一,

“致知格物”是王守仁的核心思想!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心之用,知善知惡者良知,為善去惡者格物。”並以此作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處於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王守仁的簡介

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因他曾在餘姚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後世現在一般都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王陽明生於明朝中葉,此時政治腐敗、社會動盪、學術頹敗,陽明子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乃發明“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陽明子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故稱之為“真三不朽”。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2

“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這是青年主席曾在研習心學時,於文章《心之力》對王陽明的至高評價。發出王陽明之後再無來者的感慨。儒家歷史上曾產生過兩個半完人,一是至聖先師的孔夫子,一是開創心學的王陽明瞭。為何王陽明在世人心中有如此地位和評價呢?

聖人高度

明代著名的軍事家,哲學家,思想家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創立陽明心學,核心主張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古人一向強調立志的重要性。五歲的王陽明第一次開口說話便會背誦《大學》,十二歲在私塾讀書時問老師:“何為天下第一大事?”並答“天下第一等事乃為聖!”自幼立志做聖人,為之後王陽明為聖賢做出詮釋及證明。

“時窮節乃現”來說王陽明再好不過了。王陽明三次參加科舉,前兩次皆下第。他的父親開導安慰他說,此不中下次勉而中矣。王陽明滄桑的笑說,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而為之懊惱為恥。“尋常人往往遇事慌亂,唯有修養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為之不亂。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練。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第2張
  

二十八歲第三次科舉進士及第,開始從政生涯。四十七歲因功被封為新建伯。 陽明先生一生三次平定禍亂,蕩平盜賊。其文韜武略,世所罕見。然而無論當官,被貶,或行軍打仗,總不忘記講學,講學為第一要務。五十六歲因肺炎加重,告老還鄉。臨終之時“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正是知善知惡的境界。諡號文成。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心學深度

作為儒學的一門家學—陽明心學,推溯自孟子,發展自王明陽。先生對自己心學總結了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心的本源沒有善惡的區別;只是有意念的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則是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人的良知看到善會喜歡,看到惡會憎恨;為善去惡是格物,糾正錯誤的事情,且有好的作為都是出於對事物的理解。

這就是王陽明的心學。弘治二年,王陽明遍讀朱熹著作,為了實踐朱熹“格物致知”,“格”了七日七夜竹,什麼都沒發現,人卻病了。“守仁格竹”就自此產生。此後反對程頤朱熹“格物致知”方法,以理無窮,格之則未免煩。

心的純度在陽明心學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去人慾存天理,格人慾為天理,心即理也。這便是先生的心與理共生共存關係。去蔽心欲,歸心之本,志存大善。只要最終目的是好的,心是光明的。王陽明在平叛寧王時,用假傳聖旨募兵。他已經成為心體自由的人,政治,道德,法律已經不能制止。一心在橫,人當馳者。若心無自由,心無光明,則無王陽明。

公元1506年,34歲的王守仁因冒犯大閹劉瑾,貶任貴州龍場驛驛丞,一個掌管驛站的不入品小官,在人跡罕至的西南邊鎮,王陽明潛心研究,龍場悟道。終於創立了獨樹一幟的學術流派,致良知說。

在王學看來,良知人人具有,商賈之人,田夫,市民無一例外。雖終日為市,不害其為聖為賢。但能不能致那良知,要看你心誠堅否。若不忍去“致,即便有良知,也是種浪費。就是王陽明曾說過的人孰無良知乎,獨有不能致之耳。

魯迅先生曾說過,單是說不行,最緊要的是做。知行合一則是王陽明對說和做的悟道。行與知是一體,欲復良知本體之先即行知合一。不僅要認識知,而且要實踐行,二者相為表裡,不可分離。

行必且知,否則不能到行;知必為行,否則不能算知。公見之知行合一尤甚,其下可傳道授業解惑,上馬便征戰沙場立功,當省今人。其江西剿匪,事寧之亂,更為美談。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第3張
  

本質寬度

心即理涉及心與物的關係。陽明先生認為天下之事又有心外之理乎?即理在心中。可預防社會失範的法律法規可以純粹物化,為其外之剛,若理在心,則法律化道體之身。因此,陽明之學道於德為甚有益,即道德意義在於德性之自成。在理論上,道德建設理論是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德建設是主體自律的內在要求,二者之間有著天然的一致性心即理對於解放思想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大都人云亦云,很少有自己的思想認知。陽明先生認為人應該不被情緒左右,良知的展開需要致良知,致良知則將他推廣於事物。是良知之自見。

“致良知”是學問修養的靈魂與第一原則。致良知說是一條道德人格的前進路線,體現了人性最純粹的光芒,不僅照亮我們自己,而且還照亮他人。人不應該向下沉淪,為私心而中斷,為物慾所遮蔽,不能因不同一而自我否定。

這一點,可醒今人荒涼之、利之、俗化之心,抵禦享樂主義、虛無主義,拯救當下的生態危機,道德危機。陽明先生的“致良知”,只需將良知做到“致”,就是把道德真誠的仁愛之心發揮出來,去應對萬物,使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

王陽明認為“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而不行,並不是真正的所知。人們做不到是因為工夫還不到,參透了自然就可以做得到。陽明心學告訴我們,須在日用倫常之間,於禮樂刑政之間,為善去惡,從根底去除改變。

王守仁的思想主張 第4張
  

知行然以其愛親,以修身齊家,以盡倫盡職,為政事。人們做為一分,就體認一分良知,且體認一分良知,就要行一分。知行本為一體,知行合一,止於至善。這一點給予道德實踐、自我改善的勇氣,道德修養只有通過道德實踐來完成才有意義。

陽明心學不僅是人性的迴歸,也是向前的動力。至聖至賢、卓立千古的陽明先生一生所悟出的王學,令人各得內心之光明,破其桎梏,奠定一生格局;令人思古追慕先賢,獲得民族前進力量。陽明心學的智慧,正是今人內心躊躇,求同存異時的定心丸,正是解決當今社會道德鬆弛、信仰缺失的精神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