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

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用兩句話來形容李治成為太子的過程,一定是“鷸蚌相爭漁翁之利”和“打不打,不打就是鬥,唯夫不戰,天下不能與他爭”,我們都好奇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

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1

李承乾和李治是兄弟關係,二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兒子,不過因為身為太子的李承乾謀反被貶,這才讓李治成為太子,最後登基成為唐高宗,才有了和武則天之間的愛情故事。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出生於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李世民對於這個長子非常的重視,一直都將其當做繼承人培養,李世民登基之後將八歲的李承乾冊封為太子。

可是李承乾因為一點小事故導致腳殘疾,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開始漸漸的學壞,這讓李世民很是失望,於是開始重視魏王李泰,於是害怕丟了太子之位的李承乾準備謀反,卻因為被人告密被貶為了庶人。

李世民原本想要立魏王李泰為太子的,但是知道了李承乾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他不想將皇位交給這樣的人,於是在大臣們的商議之下,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
  

李世民駕崩之後,李治登基成為唐朝第三位皇帝,稱為唐高宗,也是他成就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他和武則天之間的'愛情故事,至今仍舊家喻戶曉。

長孫皇后是李世民唯一一位皇后,從十三歲嫁給李世民開始,長孫皇后一直都是恪盡職守行使自己的職責,這也讓她得到了李世民的寵愛,就連她的兒子也到了李世民的重視和疼愛。

長子李承乾從一出生就被李世民認定成未來的繼承人,李世民對於李承乾的教育非常的嚴格,但是因為腳疾的原因,讓他性格大變,學壞之後的李承乾害怕太子之位被廢,選擇走上謀反的道路。

可是計劃還沒有實行就給人告密了,於是李承乾被變為庶人流放,李治因為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所以從未想過要爭奪皇位,可是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最後竟然漁翁得利成為了太子。

李世民去世之後李治繼位,成為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可是李治因為身體不好的原因,後期的時候將大權交給了武則天,成就了武則天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的經歷。

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2

李承乾是李治的同母哥哥。

李承乾,字高明,是唐太宗李世民長子,李泰和李治的同母哥哥,唐太宗即位,立為太子,時年八歲,聰明可愛。

但是年長後,由於有腿疾,稍微不良於行,對父親陽奉陰違、對師長勸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殺手刺殺自己的老師。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奪長之念,兄弟交惡。

貞觀十六年,李承乾卻因為忌憚同樣深得父親寵愛且懷有謀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試圖暗殺失敗後,遂與漢王李元昌。

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事情敗露。貞觀十七年正月,太宗還表態太子雖有足疾,並不影響走路。

何況太子有子,依照禮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應該立李承乾的兒子李象。唐太宗為了保全愛子,以李泰,李承乾、李治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這理由立李治為皇太子。

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軍到黔州,參與政變的趙節、杜荷、侯君集皆處死。貞觀十九年鬱鬱而終。

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 第2張
  

擴充套件資料:

承乾不足6歲時,唐太宗便讓赫赫有名的儒學大家陸德明教導他。承乾12歲時,唐太宗便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其處理政務的'能力。

在承乾年歲漸長不循法度後,唐太宗煞費苦心地想要將他引回正道,甚至一聽說有人猜測承乾的儲位不穩,立馬將魏徵任命為太子太師以絕眾望。

哪怕後來承乾犯下了謀逆這等滔天大罪,唐太宗失望之餘仍要絞盡腦汁保住他的性命,甚至在改立太子時滿心都在為自己的這三個愛子做打算。

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3

李世民共有三個嫡子,長子李承乾、次子李泰、幼子李治。三人之中,李治是弟弟,也是存在感最低的一個。大哥李承乾是這麼想的,二哥李泰是這麼想的,父皇李世民也是這麼想的。

大哥李承乾為太子,卻不受李世民寵愛。二哥李泰是魏王,李世民卻很寵愛他。這樣一來,李泰難免會有小心思。

我不就是比李承乾晚生的嗎?為什麼我不能當太子?於是,李承乾和李泰的太子之爭就產生了。

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不僅讓李泰深思,也讓許多大小官員深思。一些政治投機者紛紛投靠李泰,李泰也不會拒絕。

這可把李世民嚇壞了,趕緊出去澄清,自己無意廢太子,李承乾永遠是太子,李泰永遠是魏王,千萬不要小心。然而,多益的火車已經在軌道上高速行駛,根本停不下來。

李世民的澄清,讓太子之爭愈演愈烈。為什麼是這樣?因為李世民的態度起伏不定,一會兒安撫太子,一會兒寵幸魏王。

要知道,李世民可是次子,最後靠發動政變奪得了皇位,而長子李建成成了李世民的.刀魂。所以,身為太子的李承乾,深感危機感。就算李泰不敢發動政變砍自己,李世民也不愛他,廢了太子。所以,李泰使出了一個笨招,想要像李世民一樣發動政變奪取皇位,但是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政變失敗,太子被廢。

不戰不戰,不戰不戰,世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他抗衡!

太子李承乾被撤了,李泰想必是最幸福的人了。李泰心想,李承乾要是倒了,太子之位肯定是自己的。不僅李泰這麼認為,就連李世民也這麼認為。

李承乾和李治的關係 第3張
  

於是,李泰向太子發起了進攻。李泰如此著急,自然讓李世民不高興,但還有人更不高興。他們是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為首的一幫權臣。因為,在李承乾和李泰爭奪太子的那一戰中,這些人都是為了保護李承乾。

如果那天李泰當上了皇帝,這些人至少要回家養老,大不了就是丟了性命。

於是,這些人紛紛抗議李泰當太子,極力維護李治為太子。這時,李治被推上了政治舞臺。此時,太子之爭從李承乾、李泰變成了李泰、李治。最終,李世民權衡利弊,選擇了李治為太子。李世民也有自己的考慮,主要有兩個原因:

李治擁護者眾多,說話很有分量,比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李泰背後的支持者雖然多了一些,但都是官二代,份量不大,而李世民也不是不喜歡這些官二代,甚至是討厭他們。原因很簡單。這些人沒有真才實學,只是說說而已。如果任由他們掌權,必將禍害國家。

李治仁慈孝順,如果李治當了皇帝,一定會善待自己的兩個哥哥。而李泰的破綻,是必須要報告的。如果李泰當上了皇帝,他會殺了弟弟李承乾和弟弟李治。這是李世民最不願意看到的。

綜上所述,李世民最終選擇了李治作為自己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