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喜歡夾被子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睡覺喜歡夾被子

睡覺夾被子,相信很多人有這個習慣,小編也喜歡,那到底為什麼會情不自禁的去夾被子呢?有這個習慣是好是壞呢?今天我們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睡覺喜歡夾被子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睡覺喜歡夾被子

睡覺喜歡夾被子是怎麼回事

睡覺夾被子有益健康

許多人睡覺時習慣夾著被子,感覺這樣更舒服,其實這樣做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錯誤的睡姿非但不能緩解疲勞,反而會使人渾身疼痛。睡覺時不妨利用一個小枕頭,保證睡姿正確。人在仰臥時腿部放鬆,但連線腰部與腿部的肌肉長時間保持緊張,引起腰部不適,尤其是脊椎不好的人更為敏感。

夾被子的原因

舒適

首先當然是舒服,不舒服的話為什麼還要這麼睡呢?側臥的時候,一條腿的膝蓋壓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骨頭碰骨頭,很硬很硌,中間加入一個被子作為緩衝,舒服了很多。同時,大腿內側的敏感快感帶,如果中間沒有被子的話,是互相接觸不到的,夾了被子以後,會感覺舒服很多。

全感

不知道是不是人類或者家庭在物質生活貧瘠的時候,都有過如下的經歷,小時候和兄弟姐妹甚至父母蓋一條被子…這樣就會出現搶被子的情況…為了自己蓋的那段被子不會在熟睡後被搶走,用雙腿夾住一截被子,可以很好的留出“被子餘量”,而且雙腿夾住的被子很不容易被拽走,這樣極大的滿足了安全感。

潛意識性滿足

某種程度上滿足了潛意識的一種生理性滿足,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

健康拓展

睡覺時突然抖動

這個是正常現象 ,不用太擔心。

這個不是缺鈣,缺鈣的表現是手腳抽筋、四肢發抖,無力,不是入睡時的抽搐。

要了解這個問題,可以先看看一個例子:很多運動員在做完劇烈的運動,特別是無氧運動(指的是舉重,啞鈴等需要憋氣完成的訓練和運動)以後,都會抖抖手腳,以放鬆肌肉。

抖動肌肉,利於釋放劇烈運後在肌肉組織中積蓄的乳酸(這是一種讓人覺得肌肉痠痛的物質)。

同樣的,我們需要知道,睡眠並不僅僅是腦部的現象,它是一種需要全身都參與的生理現象。

睡眠中,人的感知器官,如耳朵、鼻子、面板各個部分的神經都處於很遲鈍的狀態。而肌肉組織同樣需要“睡眠”。

這個就表現為肌肉深度的放鬆(您可以做一個小實驗,當清晨睡醒過來,使勁捏緊您的拳頭,呵呵,是不是有點使不上勁的感覺?)。

當您處於入眠狀態時,身體各方面都在逐漸的放鬆,肌肉也不例外。

當肌肉放鬆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行抽搐起來,就像運動員抖動手腳一樣,其作用是使肌肉達到深度放鬆的狀態。

所以,這種入眠時的四肢抽搐是很正常的,在白天勞累的情況下,夜晚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適當放鬆自己

人的睡眠分為生理睡眠和心理睡眠 兩個階段。

生理睡眠就是指人每天的睡眠時間若有達到3.5個小時,就完全可以滿足人體的需要。

而心理睡眠就是人的潛意識對睡眠的一種滿足感。

所以臨睡前越放鬆越好,不要擔心自己今天可能還只是睡三四個小時,擔心睡眠不足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不要太計較睡眠的量

睡眠量的要求是因人而異的,而且不同年齡的人也不一樣,年齡愈小,睡眠量需要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會逐漸減少。

一個人一天並非一定要睡上8個或7個小時,合理的睡眠量應以能解除疲勞,保持精神愉快,能很好地進行一天的工作與學習為標準。

相反,如果對睡眠的量過分計較,常因少睡半小時而心神不定,對"睡個好覺"只能是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