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教育隨筆(集合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師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師教育隨筆(集合15篇)

幼師教育隨筆1

在這個活動中,我深深體會到,只有當幼兒充滿探究慾望時,真正的學習活動才會發生,他們才能主動獲取有益的經驗。同時教育是與孩子的生活緊密相連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來滿足孩子的興趣需要,使孩子充分體驗主動學習的樂趣。

近來的數學活動是認識人民幣,雖說錢對幼兒來說已不再陌生,但真正細細觀察錢幣可能都沒有留意過,於是在活動前我首先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在家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來認識常用的紙幣、硬幣,並帶一些錢來園,接著我就和幼兒一起來認識錢幣。在活動中孩子們主動、活躍,琪琪跑過來說:“老師、老師,如果我們能自己去買東西那就更好了”看到孩子們興奮的樣子,我意識到孩子們已不滿足於對錢幣的認識了,他們想實現用錢幣進行購物的願望了。

次日,在家長的大力支援下,幼兒每人揣著5元以下的錢來園了,在極度欣喜中,我和幼兒一起來到了聯惠超市,在簡單的和有關人員說明來意後,我引導幼兒自由去挑選物品。在歡快、嘰嘰喳喳聲中,大多幼兒都用較合理的辦法買了自己的心愛之物。在結帳時,晗晗的錢不夠,他帶了2元,可買了2.5元的本子、鉛筆等物品。怎麼辦?這時達達湊上去說:“彆著急,我把錢借給你,你明天還給我。”

購物完後,每個幼兒都拎著一個塑料袋,喜滋滋地回園了。離園時,孩子們個個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買的物品極其價格,看到購物給孩子帶來無窮歡樂,家長們都笑了。

在這個活動中,我深深體會到,只有當幼兒充滿探究慾望時,真正的'學習活動才會發生,他們才能主動獲取有益的經驗。同時教育是與孩子的生活緊密相連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來滿足孩子的興趣需要,使孩子充分體驗主動學習的樂趣。

幼師教育隨筆2

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裡,老師一方面加強對揚揚小肌肉動作的訓練,有意識地經常讓她練習拿調羹舀各種物品;另一方面,當揚揚在進餐過程中又出現用手抓飯菜的行為時,不再大聲在集體面前批評她,而改為走到揚揚身邊輕輕地提醒,對她說:“揚揚,吃飯時不要急,你很能幹的,也長大了,一定可以不用手而用調羹把飯菜舀起來。來,象老師這樣把調羹輕輕插到飯菜裡面,再拿平了舀起來,看,這樣飯菜就不掉出來了吧……”慢慢地,揚揚進餐的習慣有了明顯改善,小朋友不再說她“髒”,她和同伴的關係也有了良好的發展。

吃飯時間到了,揚揚坐下來後又伸出手在碗裡撥弄飯菜,老師看到後提醒她:“揚揚,不要用手抓飯菜。”揚揚看了老師一眼,停了一下,一會兒又去動了,飯菜已經開始撒到了碗外面。老師不禁有點生氣了,提高了聲音說:“揚揚!叫你別這樣弄飯菜,這樣吃飯很髒的!”小朋友聽到了,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揚揚老是這樣弄飯菜,揚揚這麼髒的!”揚揚聽到大家都開始說她,頭低下去,一聲不響地繼續吃飯。在吃飯過程中,還是有用手抓飯菜的行為。每一次老師都會皺著眉說:“揚揚,不要這樣弄!”“揚揚,你怎麼這麼髒的!”

接下來的好多天,揚揚顯得比以前落寞了很多,老是一個人悶悶地活動,而吃飯的習慣也沒有大的改善,還是時常用手去抓飯菜,甚至對老師的提醒也更置之不理了。

於是老師特意和揚揚的家長進行了一次約談。在和揚揚家長交流時,老師告訴了家長揚揚在進餐及一些生活習慣上的不良現象。媽媽聽了,說揚揚在家吃飯也不太乾淨,家長也時常批評教育,但似乎效果不大。同時媽媽說道:“揚揚好像在班裡有點不合群吧?她回來說,沒有小朋友和她是好朋友,因為別人都說我吃飯很髒;我是個髒孩子,所以別人不和我好!”老師聽了立刻意識到了媽媽的言外之意——家長在為孩子被人說成“髒孩子”而覺得委屈。老師也馬上想到了揚揚這段時間的表現:她比以前更不合群,更不和老師親近了!

分析:

揚揚在班裡是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儘管已經中班了,可還是比較“自我中心”,不太主動和同伴交往;而在一些行為習慣上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比如進餐,一直有用手玩弄飯菜的不良習慣。對此,老師在多次提醒教育無果後,產生了急躁的情緒,對她行為的批評語言開始簡單化,用了諸如“揚揚,你怎麼總是這麼髒!”這樣指向人而非理智地指向錯誤行為的.話語。這種形式的批評語言使班裡其他的孩子也跟著說揚揚:“你這麼髒的!”

我們都知道,中班孩子開始對自己產生初步的自我評價,但這種評價常常是藉助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進行的。因此,老師和集體多次的反面評價使揚揚在心理上產生了:“我是個髒孩子”這樣的消極的自我評價。孩子有了這樣消極的自我定位後,會覺得反正我是個髒孩子,我就是吃不好飯了;吃不好飯,老師和小朋友就不喜歡我了……這不僅使她沒有產生改善自己不良行為的動力,反而使她對老師集體產生了排斥的心理,從而在集體中顯得更加遊離、不合群。

可見,要想讓批評收到應有的效果,批評者一定要保持理智,避免使用直接指向人的語言,這樣的批評否認了人的能力,只會使被批評者產生無助的反應,而不能有效地讓被批評者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瞭解怎樣改善自己的行為。

在認識到上述問題後,老師立即向家長表示了歉意,並真誠地和家長進行溝通,一起尋找揚揚吃不好飯的原因。媽媽說,這可能與揚揚是個剖腹早產兒,一直有些感統失調有關。她的小肌肉動作發展得不太好,所以從小吃飯就不太拿得好餐具,形成了用手抓飯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在當時沒引起家人更多的重視,沒有及時糾正。老師也進行了反省:在上幼兒園後,老師發現了這個問題,可一開始保育員出於好心,也怕她吃得桌上地上一塌糊塗,就常常喂她。等揚揚到了中班,老師要求孩子要自己獨立進餐,可揚揚和同伴在這方面的差距已經有點大了,就常常因此受到批評,這使她在這件事上更缺乏了信心。最後,老師和家長一起統一了看法:吃飯的習慣要糾正,但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再說傷孩子自尊心的話語;而要改為具體指導揚揚如何正確運用餐具,多加以練習,幫助她逐步學會乾淨地進餐。

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裡,老師一方面加強對揚揚小肌肉動作的訓練,有意識地經常讓她練習拿調羹舀各種物品;另一方面,當揚揚在進餐過程中又出現用手抓飯菜的行為時,不再大聲在集體面前批評她,而改為走到揚揚身邊輕輕地提醒,對她說:“揚揚,吃飯時不要急,你很能幹的,也長大了,一定可以不用手而用調羹把飯菜舀起來。來,象老師這樣把調羹輕輕插到飯菜裡面,再拿平了舀起來,看,這樣飯菜就不掉出來了吧……”慢慢地,揚揚進餐的習慣有了明顯改善,小朋友不再說她“髒”,她和同伴的關係也有了良好的發展。

幼師教育隨筆3

如果我是霧,我會像寶寶一樣頑皮,把媽媽的眼睛蒙上,讓她手忙腳亂。”……看孩子們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只要你給孩子一張白紙他就會在上面描繪出五彩的世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孩子們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孩子們的小腦袋裡有五彩繽紛的世界和千奇百怪的事物,他們常常想飛上天空,潛入蟻穴。

在活動《喂,霧,你在哪裡》裡面最後一個環節裡要求孩子們想像一下,“假如你是霧,你想把什麼藏起來”孩子們講的非常好,有的說想把太陽藏起來,有的說想把大山藏起來,有的說想把小貓,還有的說要把老師藏起來……大家眾說紛紜,看著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這麼高,我就對孩子們佈置了一個小小的任務——要求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想想你還想把什麼東西藏起來,請爸爸媽媽幫助他們記下來。

剛開始孩子們想得並不多,他們只會簡單地說出幾句。寫上來的是一句句簡短的句子。“假如我是霧,我想把太陽藏起來。”“假如我是霧,我想把冰箱藏起來。”“假如我是霧,我想把娃娃藏起來。”“假如我是霧,我想把樹木藏起來。”後來小朋友越想越多,妞妞小朋友想的:“如果我是霧,我想把大山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房子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小鳥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媽媽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花兒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要把田野藏起來。如果我是霧,……”葉頂雷小朋友想的:“如果我是霧,我想把東塔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房子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幼兒園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大山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太陽藏起來。如果我是霧,……”王慈翰小朋友想的:“如果我是霧,我想把自己的`房子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飛機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太陽公公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美麗的樹林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想把小鳥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要把田野藏起來。如果我是霧,我要把汽車藏起來。”徐澤展小朋友想的:“如果我是霧,我想把媽媽藏起來,這樣我就可以跟媽媽玩。如果我是霧,我想把老師藏起來,這樣我們就可以跟老師捉迷藏。如果我是霧,我想把電視機藏起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安靜靜地認認真真地學習。如果我是霧,我想把汽車藏起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全地過馬路。……”這不是一首首創編兒歌嗎?特別是澤展小朋友他想的跟別人不一樣,經他這樣一加工,使整首兒歌變得趣味十足,他不但把自己想像成霧,把東西藏起來,還把這樣東西藏起來有什麼好處也講了,電視機藏起來我們可以安安靜靜地做作業,汽車藏起來小朋友可以安全的過馬路,我何不讓幼兒也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把《假如我是霧》,繼編成一首童趣十足的兒歌。小朋友聽我念了以後,覺得他們編的挺好聽的,我就對他們提出這樣幾點要求:第一,要想好把什麼東西藏起來;第二,東西藏起來有什麼好處。對這幾個編的好的小朋友我把它打印出來貼在門口的家長欄裡,我還地鼓勵幼兒誰編的好老師還可以把他的作品上打上漂亮的圖案,貼在外面的家長欄裡進行表揚。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高,大家回家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動腦筋。你看這首劉諮晗小朋友編的兒歌:“如果我是霧,我要把冰淇淋藏起來,這樣我就不會因吃它而咳嗽。如果我是霧,我要把細菌藏起來,這樣我就可以盡情地玩了。如果我是霧,我要把麻將藏起來,這樣媽媽就可以多陪我了。如果我是霧,我要小偷藏起來,這樣就沒人偷東西了。如果我是霧,我要汽車都藏起來,這樣小朋友過馬路就放心了。”你看她想得多棒,如果把冰淇淋藏起來,自己就不會咳嗽,如果沒有細菌自己就可以盡情地玩耍。針對現在的社會打麻將成風,連孩子們都覺得這東西不好,因為媽媽太沉迷於麻將,就沒有時間陪自己玩,給自己講故事,孩子們就想把麻將藏起來讓媽媽多陪陪自己。還有把小偷藏起來就沒有人再來偷東西那多好。在孩子們天真的目光中如果這些東西都可以藏起來,那這個社會將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家園。再看看徐再熠小朋友編的:“如果我是霧,我要把電視機藏起來,哥哥姐姐就可以安安靜靜地做作業了。如果我是霧,我要把皮球藏起來,這樣我就不會腳痛了。如果我是霧,我要把汽車藏起來,這樣小朋友就可以安全地過馬路了。如果我是霧,我要老師藏起來,這樣她就可以放假休息了。如果我是霧,我要小鳥都藏起來,這樣它就不會偷吃田野裡的稻穀。”看到他在詩歌裡也不忘記關心者老師,想把老師藏起來,讓老師放假休息,不用每天這麼辛苦。還有葉頂雷小朋友編的:“如果我是霧,我會像魔術師一樣,我行人藏起來,讓誰也找不到誰。如果我是霧,我會像裁縫一樣,給大山披上一件飄逸的外上衣,把它藏在裡面。如果我是霧,我會像織女一樣,把雲和霧織在地面,讓人像在天上一樣。如果我是霧,我會像寶寶一樣頑皮,把媽媽的眼睛蒙上,讓她手忙腳亂。”……看孩子們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只要你給孩子一張白紙他就會在上面描繪出五彩的世界。

幼師教育隨筆4

案例描述:貝貝今天是小超市的老闆。遊戲剛開始時,他還很有興致地整理超市裡的貨品,而且還大聲叫賣:“快來買呀!買一送一啦!”客人們聽到了,都跑過來買燒烤吃,生意很好。遊戲進行到一半時,他突然跑到我身邊,說:“老師,我不想玩了,人太多,我好累呀!”此時我就對他說:“人太多,那你不能想個辦法把人變少一點嗎?”他想了一想,又跑回去了。不一會,燒烤吧那邊就傳來了他的叫賣聲:“漲價啦!漲價啦!一樣2塊嘍!”剛剛還在超市挑東西的涵涵聽見漲價了,就說:“呀,我只有一塊了,(活動時每人每次只有2塊的經費)我還是去別的地方看看吧!”

案例分析:每次區域我們會安排一些幼兒充當小客人,由於今天的客人一開始聽見小超市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所以生意的確不錯。但出現這種情況後,老闆因為人太多忙不過來了,所以感覺力不從心了,不想當老闆了。

指導策略:針對這種情況,又因為大班年齡段的'小朋友能力有限,所以當他遇到困難時就想到來找我尋求幫助,我給予提示,讓他自己動腦筋想辦法。結果他就想出了“漲價”這個好辦法,結果客人們就變少了。後來我還把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們,當生意太忙時,怎麼辦呢?幼兒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結合他們的觀點,我總結出幾點:1、可以再僱幾個人來幫忙2、老闆在經營上改變一下策略:客人太多時,老闆可以讓商品漲價3、當老闆沒有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開個會,讓員工幫忙一起想辦法。

幼師教育隨筆5

新教師入職暑期培訓結束了,短短的四天給了我們龐大的資訊量的衝擊,老師們的話語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慢慢體會。短短四天的培訓,讓我彷彿回到了大學時代,有統一的上下課時間,一起聽講座的教室,一起吃午飯的同學,課後大家閒聊,一切感覺那麼好。暑期的過度放鬆讓剛培訓的我有點不能適應,總是覺得睏意綿綿,不過每次的講座都很吸引我,每位老師的人格魅力都讓我感動,四天的學習生活很充實。

回顧這四天的學習,每位老師的真誠交流引起我們心靈的'震撼。作為教師,這一職業身份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幹好這一職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師德的提升。“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應該對孩子付出無私的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豐厚的文化素養,注意與時俱進。教師應以身作則,孩子喜歡關注教師、模仿教師,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良好的個性習慣影響孩子,切實做到為人師表。

師德的底線是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孔子說過:“有教無類”,古人尚且悟出,何況我們現代人呢?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教師應該尊重這一人類的神奇——每個人都是唯一的。教師對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盡心盡力,不管聰明的還是笨拙的,聽話的還調皮的,漂亮的還是一般的,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美,有存在的不同意義。教師應該看出孩子之間的差異,尊重這些差異並且為他們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成長道路。

魏老師的人生經歷讓我聯想到一部影片,很小的時候看的,不記得名字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電影裡有個苗苗老師,孩子們很喜歡她。於是又上網搜了搜,重新看一遍,好多場景都讓我觸動。苗苗老師的初衷也不是教師,但是最後她卻愛上了這個職業,而且做得很成功。一開始她也有困惑,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無計可施,扯著嗓子喊也沒用,於是向老校長請教,原來當一個老師的奧祕是心,待她慢慢去這樣做後,才逐漸體會到這是一顆愛孩子的心。影片中的那群孩子也是參差不齊的,有個小女孩是結巴,有幾個男孩兒到處欺負人、捉弄老師,還有個孩子愛撒謊等等,苗苗老師始終用心去關注她們,相信他們,幫助他們,保護他們幼小的純潔的敏感的心靈。她真正做到了走進孩子們的世界並且和孩子們做朋友,她尊重每一個孩子以及他們之間的差異,對每一個孩子付出百分之百的愛。

很喜歡影片中老校長說的一句話:“只有心靈純潔的人才適合當老師。”這不就是今天我們所強調的師德嗎?讓我們像苗苗老師那樣用一顆純潔之心去愛我們的孩子愛我們的教育事業。雖然我們還很年輕,但是我們要有信心做好這個工作,成為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因為我們有很多同樣熱愛教育事業的前輩們幫助我們、鼓勵我們,只要我們努力用心去做,相信孩子的眼睛是公正的,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愛,以愛換愛......

幼師教育隨筆6

靜靜地午睡室孩子們的呼吸聲那麼均勻。我巡視了一遍,頑皮的嘟嘟也睡著了,腦袋埋在被子中,我輕輕將被子給他拉下來塞到下巴處。頭頭也睡覺了,瞧,他的嘴巴里還是咬著被角,唉,這個孩子。還好上個週末爸爸、媽媽已經將被子帶回去清洗過了,小傢伙的壞習慣怎麼也改不過來,輕輕地把被角從他嘴巴里拉出來。諾諾也睡著了,她的小腳又露在了外面,這個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瘋狂”現在也停不下來。“啊……啊……”妍在睡夢中哭泣,這個孩子一定是又做噩夢了。我輕輕坐到她身邊拍拍她,她睡眼朦朧地看看我,然後安心地躺下睡覺了。

前幾天,天氣驟然降溫,班裡好幾個孩子感冒了。午睡時,總能聽到小朋友咳嗽的'聲音。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冒的情況好轉呢?

每天,我們定時在午睡室與活動室進行紫外線消毒。戶外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就到戶外活動,儘量讓陽光多晒晒我們的身體。中午,小朋友睡覺的時候幫著他們將外套與鞋子等放到戶外陽光下晒晒。有幾個孩子在棉毛衫外面穿著厚厚的羽絨內膽這樣睡覺的時候拖了睡太冷,穿著睡覺又太熱,很容易著涼。於是,通過校訊通告知家長。內容是這樣的:“近日天氣溫度較低,為了防止孩子在園午睡的時候著涼,請家長在孩子的棉毛衫外面給孩子穿一件背心或薄的線衣。”通知發出去後,許多孩子的棉毛衫外面都穿上了背心,睡覺的時候再不怕翻身露出後背了。

“泥娃娃,泥娃娃……”音樂聲響起,孩子們漸漸地在音樂聲中醒來。

幼師教育隨筆7

到了晨間鍛練的時間,我們像往常一樣,讓幼兒練習跳繩和拍皮球,因為班裡有幾個女孩子已經學會了跳繩,大部分孩子不會。一聽說要跳繩,不會的孩子異口同聲地說:“又要跳繩啊!”語氣中透露著不情願的味道。我說:“你們看,周安與瑩瑩都會跳了,還不快向她們學習!

在我的鼓勵下,周安與瑩瑩站在我的面前跳了起來,旁邊的孩子還一個一個幫她們數。剛才不情願去跳繩的孩子們也圍著過來,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孩子們有的在拿繩子學她們跳,有的在看別人跳。跳了幾次失敗的凱豪對我說:“老師,我不想玩了,真沒意思!”

我聽了一徵:為什麼不想玩了呢?為了使他繼續學跳繩,我嘗試了以下做法:

1、我示範跳繩的方法,讓孩子學著跳;

2、鼓勵那些不想再跳的孩子,想出別的花樣玩繩;

3、可以自由選擇別的體育活動內容,如玩沙包、拍皮球、踩高蹺等。

接連幾天,孩子們的`表現大不一樣:一些幾次嘗試跳繩而失敗的和不想學的孩子,在我的示範、鼓勵下,一些不會跳繩的孩子認真學了,願意跳了;還有些孩子在一旁想出了多種繩子的玩法。還有一些孩子則玩起了走高蹺、頂沙包的遊戲。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在孩子不願參與老師組織的活動時,是堅持活動呢,還是反思自己的行為,來調整教育活動?從以上的活動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我在調整了教育活動後,孩子的表現大不一樣。蒙臺梭利說過:老師要跟隨孩子。就是說讓老師的要求合上孩子的節奏,讓老師跟著孩子的想法和行為,並且快速搜尋到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使孩子得到真正的發展。

幼師教育隨筆8

“老師,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別的孩子說的都很好,知道的那麼多,為什麼我的孩子在你那麼細緻耐心的啟發下,還是一點都不會?他是不是太笨了啊!”這是一次開放日結束之後,一位家長跟我交流時,所說的話。

那次我們進行的是一節閱讀活動,開始的時候是讓孩子自由想象,在自己的心目中,夏天是什麼樣子的,夏天裡都有什麼?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開放性的題目,但是這個孩子,我請他起來回答的時候,他卻沒有說出來。因此家長也難免有點著急,或者說面子上掛不住。

但根據我的觀察,這個孩子在學老師教給他的知識的時候,掌握的還都是很不錯的。唯獨對於這樣比較開放性的問題,顯的不是很活躍。

我跟家長仔細交談了孩子的一些表現情況,又詢問了孩子和家長一起外出的時候,家長都是如何做的。經過交流,我才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孩子的媽媽說,每次帶孩子出去的時候,總是會滿足孩子的一切物質的需要,總感覺到不能虧了孩子,而且孩子想玩什麼,也總是儘量的滿足孩子。用孩子媽媽的話說,就是“只要我們能做到的,我們就會滿足孩子,讓他高高興興的。”

“那你們帶孩子出去玩,就只是讓孩子一個人玩嗎?就沒有和孩子一起進行交流嗎?不管是看到的,聽到的,還是感受到的?”我又問孩子的媽媽。

“有什麼好說的啊,我們只要看著孩子高興,看著他快樂,我們就滿足了。”

我無語……

作為家長,經常的會埋怨為什麼孩子的表現總是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卻沒有想想,自己做的是不是已經足夠了。

作為家長,不僅僅是為孩子提供物質上的食糧,更重要的是,在平時與孩子的接觸中,在帶孩子外出的時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孩子構建他們的頭腦,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瞭解的更多一些。畢竟,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還是有限的一點點,這些遠遠滿足不了孩子的大腦需求。

我們常說,生活中處處隱含著教育的.契機,關鍵看我們能否把握的住這些機會,而且生活中的教育又是最生動的,最利於孩子接受和理解的。

所以,當我們在帶孩子外出活動的時候,當我們帶孩子旅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僅僅滿足於孩子視覺的滿足,千萬不要僅僅滿足於孩子物質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讓孩子在靈活真實的環境中,去感知這個世界的真實,去領悟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我想,這些遠比為孩子買一堆吃的,更重要。畢竟這些精神的食糧,是可以跟隨孩子一生的!

幼師教育隨筆9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間,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幼兒園一日生活和教學活動也是在幼兒良好體制基礎下進行的,所以一日生活中,我們應該適當的讓孩子有鍛鍊的.機會,那麼這個機會就是讓孩子參加體育遊戲活動和晨檢鍛鍊,冬季氣候冷可以讓子跑跑步全身都可以熱起來。那麼晚我們老師如何有目的的開展體育活動,我的想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應該瞭解自己只是兒童遊戲的指導者,對於一些體育器械的輔助我們教師適當的指導和引導而不是代替他們來完成體育活動,除此之外我們應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技巧,以及幼兒階段身體發展情況,瞭解他們在體育活動和競賽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然後有針對性的採取教育和措施。

2、在體育活動中防守讓孩子去探索去玩,而不是教師全權代表,封閉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慾望,其次適當的運用情景創設的方式進行教學,有了良好的教學情景就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和參與性,特別是小託班孩子,因此激發孩子的體育遊戲活動,創設情景滿足他們學習的願望,才能讓體育活動更加豐富、更加成功,孩子的體格發展才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幼師教育隨筆10

“老師,我的肚子裡能長蘋果嗎?我的肚子裡有沒有水?”曉坤小朋友急急地跑過來問我,他的小臉脹得通紅。我很納悶,怎麼肚子裡會長平果呢?我攬過曉坤輕輕地說:“曉坤,彆著急,慢慢說。”“彤彤說我的肚子裡能長蘋果。”他說。“為什麼這樣說你呢?”我問他。等他把事情的經過說清楚,我才明白,原來是剛才吃蘋果時,曉坤把蘋果核給吃了,所以彤彤說他的肚子裡能長蘋果。

我輕聲地跟他說:“你的肚子裡是不會長蘋果的,但是我們的肚子裡是有水的,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和喝的水一樣,所以種子是不會發芽的,而且你的肚子裡也沒有土和陽光啊。”這麼一說曉坤明白了,也放心了,高高興興地回到座位上,邊走邊說:“彤彤,老師說了,蘋果是不會長在我的肚子裡的。

當幼兒提出不可能的或不符合現實的`問題時,我們教師不要急於回答,應首先傾聽一下幼兒的解釋,因為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僅註定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有時會有些童話般的不真實性,而且也註定了他們的認識有時也會十分的真實和實事求是。我們應該尊重並相信孩子,理解主動學習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和策略,根據情況作出相應的回答。

幼師教育隨筆11

今天一早我就發現紫嫣小朋友的情緒不太好,通過和她媽媽交談,我瞭解到,紫嫣週末去醫院檢查了眼睛,被查出右眼弱視,需要進行視力矯正。從今天開始要滴眼藥水,幾天以後還要戴眼鏡矯正。紫嫣也是為此而不開心。

忙完早餐,我帶孩子們在戶外休息,孩子們都和自己的小夥伴玩的興高采烈,興致很高,而紫嫣卻自顧自地趴在輪胎旁邊,不笑,也不說話。

“怎麼了,紫嫣?”我走到她身邊,關心的問候。“想媽媽了!”紫嫣眼裡含著淚水,慢慢的回答。我把她攬在懷中,牽著她的小手對她說:“紫嫣,看到你這麼不開心,老師心裡也很難受。我想,如果你媽媽知道你不開心了,她一定也會不開心的,你想讓媽媽不開心嗎?”“不,我要讓媽媽開心!”“那你就要高興一點,你媽媽才會開心呀!”

通過談話,紫嫣的情緒好了很多,我趁機問她,最想和哪個小朋友玩,她告訴我想和蘇子桓玩。我走到子桓身邊,對他說:“子桓,老師交給你一個重要的任務,紫嫣小朋友今天不開心了,你能去和她玩一會兒,讓她變得開心嗎?”子桓拍拍胸膛,大聲說:“保證完成任務!”於是子桓走到紫嫣身邊,兩個小夥伴開始了交流,不一會兒功夫,我就聽見了他們倆開心的笑聲。

孩子的要求就是這麼簡單,一個好朋友的陪伴就能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作為他們的看護者,我們需要細心觀察,考慮到所有的.幼兒,瞭解他們的小小願望,並且滿足他們的小要求,讓每一個孩子都開心、愉快,讓他們真正的擁有幸福的童年!

幼師教育隨筆12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藉變化著的色彩、影象、文字或憑藉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嬰幼兒在最初階段便出現了早期閱讀的興趣和行為。至於早期閱讀在促進兒童神經系統發育、開啟其智慧、豐富其知識、發展其個性、提高其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積極價值,以往研究已經證實,基本上達成共識。下面主要就早期閱讀活動實際操作問題進行討論。

由於正規的閱讀(包括成人和中國小生的閱讀)是以文字為基礎的,因此,一說起“早期閱讀”,人們往往自然而然地把它與識字聯絡在一起,把早期閱讀當做提前開始的對嬰幼兒進行的識字教育;也有人認為學前階段以發展口頭語言為主,而閱讀是進入國小後的學習內容,學前階段不必操之過急;還有人認為,所謂“早期閱讀”就是看圖講述,因而在語言教育活動的具體操作上常常混為一談。近年來,我國幼教界開始關注早期閱讀問題,一些託兒所、幼兒園紛紛上馬搞早期閱讀,然而,由於在早期閱讀方面的一些基本問題尚未在幼教界形成趨向一致的認識,人們對早期閱讀方面的種種不同認識,導致了早期閱讀問題上的種種誤區。這引起我們的思索。本文僅就早期閱讀的一些介面問題提出自己的拙見。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藉變化著的色彩、影象、文字或憑藉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嬰幼兒在最初階段便出現了早期閱讀的興趣和行為。至於早期閱讀在促進兒童神經系統發育、開啟其智慧、豐富其知識、發展其個性、提高其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積極價值,以往研究已經證實,基本上達成共識。下面主要就早期閱讀活動實際操作問題進行討論。

一、早期集體閱讀的效應

有關研究告訴我們,學前期集體的早期閱讀活動至少可以發生三種效應:

(l)教師與嬰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最佳的早期閱讀效果。(布蘭·維爾,1994)

(2)嬰幼兒在集體環境中學習閱讀,可以與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體閱讀的快樂,從而提高他們參與閱讀的積極性。

(3)在適合嬰幼兒的集體閱讀活動中,教師能夠通過觀察比較,發現某些嬰幼兒閱讀的特別需要,以便提供及時、恰當的幫助。(莫拉,1986)

二、早期閱讀等同於早期識字嗎?

在早期閱讀問題上,早期識字問題歷來是不可迴避的敏感問題。在學前期開展早期閱讀有否可能性和必要性?它與早期識字的關係如何?歷來是幼教同仁持有爭議的一個話題。不乏反對者,也有贊成者。反對者認為:所謂早期閱讀實際上就是早期識字,把國小讀寫任務提前至託兒所、幼兒園,它加重了兒童的負擔與壓力,甚至助長嬰幼兒的厭學情緒。也有人認為:早期閱讀主要是提高嬰幼兒看圖說話的能力,換言之也就是提供嬰幼兒視覺識別並訓練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應該避免出現文字識別現象。因為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的文字,孩子是很難學習與掌握的。孩子先學說話,大了以後再教他認字讀書。苦孩子尚不會幾句話,父母或成人是斷然不會教他識字的。贊成者認為:早期識字勢在必行、因為嬰幼兒已經具備識字的生理、心理機制,心理學家的實驗也證明,嬰兒在沒開口說話之前,能夠教會他們認識和分辨約200個漢字。

對於這一問題,我們的觀點是,早期閱讀應當包括一切與書面語言學習有關的內容。基於這種認識,我們認為識字是學習書面語言的一種內容和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內容與方式,有些託兒所和幼兒園大批地、正規地組織嬰幼兒識字是不足取的,大量的、系統的識字不是學前兒童早期閱讀的內容。但是,有些老師在組織嬰幼兒早期閱讀活動中故意迴避文字的接觸是愚蠢的做法。換言之,早期閱讀決不等同於早期識字。

三、早期閱讀應何時開始?

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兩個月大的嬰兒即能分辨不同形狀的物體與圖案,而且對諸如人臉、靶心圖等既和諧又相對複雜的圖形尤為偏愛。此外,嬰兒在四個月左右就能區分母親和別人的面孔了。看來,幼小的嬰兒具有一個模式化的、有組織的視覺世界,之所以能夠進行如此精細複雜的分別,並非因為他們具有對圖案或面孔的特徵進行這樣那樣分析比較的才能,而是,由於他們在反覆觀察的過程中,把整個圖案或面孔的印象原封不動地作為一個模式印進了大腦,心理學家把這種掌握事物的方式叫做“模式識別”,並認為三四歲以前是發展的“模式”時期,此階段嬰幼兒模式識別的能力遠遠超過了成人的想象。依據這一思路,進行早期閱讀向嬰幼兒灌輸某些今後有用的、有價值或難度較大的書面語言知識和行為模式,是極其必要的。另外從大腦皮層言語中樞的成熟和機能定位來看,閱讀中樞位於大腦皮層中央回後部,即頂葉——枕葉——顳葉交界處的角回,從腦皮層的發育順序看應在說話中樞之前基本發育成熟。新近的有關研究也證明,兒童掌握字形與實體的聯絡比掌握語音和實體的聯絡更為容易。此時的嬰幼兒雖然還不能分析、理解和領會,但卻能夠把一切事物及相關因素都作為一個完整的模式接受下來並印在神經網路裡。漢字能早期識別,其道理就在於此。心理學家已經用實驗證明嬰兒開始說話之前就能學習認字。因此,我們認為,嬰兒月齡為2個月時,即可以進行適宜的閱讀教育,可以趕在反抗期前為孩子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四、早用閱讀“讀”什麼?

早期閱讀中讀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書”,而是嬰幼兒憑藉色彩、影象和成人的言語以及文字來理解以圖為主的低幼兒童讀物的內容的過程。

早期閱讀的意義不在於“書”,而在於閱讀的過程。早期閱讀是成人藉助於圖書和幼兒交往與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成人不僅豐富和擴充套件嬰幼兒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使他能夠在書中再認出他已經熟悉的事物,也能夠使他看到在現實生活中很少看到的東西,而且可以豐富應有的詞彙,提高對於語言理解能力的現實思維的能力,有助於思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密切親子關係,師幼關係和同伴關係等,有利於嬰幼兒情緒與社會性的發展。

1.提供具有表意性質的,圖文並茂的閱讀材料。

從學前兒童認識的特點出發,早期閱讀活動必須為幼兒提供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內容,一般而言,圖書是書面語言的載體,但學前階段兒童閱讀的圖書是由文字和圖畫兩種符號構成的,具有圖文並茂的獨特內容。

同時,圖書中的文字具有實在意義並有一定規律可循,能幫助嬰幼兒形成有關書面語言的初步知識。從這樣的特點考慮,學前兒童接觸的圖書應是他們已有概念的文字程式碼,即書面語言能夠即刻引起他們接通口頭語言以及表徵意義的聯想,這樣也有利於幼兒逐漸認識到書面語言的表意性質。另外,學前兒童接觸到的圖書應色彩鮮豔,圖文並茂,畫面要清晰,主要感知物件突出,減少無關刺激物對嬰幼兒注意的'干擾;語言要淺顯,生動,有趣,朗朗上口,易學易記。

2.提供豐富的閱讀環境。

早期閱讀活動重在為嬰幼兒提供閱讀經驗,因而需要向嬰幼兒提供含有較多閱讀資訊的教育環境。家長和教師可利用一切機會、場所,讓嬰幼兒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書面語言的知識。例如,在佈置活動室角落的牆飾時,適當配上文字,諸如“積木角”、“娃娃家”等文字標籤等,不斷更新圖書架、圖書角的內容,注意提供充足的圖書閱讀時間,並及時指導孩子閱讀;如學習‘休”字旁的漢字時,將與此有關的傢俱都貼上相應的漢字,以幫助幼兒集中獲得這些文字的資訊。凡此種種,主要目的在於充實環境中有關書面語言的資訊量,使嬰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獲得語言文字知識。

3.提供全方位的早期閱讀經驗。

在學前階段,我們為嬰幼兒提供的早期閱讀內容包括三個塊面的閱讀經驗。

(l)早期圖書閱讀經驗

A、翻閱圖書的經驗。掌握一般的翻閱圖書的規則方式;

B、讀懂圖書內容的經驗。會看畫面,能從中發現人物表情、動作、背景,將之串聯起來理解故事情節;

C、理解圖書畫面文字與口語有對應關係的經驗。會用口語講出畫面內容,或聽老師念圖書文字,知道是在講故事的內容;

D、圖書製作的經驗。知道圖書上所說的故事是作家用文字寫出來的,畫家用畫表現出來,最後印刷裝訂成書。兒童也可以自己嘗試做小作家、小畫家,把自己想說的故事畫成一頁一頁的故事,再裝訂成一本圖書。

(2)早期識字的經驗

A、知道文字有具體的意義,可以念出聲音來,可以把文字、口語與概念對應起來;

B、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經驗。如將想說的話寫成文字的信,可以寄到別人手中,再轉換成口頭語言,別人就明白寫信人的具體感受;

C、粗曉文字來源的經驗。初步瞭解文字是怎樣產生的,文字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樣子的;

D、知道文字是一種符號並可與其他符號系統轉換的經驗。如認識種種交通與公共場所的圖形標誌,知道這些標誌代表一定意思,可以用語言文字表現出來;

E、瞭解識字規律的經驗。在早期識字學習中讓嬰幼兒明白文字有一定的構成規律,掌握這些規則,就可以更好地識字,例如“木”字旁的字大多與“木”有關;

F、認識一些常見的漢字。

(3)早期書寫的經驗

A、儘管學前階段不要求學習寫字,但是獲得一些有關漢字書寫的資訊仍然必要,主要在幼兒園中大班進行,這有助於嬰幼兒為進入國小後正式書寫做好準備。

B、知道漢字的基本間架結構,如漢字的上下、左右結構等;

C、瞭解書寫的最初步規則,嘗試用有趣的方式練習基本筆畫;

D、知道書寫漢字的工具;

E、學會用正確的書寫姿勢寫字,包括坐姿、握筆姿勢等。

五、早期閱讀怎樣“讀”?

1.提倡整合的閱讀活動。

託兒所、幼兒園開展的早期閱讀活動不是一種純粹的學習書面語言的活動,而且事實上也不可能有純粹的學習書面語言的活動。提倡整合的閱讀活動是將書面語言學習與其他方面的學習有效地結合起來,可以考慮從三種角度籤合:一是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的整合;二是語言和其他學習內容的整合;三是靜態學習與動態的學習方式的整合。

2.教師直接介入閱讀過程。

嬰幼兒的早期閱讀不同於已初具文字閱讀能力的國小生的閱讀活動,成人往往要直接介入閱讀過程,成人的言語講解是兒童理解讀物內容的關鍵因素,兒童年齡越小,親子共讀的特徵就越明顯。教師和嬰幼兒一起閱讀,創造了教師帶領嬰幼兒閱讀、指導嬰幼兒閱讀的條件。可以和嬰幼兒平行閱讀即共讀一本書,也可以人手一冊圖書來閱讀。教師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設想,將要求嬰幼兒掌握的書面語言資訊貫穿到閱讀的過程中去,教師可以採用點畫講解、點讀文字等方式幫助嬰幼兒明確閱讀內容,並正確掌握書面語言的資訊。

3.圍繞閱讀重點開展相關活動。

每一次閱讀內容均有一定的重點、難點,教師應當組織嬰幼兒圍繞閱讀重點開展活動,可以靈活採用討論、表演、遊戲等形式,著重幫助嬰幼兒深入地掌握學習內容和正確的學習方式。只要能夠引導嬰幼兒深入掌握閱讀的重點和難點,加深對所學的書面語言的印象,各種活動方式都可以在這一環節的組織過程中使用。

幼師教育隨筆13

這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根據幼兒園的活動安排,我們帶孩子們去九濱公園找春天。孩子們排好隊伍後,調皮、活潑而好動的小豪被我拉著手,走在隊伍的最後。

一路上小豪跳跳蹦蹦,和我說說講講,有時還離開隊伍,那樣子就別提有多開心了。我不斷提醒他要好好走路,可是都無濟於事。當他掉隊時,就往前跑,差點把前面的小朋友撞了摔一跤,害得我在招呼大部分孩子的同時,把很多精力用在他的身上,真不知用什麼辦法能讓他安靜下來。

美麗的九濱公園讓孩子們留戀忘返。快接近中午時,按照計劃,大班的孩子必須徒步返回幼兒園,而中班的孩子則由家長去九濱公園接回。和我搭班的張老師的女兒寧寧在中2班,我把她接回後,讓小豪拉著她的手走。令我奇怪的是:只見小豪接過寧寧裝食品的雙肩包,斜掛在自己的右肩上,左手拉著寧寧,沒有掉隊,而是不斷地提醒寧寧在花壇邊注意地上的泥土不弄髒鞋子,過馬路時注意車輛……儼然是一位大哥哥的樣子。寧寧走得出汗了,小豪還幫寧寧把衣服的拉鍊鬆開。

我不由得重新打量這個平時讓我歡喜讓我憂的孩子:小豪九月份出生,是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能說會道,聰明,同時也好動,鬼點子多,自私,有時還有攻擊性行為,為此沒有少挨我的批評教育。今天他怎麼了?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不管怎樣,今天小豪再也沒有要我管一下,更沒有要我拉著手走,相反他把寧寧安全地帶回了幼兒園。這也許是教育的契機。

下午,我忍不住把小豪叫到了我的面前,問:“你春遊回來為什麼走得那麼好?還把寧寧妹妹帶得那麼好,是不是寧寧妹妹是張老師的女兒你就對她好?”小豪連忙辯解:“沒有!沒有!”“那你平時為什麼不對哥哥姐姐好?還要打他們?”我在平時常稱其他小朋友是小豪的哥哥姐姐。“史老師,這次我是大哥哥了。大哥哥要帶好妹妹。”我突然明白了,一下子把小豪抱在胸前,小豪,不怪你,一切都是老師的錯。平時,我總把小豪看作我班最小的孩子,要求其他的孩子處處關心他,照顧他,甚至讓著他,從沒有給他自己的空間,讓他象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地發展,這樣養成了他的好表現、自私,產生了攻擊性的行為。

看著小豪重新融入小朋友中的身影,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長期以來,我常把自己的想法過於主觀地強加予孩子,期望孩子成為我所希望的人,經常對孩子用語言或動作發出的不同訊息進行駁斥,甚至“鎮壓”。事實上,操縱孩子的成長是一件冒險的事,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並不是由於時間的單一作用決定的,成長是外界刺激誘導的產物,也就是說孩子必須受到刺激、鼓勵、喚醒、以及示意才能夠成長並出現在社會環境裡,缺乏刺激,就不會達到成長,這就意味著老師的責任便是為孩子的成長新增刺激。當然,它是一種特殊的刺激:任何態度和行為的出現都要及時、恰當。因此,我們是孩子成長程序的觀察者,而不是塑造者,只要察覺到一個契機、機會的來臨,我們就要採取行動,鼓勵孩子的發展。小豪的成長同樣需要環境的刺激、鼓勵、喚醒、以及示意。

以後我再也沒有在全班說小豪最小之類的話,而是尊重小豪的意願,真正把他看成是和其他孩子一樣大,讓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為自己服務,為他人服務。到期末,小豪的進步我們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大:他變得大氣了,和小朋友的關係也融洽了,值日生做得有模有樣,再也沒有攻擊性行為。

毫無疑問,要提高教育的成功率,就需要教師對孩子有全面的瞭解,讀懂孩子,為孩子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而不是按自己的想法塑造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予孩子。D。H。勞倫斯這樣告戒我們:“讓我們千萬注意……不要把我們的孩子理想化。如果這樣做了,我們就難免會指責他們。”

春遊是我和張老師把孩子們帶去的,孩子們卻教我很多、很多……

幼師教育隨筆14

短短的一年幼師生活,我和孩子們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誼。我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們明亮的眼睛所注視,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在他們腦海中留下印象。所以,我懂得了幼師這個詞的沉重分量。

每天生活在孩子堆裡,他們的天真活潑深深的感染著我,所以,工作了幾年我仍愛穿顏色亮麗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很年輕很孩子氣。孩子們也喜歡我這樣,連久未見面的同學見到我,也說我沒什麼變化,還是學生氣十足。

還記得那天早上,為了給孩子們講祖國寶島臺灣的.故事,我沒有把長髮綁起,而是讓它們隨意地在披在肩上,好給孩子們跳一段高山族姑娘們甩頭髮的舞蹈。平時為了方便工作,我習慣把長髮綁成一條馬尾,這樣既簡單又清爽,這天把頭髮披了下來,還真顯得有點不習慣。一回到班上,盈盈跑到我面前,很驚奇地說:“老師,你變了!”我感到很奇怪,就問:“哪兒變啦?”“頭髮變長了。”我笑了,“傻孩子,老師今天沒把頭髮綁起來,所以你看起來才會變長了呀。”在跳高山族舞蹈的時候,我的長髮隨著高山族歌曲《哪嚕哇》的音樂有節奏的甩動了起來,孩子們一雙雙眼睛閃著明亮的光,跟著我的頭髮上下飛舞。活動結束後,又有幾個孩子跑過來,其中一個拍了我一下,我問他什麼事,他的小臉紅紅的,輕輕地說:“老師,我們可以摸摸你的頭髮嗎?”“為什麼呢?”“你的頭髮變長了,真好看!”這次我沒有解釋,只是蹲了下來,笑著讓孩子們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髮,孩子們對我的細微關注已經深深地感動了我。

在孩子們的關注裡,我更加關心、愛護他們,和更多的孩子成為了好朋友。生活在孩子堆裡,我是最快樂的人。

幼師教育隨筆15

第一天吃午飯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在吃飯,晨晨拿著勺子在玩,我走過去問他:“晨晨怎麼不吃啊?快點吃啊!”他只是象徵吃一點,最後就把自己的飯倒掉。第二天吃飯了浩浩還是不肯吃,我不斷地提醒他,他還是不吃。我就拿起勺子喂他,就就掉眼淚了。我說:“你不哭要餓的。”於是他邊哭邊說:“我不要吃菜,我要吃白飯。”於是我一心軟,就答應他只要吃白飯。第三天,開始分飯的時間到了,他看到我幫他盛了菜,開始掉眼淚,還哭著說“老師,我要吃白飯。”於是我就和他講菜對我們人體的好處。聽了這些之後,他就答應吃了。可以最後白飯全吃了,飯就又倒掉了。第四天早上,他來上學很不開心,還對奶奶說:我要吃白飯。奶奶說:“知道了,我來對老師講。”對我說:“在這個孩子比較挑食,在家也是不吃,在學校你就讓他吃白飯吧。”

到底是什麼養成了這種壞習慣,於是我和他的媽媽進行了溝通,讓他們在家儘量讓他吃各種不同的菜吃飯,量上不要強求。在幼兒園我就進行了強制的措施一定要他自己吃菜,今天一口,明天二口,後天三口,採用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