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穴穴位位置

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旁開0.5寸處。

氣穴穴位位置1

氣穴的位置

氣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旁開0.5寸處。即:關元穴左右一指寬處。

氣穴的名詞解釋

氣穴,經穴名。出《鍼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衝脈、足少陰之會。

別名:胞門穴、子戶穴。

“氣穴”:穴內物質為氣態物也。本穴物質為大赫穴傳來的高溫高壓水氣,至本穴後,快速強勁的高溫高壓水氣勢弱緩行並擴散為溫熱之性的氣態物,故而得名。

“胞門”:“胞”,胞宮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胞門名意指胞宮的外輸氣血由此外出衝脈。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溫熱之氣,此氣來源於胞宮,在本穴開始向衝脈以外傳輸,是衝脈氣血外出的主要門戶,故名胞宮。子戶名意與胞宮同。

衝脈足少陰之會:本穴物質既有腎經氣血又有衝脈氣血,故為衝脈足少陰之會。

氣穴穴位位置
  

氣穴的功效與作用

補益衝任、補益腎氣、調理下焦。

氣穴位的.主治病症

氣穴主治肝腎、胎產、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宮虛寒、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崩漏、帶下、不孕、墮胎腹痛、小便不利、洩痢不止、奔豚、脅痛、腰脊痛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腎炎、膀胱麻痺、性機能障礙、子宮脫垂、腸絞痛等。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不孕,帶下,腹瀉,小便不利等。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尿路感染,遺精,陽痿,陰莖痛,腎炎,膀胱麻痺;

婦產科系統疾病:月經不調,不孕症;

其它:腹瀉,角膜炎。

氣穴的配伍功效

氣穴配天樞穴、大腸俞穴:主要緩解治療消化不良。

氣穴配三陰交穴、氣海穴、腎俞穴、血海穴:緩解治療月經不調、血帶、宮冷不孕、先兆流產、陽痿、不育症。

氣穴配陰陵泉穴、中極穴、膀胱俞穴:主要緩解治療五淋、小便不利。

氣穴的療法注意事項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氣穴5—20分鐘,每日一次,可以治療小便不利、痛經等。

【鍼灸療法】:直刺或斜刺0.8—1.2寸。

氣穴的按摩手法

用大拇指按揉氣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夠治腹脹。

氣穴穴位位置2

穴位名

氣穴 Qìxué,出《靈樞·四時氣》。別名胞門、子戶。氣,在此意指原氣。穴,即腧穴,亦窟藏之意。腎主納氣,是處為腎氣歸聚之所,因關元為原氣生髮之處,下焦元氣關藏之處,穴在其旁,也是養生凝神入氣之處,故名之。氣穴本為孔穴的通稱,如《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

經屬

屬足少陰腎經,是衝脈、足少陰腎經的交會穴。

定位與取法

定位: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取法:仰臥位,當臍中至恥骨聯合上緣的'上3/5與下2/5交點處,旁開中線0.5寸處即是。

氣穴穴位位置 第2張
  

解剖

穴下為面板、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分佈同大赫。為肋下神經分佈處。面板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經前支和第一腰神經的前皮支分佈。腹腔內相應的器官為大網膜、小腸等。

作用與主治

作用:調理衝任,益腎曖胞

主治:肝腎,胎產,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宮虛寒,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崩漏,帶下,不孕,墮胎腹痛,小便不利,洩痢不止,奔豚,脅痛,腰嵴痛[方劑匯],洩瀉,痛經,腹瀉,現代又多用氣穴治療腎炎,膀胱麻痺,性機能障礙,子宮脫垂,腸絞痛,尿路感染,遺精,陽痿,陰莖痛,腎炎,角膜炎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1~1.5寸,區域性有酸脹感,可擴散至小腹部。針刺宜緩慢,以免刺傷膀胱。

灸法:艾炷灸或溫鍼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配伍

配關元穴、三陰交穴治閉經。

配天樞穴、上巨虛穴治洩瀉,痢疾。

配關元穴、中極穴、腎俞穴、氣海穴、三陰交穴治月經不調。

配命門穴、關元穴、腎俞穴、三陰交穴治不孕。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月水不通,奔豚,洩氣,上下引腰嵴痛。衝脈、足少陰之會。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月事不調。

《循經考穴編》:婦人子宮久冷,不能成孕,赤白淋漓,月事不調,敗血逆氣攻衝,兩脅疼痛。

《鍼灸大成》:主奔豚,氣上下引腰嵴痛,洩利不止,目赤痛內眥始,婦人月事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