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力到人手從人才到人物

在《青年文摘》上,曾經刊登過一篇寫的《年輕人,你在職場第幾層?》的文章,文中這樣寫道:

從人力到人手從人才到人物

高寧在一家電腦公司工作,剛開始做的是庫房管理員,負責搬卸貨物,清點庫房。因為工作枯燥,不到半個月,他就堅持不下去了,想要離開。經理看他比較機靈,於是執意挽留他,並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職場就好比是高樓,大家按照工作能力由低到高的順序,分別站在不同的樓層裡。而職場裡的人分為人力,人手,人才,人物。

所謂人力,只需要你在工作中肯賣力氣就足夠了;而人手,則需要你熟悉掌握工作,能應付突發事件;人才則需要你頭腦靈活,能夠在工作中提出創造性的方案;而人物就需要八面玲瓏,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為公司做出比較大的貢獻。

高寧聽得很認真,經理又說道:“年輕人,你在職場第幾層?每個公司就是一座大廈,你如果只是不停地在各個大廈之間穿梭,而不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領,那你永遠都只能在最下面的一層。”這番話對高寧來說猶如當頭棒喝。從那以後,高寧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開始努力工作。

每天卸完貨,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有時間就在屋裡看手機小說,而是在庫房仔細清點產品,把各種產品的型號、數量、出貨量、入貨量都牢牢記在心裡。這樣一來,由於對庫房的產品非常熟悉,取貨時間大大節省。來庫房取貨的工人們都對高寧的辦事效率讚不絕口。很快,他的表現就傳到了經理耳朵裡,不久,他就將高寧調到辦公室裡,專門負責管理公司產品的保管和運輸。這樣一來,高寧就從最初的“人力”變為了“人手”。

到了辦公室之後,高寧比以往更努力地工作。慢慢地,他發現公司業務量比較大,經常有客戶自己來公司找保修人員維修電腦,有時幾個客戶一起過來,人手往往就不夠。於是,他下決心自學有關電腦維修知識,並且利用休息時間幫著保修部門的同事修理電腦。時間一長,高寧不僅成了保修部門最受歡迎的人,而且自己也練就了過硬的維修電腦的本領。沒人要求他去維修,也沒人要求他去學習維修知識,但高寧卻主動做了,而且做得很出色,正因為一般人做不到而他做到了,他自然就成為“人才”。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研究生對膝上型電腦的需求比較大,於是向經理建議挖掘這個市場,並且做出了不俗的成績。公司的高層意識到他是個人才,於是便將他調去做市場開發。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高寧就成了公司裡的銷售明星,讓大家佩服不已的人物。不久之後,經理被任命為集團的副總,高寧也被他推薦到了副經理的位置。就這樣,高寧很快就從最初最不起眼的庫房管理員,變成了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

高寧的經歷對許多身在職場的人來說都很有借鑑意義,誰都希望自己是“人物”,但這並不是想要就能有的,必須有一個過程,剛開始時,沒能力、沒經驗、沒資歷,從第一個層次也就是“人手”做起是很正常的。起點低並不可怕,關鍵是如何迅速提升,儘快縮短從“人力”到“人手”,從“人才”到“人物”的過程。

故事的主人公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崗位跳高”的榜樣,如果不願意在職場最底層待著,那麼惟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當你的貢獻越大的時候,職場最高層的位置才有可能真正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