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玩出聰明和學習興趣(經典)

科普知識讓孩子對學習樂趣盎然

讓孩子玩出聰明和學習興趣(經典)

孩子不愛學習各種學科的知識,多因“學習沒意思”,而科學知識卻與我們生存的環境,與我們的一日生活密切相關,是萬萬缺不得的。

事實上,從幼兒期起,孩子們的求知慾就十分旺盛,會對所有的事情感到好奇,覺得新鮮有趣。

生動活潑的知識科普方式,則為孩子鋪設了一條將生活與知識相連的橋樑。比如,將枯燥的課堂,搬到公園一般的室外;將乾乾巴巴的書本理論,變成有趣的動手實驗;將平時只能在紙上、螢幕上看到的動植物,“幻化”成具體的實物,跟孩子來個親密接觸。如此一來,孩子們的好奇心會使得思維更加發散、活躍,對平日不感興趣的科學知識,也能重新燃起興趣。

動手小遊戲有助孩子身心發育

教育界有句名言: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心理學家也說:動作是智力的磚瓦。科學界發現,手的活動對大腦細胞成長、神經系統的發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助於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在過去的年代裡,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沙包、毽子、彈弓、木頭槍、鐵環等,而如今,高階名牌電控玩具、毛絨玩具等奢華的舶來品,則構成了今天寶寶們短暫的歡樂。

但應該記得,讓孩子多動動手,哪怕只是玩玩沙子也不能少。因為孩子所進行的一切活動都是學習,都是他智慧的源泉,各種感知覺成為了孩子與外界溝通的學習通道,看、聽、嘗、聞、觸控、做,這些感知覺的發展共同促進了孩子的大腦發育。因此,如果讓孩子自己進行挖掘化石、加工、挖沙子等較精細的手部鍛鍊,或進行拼裝、繪畫等遊戲,則能有效促進孩子身心發育。

動物主題提升孩子的環保意識

孩子幼小純淨的心靈對動物有著十分強烈的感性認識。一旦他們瞭解到,動物的生長離不開潔淨的空氣、水、土壤以及各種食物,就會懂得:不能弄髒水,不能汙染土壤和空氣,不能破壞花草樹木,只有與各種動物友好相處,才能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如果結合小朋友們都特別喜歡的動畫片中的恐龍,還可以通過講述“因為天氣變熱,森林被毀,恐龍找不到吃的東西,於是慢慢滅絕”的事實,告誡孩子,我們絕不能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如此,才能使孩子更清晰地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