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知識

社會心理學知識,社會心理學知識是研究個體和群體在社會互動過程中,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交叉學科。下面瞭解社會心理學知識。

社會心理學知識1

社會心理學常識1.蝴蝶效應: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週後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丟了一顆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社會心理學常識2.鱷魚法則:

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

社會心理學常識3.鯰魚效應:

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後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

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遊,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已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遊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社會心理學常識4.羊群效應:

頭羊往哪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裡走。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社會心理學常識5.刺蝟法則:

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

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社會心理學常識6.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時卻無法確定。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定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社會心理學常識7.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告訴我們,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經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佔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領導人要對工作認真分類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專案上。

社會心理學知識
  

社會心理學常識8.木桶理論:

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社會心理學常識9.馬太效應:

《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社會心理學常識10.鳥籠邏輯

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裡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裡。這就是鳥籠邏輯。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人們會問:“那麼,你要一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鳥籠邏輯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所以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邏輯思維是多麼重要。

社會心理學常識11.破窗效應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上有個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就是說,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這真是很奇怪的現象。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地上究竟要有多髒, 人們才會覺得反正這麼髒,再髒一點無所謂,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才會自暴自棄,讓它爛到底。

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阻攔掉,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犯罪其實就是失序的結果,紐約市在80年代的時候,真是無處不搶,無日不殺,大白天走在馬路上也會害怕。地鐵更不用說了,車廂髒亂,到處塗滿了穢句,坐在地鐵裡,人人自危。我雖然沒有被搶過,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記悶棍,眼睛失明,從此結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來談虎變色,不敢隻身去紐約開會。最近紐約的市容和市譽提升了不少,令我頗為吃驚,一個已經向下沉淪的城市,竟能死而復生,向上提升。

因此,當我出去開會,碰到一位犯罪學家時,立刻向他討教,原來紐約市用的就是過去書本上講的破窗效應的理論,先改善犯罪的環境,使人們不易犯罪, 再慢慢緝凶捕盜,迴歸秩序。

當時這個做法雖然被人罵為緩不濟急,“船都要沉了還在洗甲板”,但是紐約市還是從維護地鐵車廂乾淨著手,並將不買車票白搭車的人用手銬銬住排成一列站在月臺上,公開向民眾宣示政府整頓的決心,結果發現非常有效。

警察發現人們果然比較不會在乾淨的場合犯罪,又發現抓逃票很有收穫,因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緝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攜帶武器,因此警察願意很認真地去抓逃票,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門不敢帶武器,以免得不償失、因小失大。這樣紐約市就從最小、最容易的地方著手,打破了犯罪環結(chain),使這個惡性迴圈無法繼續下去。

社會心理學知識2

一、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1.心理學的定義:(奧爾波特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瞭解和解釋個體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怎樣受他人存在的影響而發生變化的一門學科。

2.社會學的定義:(艾爾烏德)社會心理學是關於社會互動的研究,以群體生活的心理為基礎。

3.介於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定義:社會心理學是關於社會情境中個體的心理現象及其行為規律的科學。

二、社會行為與社會心理

1.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是人對社會因素引起的並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反應系統。

它包括群體的`決策行為、建設性及破壞性行為與個體的習見行為,以及人際之間的合作與競爭等。

社會行為及其發展取決於個體及其所處情境的狀況。

勒溫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為;P—個體;E—個體所處的情境;f—函式關係

其意義是,行為是個體及其情境的函式,即個體行為是個體與其所處情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勒溫 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為,人和他所處的境必須被看成是一個相互依賴的因素群。

2.社會心理

社會心理是社會刺激與社會行為之間的中介過程。

即由社會因素引起並對社會行為具有導向作用的心理活動。

社會刺激→社會心理→社會行為

社會心理學知識 第2張

三、巨集觀的社會層面學的研究範圍

1、個體層面,如:自我意識、社會知覺、態度、社會學習等。

2、人際層面,如:人際溝通,人際關係等。

3、群體層面,如:群體心理氛圍、社會影響等。

4、社會層面,如:風俗、時尚、階層、民族心理特徵等。

社會心理學知識3

一、情景的概述

①社會心理學關注社會情景中的個人成長和個人在其中所建立起來的社會認知方式和行為模式。這意味著社會心理學並不單純的討論個體的心理髮生與發展,而要把一個個體置入與其相關的情境中去思考

⊙人與情景的關係是社會心理學的要旨

⊙情境是社會心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情境的含義代表了環境中的個體對其所處環境的感知和定義

⊙情境的客觀性就是環境,環境一般包括兩大方面: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二、自然環境對人格的影響

①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封閉山區的群體與現代化環境的群體)

②社會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社會文化環境是人類自己設定的,相對而言對人類帶來的.影響更為直接)又或者說人的自身就是社會性的產物,不能將人想象成一個純粹的或抽象的個人來面對他所處的環境

③環境心理學

⊙自然環境:光線、氣候、汙染和溫度等

⊙社會環境:社會氛圍、公共/私八空間、居住,工作環境和能源消耗等

④文化型別與人格特質

⊙文化型別: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根據大環境的特徵對文化進行分類的

⊙文化模式:歐洲人,美洲人,中國人,印度人;文化與民族性格

⑤人格理論與人格測量

⊙人格理論是心理學家關注的關於個體自身問題的結果(基本意圖是希望對個體的心理與行為差異性進行解釋;人格理論大致可分為:特質理論,人本主義/存在主義理論)

⊙人格理論的測量:a問卷測量:卡特爾16PF、大五人格量表、埃裡克森人格問卷等; 形容詞列表法、 Q分類法、 Wai方法等

第二節 自我意識

一、自我概念的定義

①自我是一個同人格緊密聯絡的概念,許多人格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討論自我的形成。

②自我概念是社會心理學的重要命題,又稱為“自我意識”、“自我觀念”,簡稱“自我”

⊙定義:個人關於意識的成長或者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和體驗

⊙因為與個體自身有關,自我歸根到底是人的反身意識,即自身為物件,形成對自身的看法和觀念的問題。

⊙馬克思認為人的一切,包括對自己的感知都是從社會生活中得到的,即“人的全部發展都取決於教育和外部環境”。

二、自我概念的結構性

①自我概念的組成

⊙主體的我(I)與客體的我(Me)——詹姆斯(1890)、米德(1934)

物質我、社會我和心理我 ——詹姆斯

⊙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 ——羅傑斯(1951、1959)

⊙實用自我與原則自我 ——斯奈德與坎貝爾

⊙可能自我、動態自我 ——馬科思(1986)

社會心理學知識 第3張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①伯恩斯在其《自我概念發展與教育》一書中,系統論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保持內在一致性、解釋經驗和決定期望等三種功能

②保持內在一致性

⊙自我勝任概念積極的學生,成就動機與學習投入及成績也明顯優於自我勝任概念消極的學生(金盛華1988)

⊙在研究失足青少年時發現,“壞孩子”的自我概念會使失足青少年傾向於做與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行為,出現“破罐子破摔”現象(金盛華1982)

③經驗解釋

⊙是指自我概念具有經驗解釋系統的作用

⊙梅德韋克等人做過一個有意思的研究,發現奧運會銀牌得主感覺不如銀牌得主快樂

④期望定向功能

⊙指人們對情景和自己行為的期望是受自我概念引導的。在各種不同的情景中,人們對於事件發生的期待和自己在情景中如何行為,都高度決定於自己的自我概念

⊙金盛華有關兒童自我概念的實驗研究發現,差生成績落後。並非獨立存在,而是整個行為動力系統出現角色偏差的結果,差生的消極自我概念導致消極自我期望

★自我概念的形成及發展

⊙心理學家發現幼兒的自我知覺大概在出生後三個月開始出現

(敢知道他人吃,而不是自己吃;拍打他人而不是自己)

⊙自我意識的出現大約在出生後15個月,幼兒在交往中開始發現自己和其他人的差異,由此可以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評估。

⊙隨著兒童認知能力的不斷提高,尤其是隨著語言學習和與他人的相互作用,開始逐漸學會用符號來指稱周圍世界的客體,並最終了解了詞語中我的內涵開始用“我”來代替“寶寶”,此時自我已經明確分化為一個獨立的物件。

①庫利(1902)“映象自我”理論

⊙兒童早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通過將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作為鏡子來看到自己的“鏡映過程”獲得的。

⊙別人的態度不僅影響著兒童折射性的“映象自我”,而且會經由這一途徑使實際的自我發展受到影響。

②兒童自我發展的另一個核心要素是人際交往

⊙米德和麥奎爾等人的研究:兒童與他人的交往過程是不斷提高知覺別人能力的過程,同樣也是自我概念不斷髮展的過程; 重要他人:父母、教師/同伴

⊙自省能力是兒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礎。在我國兒童的自省能力方面:韓進之等人(1990)的研究:3~5歲兒童已有1/4的比例開始有自我評價、自我體驗

⊙在自我概念的形成方面我國國小三年級以上學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金盛華(1988)和李德偉的研究:他們對自己的多方面評價都高度接近教師和同伴的評價。

③自我概念的形成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