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裡面陳真的師傅是誰

霍元甲是陳真的師父。

霍元甲裡面陳真的師傅是誰1

作為最小的徒弟,陳真的武學天賦是比較優秀的,因此深得霍元甲的喜歡,所以對於陳真的管教,霍元甲從小都是特別嚴厲的,俗話說嚴師出高徒,陳真確實不負眾望,漸漸的成長為一代武學宗師。霍元甲出身鏢師家庭,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霍元甲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生於天津靜海縣。

霍元甲裡面陳真的師傅是誰
  

霍元甲主要成就: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結合時勢,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本會對會員之約束甚嚴,凡入會者,必有介紹人,入會後,若發現有不規則行為,立予開除會籍。

1910年,大清政府依法批准成立“精武體操會”,首批會員73人,成為日後反清的`骨幹。而霍元甲本人也在隨後不久離奇死去,一般認為是被日本人下毒致死。

其實,類似精武體操會這樣的武術團體,在晚清及民國初年,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湧現。這其間,自然有著強身-強國的樸素追求,但背後也摻雜了各種政治勢力跑馬圈地、拉桿子聚團伙、以期實現“槍桿子(包括刀把子)裡面出政權”的現實目的。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轟轟烈烈,充滿傳奇色彩。

霍元甲裡面陳真的師傅是誰2

幾十年前的香港電視劇《霍元甲》在大陸播放的時候,霍元甲的名字就已經紅遍了大街小巷,後來李連杰一部《霍元甲》電影又再度席捲全國,霍元甲至此成為了國人心中的民族英雄。

和霍元甲有關的人,也自然成為了大家所追捧的物件,其中就包括了霍元甲在影視劇中的弟子“陳真”。

霍元甲的弟子並非“陳真”

“陳真”的形象能夠出名,自然也和霍元甲有著極大的關係。

歷史中的霍元甲身高僅僅只有1米6幾,從小就通過習武的方式強健體魄,他的抗擊打能力和爆發力都超乎常人。

儘管他身懷絕技,不過按照部分史料當中的記載,霍元甲早年的時候為人一直非常低調,只能以賣柴和賣腳力為生。

他的拳腳了得,可在生活中也頂多是用來自衛,真正能讓這樣一個人名揚海內外的,還是那幾場發生於清末時期的擂臺比武。

在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民間有一個鏢局掌櫃因為同情維新派而被迫逃到了津門,他很快就和霍元甲一見如故,併成為了莫逆之交。

到了八國聯軍侵華時期,這個鏢局掌櫃就在北京遇害了,霍元甲是一個非常重情義的人,國人有著入土為安的思維,霍元甲也並不忍心好友就這樣身首異處,於是和徒弟一起潛入京師偷偷取回了朋友的首級,併為朋友操辦了後事。

霍元甲裡面陳真的師傅是誰 第2張
  

和霍元甲一起行動的徒弟,就是影視作品中的“陳真”,在歷史上,他的真名並不是陳真,而是名為劉振聲。

根據記載,霍元甲也只有這一個能夠被考證的徒弟,並不是影視劇中身後一群人的景象。

劉振聲也是苦命人,他自幼家庭貧困,因為一開始在天津當童工的原因,他還認識了樂亭縣王道灘人劉姓老闆,並且認了義父。

他的義父也正好和霍元甲有交集,見到劉振聲身手敏捷,也就送他去霍元甲那邊拜師。

到了1901年,一個俄國大力士來到了天津戲院裡面賣藝,他還號稱“打遍中國無敵手,讓中國人開開眼界。”

見識了八國聯軍的燒殺搶掠後,霍元甲聽聞此事更是拍案而起,帶著劉振聲來到了戲院。

俄國大力士出場後,霍元甲一個箭步跳到了臺上。

其實,這個俄國大力士也僅僅只是花花架子,他的誇張宣傳也僅僅只是為了掙錢,本人對武術不怎麼精通,可他說的那些話,對於中國人是一種極深的傷害。

由於不敢向前挑戰霍元甲,大力士最終也只能登報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然後灰溜溜離開了天津。

這下,霍元甲雖說沒有對大力士大打出手,可他爭回了面子,自然在天津一帶一炮而紅。

1909年,自視甚高的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設定了擂臺,宣傳要和中華武術家們比試。

這樣的行為,自然讓人鄙夷,所以,在商界頭面人物陳公哲的邀請下,霍元甲遠赴上海應戰,勢必要讓這個大力士知道中華武術的厲害。

可此人同樣是一個花架子,他以讓霍元甲以重金作為賭注來逼退霍元甲,可有人幫助霍元甲付了錢,這下大力士慌了神,又開始找各種理由去推脫,遲遲不肯出面應戰。

霍元甲沒有耐心了,乾脆在報紙上刊登了一份廣告,說外國的大力士都是自取其辱,結果還是沒有大力士願意出面和霍元甲比試,就這樣,霍元甲的威名傳遍了海內外。

後來,霍元甲還帶著徒弟劉振聲在上海閘北體育場看其他武術人士對陣大力士,可比賽也僅僅進行了一場就分出了勝負,根本不需要霍元甲登場。

霍元甲裡面陳真的師傅是誰 第3張
  

在霍元甲出名之後,孫中山先生還曾對霍元甲“以武種保國強種”的膽識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十分讚賞他的這種行為,還為他的精武會題了字。

就在劉振聲和霍元甲不斷為國揚眉吐氣的時候,霍元甲卻猝死了。

在這其中也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霍元甲本身患有哮喘病,為了創立精武會又節衣縮食,一日三餐都難以保證,此外他還得四處奔波聯絡,最終積勞成疾,患上了肺病而不幸逝世。

其二則是說他死於日本人的陰謀,日本人在設宴招待霍元甲期間介紹了一名日本醫生給他看病,結果霍元甲吃了日本醫生開的藥方後病情逐漸惡化,朋友們後來將藥拿去化驗,發現裡面含有慢性毒藥。

在霍元甲去世之後,劉振聲悲痛欲絕,他乾脆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選擇了落發為僧。

歷史上,精武門也隨著霍元甲的離世而結束了一段時代。

後來,劉振聲還俗,隱姓埋名去了東北,在瀋陽認識了富豪杜惠林。

杜惠林非常欣賞劉振聲的人品端正,也就讓他來給自己當了保鏢,可劉振聲看不慣杜府內花天酒地的生活,也執意請辭。

劉振聲離開了杜家之後,就在瀋陽北門開設了一家武術館,起名為“三光門武術館”。

他將自己的所學教授給徒弟,順便還兼設鏢局用來謀生,這段日子裡,他又遇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人,那便是大帥張作霖

張作霖也從杜惠林口中聽說了劉振聲,覺得他是個不錯的人,也就將他聘請到大帥府內教授武功,張學良和張學思兩兄弟還曾跟隨過劉振聲學習武藝。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1928年。

在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了之後,劉振聲更是對日本人恨之入骨,他也希望能為打擊日軍而儘自己的一份力。

由於蔣介石的政策,張學良手下的關東軍從東北退回,劉振聲對張學良的選擇不滿,乾脆回到了樂亭縣。

對於劉振聲而言,樂亭縣確實是一個好地方,這裡是有武術土壤的。

劉振聲回來之後,就有了“南劉北宋”的說法,“宋”便是另一位名叫宋三的習武之人,兩人還過過招。

之後,他也帶著徒弟們打過一些擂臺,也漸漸積累起了名聲,不過這些和霍元甲相比,還是有所差距。

時間一長,劉振聲的行蹤就被“精武館”的師弟們發覺了,他們趕到樂亭縣希望劉振聲能夠回來支撐起武館的門面。

師弟們紛紛跪倒在劉振聲的面前,希望他能夠早日回到天津,可劉振聲的去意已決,始終沒有答應大家的要求。

其實,劉振聲因為生性忠厚,也在何新莊和大家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並且和村中的一位姑娘結婚,兩人生下了一個孩子,一家三口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至此,劉振聲也不願意再沾染江湖之事了。

影視作品中的“陳真”和劉振聲差別較大

根據影視劇中的描述,陳真為被日本人害死的霍元甲報仇後就被日本人殺死了,這樣的說法也被拍成了電視劇和電影。

而縱觀“陳真”出現的歷史,則是由多種機緣巧合共同構成。

李小龍或許也是“虛構”陳真的第一人,在1972年的'電影《精武門》中,也是陳真第一次亮相,李小龍也將他塑造成了影視劇中的一個經典角色。

而劇本是倪匡所寫下的,“陳真”則是被倪匡所塑造出來的虛構角色。

此後各個版本的《精武門》則都採取了那種模式,就算有些細微的差別,不過“陳真痛打日本人”的鏡頭內容還是一樣的。

李小龍也成功運用了武打形象出了名,經過早年電影的塑造,一直到後來的《精武門》則將他直接塑造成了華人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片中,李小龍也同樣為“陳真”的出現塑造了一個榜樣:要有強烈的民族責任心。

這也是“陳真”能夠被髮揚光大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他符合了大家心目中的期望。

縱觀倪匡所考量的時代背景,也可以推斷出:“陳真”是由三個人拼湊出來的。

在1909年,霍元甲和陳公哲等人被稱為是“精武四傑”,1910年“精武體育會”成立,也促發了民國時期各大武林門派的聯合,全國武術協會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創立起來了。

不過,霍元甲在創立精武體育會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英年早逝,對精武日後的光大也僅僅只是起到了一個象徵性的作用。

起到決定作用的人中有“三陳”,他們共同成為了“陳真”的來源。

其一為陳其美,他是中華民國早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青幫的代表人物,和蔣介石關係密切。

其二便是陳公哲,後來還有“精武三傑之一”的稱謂,在1916年前後,他還曾兩度捐出了住宅和家產給精武會,精武會之所以能夠在抗日戰爭之前得到迅速發展,陳公哲在其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其三則是陳鐵生,他是早期“精武四傑”之一,後來擔任過上海精武體育會編輯,編寫了《技擊叢刊》等書籍,還寫下過《達摩劍》這本武術專著,在武術和文字的融合上非常有造詣,還曾和魯迅筆戰過,這都足以能看出他的水平。

在“結合眾家之長”後,“陳真”這個角色就誕生了。

“陳真”的身世正是取自劉振聲,他帶著滿腔熱血跟隨了霍元甲;而“陳真”的性格則是和陳其美所相似,屬於那種敢想敢做不擇手段的型別;“陳真”的武功博採了陳公哲和陳鐵生之長,他們倆也是真實的武術家。

“陳真”的成功也能從此看出:明明作為一個影視劇作品中的虛構人物,卻在大家的口口相傳中讓大家認為是歷史的真實存在,電影的力量也能夠從“陳真”這個角色的塑造中看出。

歷史上的劉振聲則在晚年始終保持著“銷聲匿跡”,可他在樂亭縣卻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培養出了包括於成傑、何慶瑞等在內的數十個知名習武者,可謂桃李滿天下。

他一生都崇尚武德,對自身的武藝也從來沒有聲張過,特別是在隱居之後,他對於自己的出身、經歷以及武宗等都始終保持著守口如瓶,因此才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具體結局。

實際上,1960年劉振聲便病逝在了樂亭縣,享年77歲,他的晚年也過得非常窮困,從他的遺物中便能看出。

人們整理他的遺物過程中,卻發現只有這麼幾樣東西:一口寶刀、一串佛珠和張作霖的一份請帖。

而透過這幾件物品的背後,卻能聯絡起劉振聲所經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