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紅薯是涼性還是熱性?

中國種植紅薯由來已久,但是最剛開始還是國外傳教士引進來的。那麼,紅薯是涼性還是熱性

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紅薯(英文: sweet potato),學名:番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又名山芋、紅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北方)、紅苕(多地方言)、線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紅皮番薯、山藥(方言)、萌番薯等。

番薯的引入中國,源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這一年春天,在呂宋島,當一種叫“朱薯”的農作物進入陳振龍的視野時,他定然會回望四千裡水路之外,家鄉福建那漫山遍野的紅土地。

這一年,陳振龍50歲。他出生於福州府長樂縣的一箇中產家庭,年輕時考取過秀才功名。然而,在他生長的年月,一方面是科舉艱難、“仕途壅塞”,另一方面,經商風潮瀰漫於東南諸省,“中產子弟,什五遊食在外”。不知道什麼時候,陳振龍也開始了他的商人生涯,“往來於閩省、呂宋之間”。

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紅薯是涼性還是熱性?

大批閩商前往呂宋,和西班牙人密切相關。在此之前,呂宋僅有華僑“約百五十人”。1571年西班牙船隊征服菲律賓群島後,大量採購生絲、棉布、陶瓷等中國商品。短短二十餘年之內,“閩人以其地近,且饒富,商販者至數萬人”(《明史·呂宋列傳》)。

西班牙人帶來的,不僅有滾滾銀幣,還有原產美洲的一些農作物。史料記載,朱薯進入呂宋,約在1565年。征服諸島後,“紅夷常患糧米不足”,於是大規模推廣種植。

到1593年,這種開著淡紫色小花的藤本作物,在呂宋已“被山蔓野”。陳振龍看到,當地土著“隨地掘取”、“以佐穀食”(《金薯傳習錄》)。

朱薯價格極賤,並且極易引種,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然而,將薯藤帶出呂宋,頗費了陳振龍一番周折。《金薯傳習錄》記載: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他們還在海關層層盤查。賄賂當地土著、“得其藤數尺”後,陳振龍將薯藤絞入汲水繩(另一說“編入藤籃”),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

航船抵達福州的日子,是農曆五月二十一日。幾天後,陳振龍之子陳經綸草擬了一份稟貼,遊說福建巡撫金學曾“行知各屬”、“效法栽種”;與此同時,由於擔心“土性不合”,在紗帽池衚衕住宅一帶,陳氏父子尋“舍傍隙地”,開始“依法栽植”。

先薯亭,為紀念明萬曆年間引種和推廣番薯的華僑陳振龍和巡撫金學曾而建。

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紅薯是涼性還是熱性? 第2張

四個月以後,朱薯引種成功。經“啟土開掘”,陳氏父子發現,朱薯“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福建巡撫金學曾得知後振奮不已,在旌表陳氏父子此行“事屬義舉”之後,他認為朱薯的引種,“雖曰人事,實獲天恩”(《金薯傳習錄》)。

當年冬天,來自呂宋的朱薯,被命名為“番薯”。

紅薯是涼性還是熱性

紅薯是平性的。

紅薯性味甘、平,有健脾胃、補虛乏、益氣力的功效。

平性食物的性質介於寒涼和溫熱性質食物之間,適合於一般體質,寒涼、熱性病症的人都可選用。平性食物多為一般營養保健之品。如米、面、黃豆、山芋、蘿蔔、蘋果、牛奶等。

紅薯儲存方法

1、室內儲存

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紅薯是涼性還是熱性? 第3張

紅薯怕冷,當溫度過低時,就會受凍,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爛;如溫度過高時,又會生芽,最好把室溫控制在15℃左右。紅薯受了潮溼,很容易引起病菌侵害,造成腐爛,最好放在透氣的木板箱內儲存。

如果沒有木箱,在堆放紅薯的地方和靠牆處,應墊上木板,薯堆上再蓋些東西,以防受潮。在溫暖的白天裡,要適當開啟視窗換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應防止冷風吹入。從市場上買回的紅薯最好放在太陽下晒幾小時,以減少傷口水分,促使癒合,在取用時,要輕拿輕放,避免碰傷。

教你一招紅薯放多久都不會壞

2、井窖貯藏:

選擇地勢高、土質堅實、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向下挖一井筒,一般直徑1米左右,井筒深5——6米。貯藏室的大小可根據貯藏量多少而定。貯藏室內要墊10——15釐米厚的幹沙,其上放置紅薯。紅薯只能裝七成滿,以便留出換氣的地方,否則會因溼、熱而加重腐爛。

3、切片晒乾儲存法

把紅薯切片,放到房上或向陽、乾燥、通風的地方晾晒。注意不要受雨雪。晒乾後,放在室內乾燥地方儲存起來,吃前用水泡一下。

注意:紅薯不宜放冰箱

如果放在冰箱中儲存,很容易因為冰箱中的水汽而變得柔軟,也很容易因為冰箱中的水汽而變得容易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