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洗澡注意事項及護理

新生兒洗澡講究多,肚臍、耳朵是關鍵,簡單的清洗小技巧要了解

新生兒洗澡注意事項及護理

新生兒洗澡注意事項及護理?家長給新生兒洗澡的時候要注意護理好寶寶,尤其是寶寶的肚臍,因為這個時候臍帶還沒有脫落,如果護理不當容易造成臍炎。

畢竟照顧孩子這事,對於“帶娃小白”的寶爸寶媽來講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就拿給寶寶洗澡這件來說,雖然看似輕鬆又簡單,但需要注意的問題確實有不少。

來自媽媽的困擾:只是簡單洗個澡,為啥寶寶就是不配合?

小穎在生完寶寶後,她的婆婆考慮到兒媳需要好好休息坐月子,便只是讓小穎在一旁觀摩學習,大多數時間還是自己將小孫女帶在身邊照顧。

而小穎每次看到婆婆利落地給寶寶餵奶、換尿不溼、洗澡的樣子,心中難免也有些躍躍欲試,想要親手試試帶娃的感覺。

一次,小穎看婆婆正準備給女兒洗澡,便主動攬下了這項“簡單的工作”。可當小穎學著婆婆的樣子將孩子放進澡盆時,寶寶卻顯得異常不配合。

小傢伙不僅放聲大哭不說,而且還一個勁地揮舞著雙手,就像一個馬上要被放進蒸鍋裡的“螃蟹”一樣,拼命掙扎。

小穎有些不明白,為啥明明只是簡單的洗個澡,為啥在婆婆手裡安靜乖巧的寶寶就是不肯配合自己呢?

後來,經過婆婆的檢視後她才知道,原來是自己不小心將水淋到了小傢伙的耳朵裡,這才引起了女兒的抗拒。

給新生兒寶寶洗澡講究多,肚臍、耳朵都需要格外注意

對於不滿一個月大的新生兒來說,由於其身體發育尚未完全,因此在給他們洗澡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會更多。

比如有些孩子的臍帶尚未脫落的時候,頻繁的洗澡或者給寶寶洗澡的“開啟方式不對”,都可能會讓引起寶寶不適。

另外,新生兒的耳朵比較敏感,如果進水後家長沒有及時處理,也會讓小朋友對洗澡這件事蒙上一層陰影,從而像小穎的女兒一樣出現不配合的情況。

由此看來,肚臍、耳朵都是家長在給新生兒寶寶洗澡時需要注意的關鍵點,所以建議寶媽們早點了解一些清洗小技巧。

針對寶寶的肚臍和耳朵,一些簡單的清洗小技巧家長要了解

▲肚臍

美國兒科學會(AAP)認為:出生1-2周且臍帶尚未乾燥脫落的新生兒,並不建議採取盆浴,只簡單採取擦浴即可。等寶寶臍帶完全脫落以後,給孩子洗澡的頻率應當維持在2、3天一次。

在此基礎上,如果有些地處南方的家長覺得天氣炎熱,需要給寶寶進行盆浴的話,也可以藉助“肚臍貼”來幫忙,避免小傢伙肚臍沾水。

而且在給孩子洗完澡以後,家長記得要注意用乾淨的紗布或棉籤輕輕將肚臍擦拭乾淨,特別是針對那些擁有“凹型肚臍”的寶寶。

▲耳朵

新生兒寶寶視力還未發育完全,因此聽覺以及觸覺都會更加突出,當水流進耳朵的時候,他們會產生恐懼情緒,從而出現抗拒洗澡的情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家長在可以用棉籤或者棉球蘸取少量的水,輕輕給孩子擦洗耳朵,不需要額外用水或者溼巾進行沖洗哦。

除了這些影響因素外,還有哪些錯誤的洗澡方式會引起寶寶抗拒?

①水溫不合適:

新生兒的面板照比成年人要嬌嫩很多,所以家長所謂的“適合溫度”,未必適用於小嬰兒,反而會讓他們覺得燙,因此會十分抗拒洗澡。

正確的方式是,家長提前準備一個溫度計,將水溫保持在38-40°之間,在抱孩子去洗澡時先讓他們的腳丫觸碰洗澡水,如果沒有明顯抗拒反應後再逐漸給孩子洗澡。

②洗澡時手法過重:

有些北方的家長在給寶寶洗澡時,總是習慣性地想幫他們“搓一搓”,但小朋友的面板不比大人,如果寶爸寶媽沒有掌握好輕重,會給寶寶帶來糟糕的洗澡體驗。

③在洗澡過程中與孩子缺乏暖心交流:

有些孩子由於性格原因,本身是比較討厭洗澡的,此時便需要家長暖心的安慰,安撫他們焦躁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