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水裡的動物

有海龜,海星、海豚、海象、海馬等等。

生活在海水裡的動物1

1、海龜

海龜(學名:Chelonia mydas)隸屬龜鱉目、海龜科、海龜屬。 廣佈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海龜北起山東、南至北部灣近海均有分佈。長可達1米多,壽命最大為150歲左右。頭頂有一對前額鱗。

四肢如槳,前肢長於後肢,內側各有一爪。頭、頸和四肢不能縮入甲內。主要以海藻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陸地上產卵,孵出幼體。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龜適應在水中生活,四肢變成鰭狀,利於游泳。一般僅在繁殖季節離水上岸。

2、海星

海星,是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體扁平,多為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生活時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腕腹側具步帶溝,溝內伸出管足。內骨骼的骨板以結締組織相連,柔韌可曲。

體表具棘和叉棘,為骨骼的突起。從骨板間突出的膜質泡狀突起,外覆上皮,內襯體腔上皮,其內腔連於次生體腔,稱為皮鰓,有呼吸和使代謝產物擴散到外界的作用。水管系發達。個體發育中經羽腕幼蟲和短腕幼蟲。

現存種類1600種,化石種類300種,廣泛分佈於砂質海底、軟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種深度的海洋中。

3、海豚

海豚(學名:Delphinidae)具有齒鯨類典型的.形態學性狀:紡錘形的身體;單個新月形的呼吸孔;頭骨套疊,上頜骨向後擴充套件與額骨重疊;顱頂偏左的不對稱;圓錐形或釘狀的齒等。各種間最明顯的變異與喙、上下頜、牙齒等攝食器官有關。

喙的長短和大小,牙齒的多少和大小,反映了不同物種所佔有的生態位的範圍。如牙齒總數從僅10枚左右(里氏海豚)到共有250枚(長吻原海豚)。外形也呈大幅度的變異。只有少數種類如虎鯨和領航鯨為顯著性二型,更多種類則可為身體大小、形狀、顏色,和背鰭形狀的輕微性二型。

海豚是與鯨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大約於1千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里,偶見於淡水之中。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生活在海水裡的動物span>ure>

4、海象

海象(學名:Odobenus rosmarus(Linnaeus,1758),海象科海象屬的一種動物。顧名思義,即海中的大象,它身體龐大,皮厚而多皺,有稀疏的剛毛,眼小,視力欠佳。長著兩枚長長的牙。

與陸地上肥頭大耳、長長的鼻子、四肢粗壯的大象不同的是,它的四肢因適應水中生活已退化成鰭狀,不能像大象那樣步行於陸上,僅靠後鰭腳朝前彎曲,以及獠牙刺入冰中的共同作用,才能在冰上匍匐前進,所以海象的學名,若用中文直譯便是用牙一起步行者,而且其鼻子短短的,缺乏耳殼,看起來十分醜陋。

5、海馬

海馬(拉丁學名:hippocampus),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種小型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釐米。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而得名,頭呈馬頭狀而與身體形成一個角,吻呈長管狀,口小,背鰭一個,均為鰭條組成。眼可以各自獨立活動。

海馬行動遲緩,卻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動迅速、善於躲藏的橈足類生物,分佈在大西洋、歐洲、太平洋、澳大利亞。

生活在海水裡的動物2

1.灰海豹

灰海豹(學名:Halichoerus grypus)是海豹科中的一個主要物種,主要分佈於北大西洋一帶的海岸。它們是海豹科中的一種大型海豹,亦是灰海豹屬(Halichoerus)中的唯一成員。它們亦有另一個名稱——大西洋灰海豹。

雄海豹的體長可長到9英尺(2.74米)。雄性長約3m,重300kg,雌性2.3m,重250kg。吻長,吻端至眼間距約為眼間距的兩倍。

雄獸頸部具3~4道深皺紋。體灰色,背深,腹側淡。雄性毛深,具淡色斑;雌性色淡,具深色斑。前肢柔軟,Ⅲ指短於Ⅰ、Ⅱ指。頭骨的吻部長,且寬而高。額鼻區高,前頜骨長,頰齒強大,截面近圓形,齒冠單1,齒數34。

2.新喀里多尼亞多棘海馬

新喀里多尼亞多棘海馬,Hippocampus curvicuspis(Fricke, 2004),海龍科海馬屬的一種魚類。

新喀里多尼亞多棘海馬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種,分佈於西太平洋區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棲息深度約6米,本魚背鰭軟條17枚,腹環11個,尾環35-37個,頭冠具有4個大棘,體長可達9.7釐米,棲息在海草床,屬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為食,卵胎生。

3.藍鯨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鬚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與其他鬚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

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佈。

生活在海水裡的動物 第2張

4.比目魚

比目魚又叫鰈魚,硬骨魚綱鰈形目魚類的統稱。體甚側扁,呈長橢圓形、卵圓形或長舌形,最大體長可達5M。成魚身體左右不對稱。

兩眼均位於頭的左側或右側。口稍突出。鰭一般無鰭棘。背鰭和臀鰭基底長,與尾鰭相連或不連。廣泛分佈於各大洋的暖熱海域中,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食。種類繁多,全世界有540餘種,中國產120種,主要類別有鰜、鮃、鰈、鰨、舌鰨等,為經濟魚類。

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它們特別適於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於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

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比目魚的身體表面有極細密的鱗片。比目魚只有一條背鰭,從頭部幾乎延伸到尾鰭。它們主要生活在溫帶水域,是溫帶海域重要的經濟魚類。

5.企鵝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遊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

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佈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屬於企鵝目,企鵝科。特徵為不能飛翔;腳生於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

趾間有蹼;跖行性(其他鳥類以趾著地);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保溫。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