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吃什麼食物

大箭竹、華西箭竹等等

熊貓吃什麼食物1

大熊貓最喜歡吃的有大箭竹、華西箭竹等幾種。大熊貓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在野外自然採食的50多種植物中,竹類就佔一半以上。大熊貓雖然也具有食肉動物吃肉的潛力,但它很少捕食動物或動物的屍體。

大熊貓

為了維持新陳代謝的平衡,一隻體重100千克的成年大熊貓需要,每天要花12-16小時,吃掉10-18千克的竹葉和竹稈,或者30-38千克的'新鮮竹筍,同時排出10 多千克糞便。

大熊貓會在一定時期內會分別大量採食竹莖、竹葉、竹筍這三種不同的竹類食物。這三種竹類食物的營養成分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熊貓吃什麼食物
  

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離活動,大熊貓每天取食的時間長達14個小時。熊貓喜歡吃竹子最有營養、含纖維素最少的部分。

大熊貓也吃竹鼠、雞肉、羊肉等等。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但有機會的時候,大熊貓也吃肉,野生的大熊貓偶爾會吃一些動物屍體。

熊貓吃什麼食物2

大熊貓的食譜通常由竹筍、竹莖和枝葉組成,隨著季節和山系的不同而不同。

春季

春夏季大熊貓最愛吃竹筍。竹筍出土的季節隨竹種、山系和海拔而異。竹筍出土最早的為涼山山系,秦嶺山系竹筍出土最晚,岷山和邛崍山系等居中。

秦嶺山系大熊貓主食竹類實際只有兩種,而主食竹筍僅巴山木竹一種。巴山木竹分佈較廣,從海拔1100~2100米均有分佈,出土時間主要是4~5月。在這段時間,大熊貓基本以巴山木竹筍為主食,從6月開始過渡攝食部分秦嶺箭竹竹筍。

在大熊貓分佈的岷山北段,如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內,糙花箭竹4~5月出筍,缺苞箭竹和青川箭竹6~7月出筍,因此該地大熊貓春夏季的食譜由4月開始以竹筍為主逐漸過渡為以竹筍與竹莖為主。岷山南段糙花箭竹和柺棍竹的竹筍在4~6月出土,6~7月是短錐玉山竹出土。因此,大熊貓的食譜從4月開始以竹筍為主,逐漸過渡到7月兼食的竹莖比例逐漸增加。

邛崍山系山勢較高,河谷地帶人為干擾大。海拔2000米以上,柺棍竹4~5月出筍,短錐玉山竹6~8月出筍,9~10月八月竹和刺竹子筍出土。在北段臥龍,大熊貓4~5月以竹筍為主,6~7月以竹筍和竹莖為食,8~9月主食竹莖,八月竹與刺竹子的秋筍為秋季食譜的主要成分。

熊貓吃什麼食物 第2張
  

大相嶺大熊貓最喜以八月竹、刺竹子和短錐玉山竹的竹筍為食。從夏至秋,該地大熊貓均以竹筍、竹莖和枝葉三種食物組成食譜。

小相嶺山系短錐玉山竹、石棉玉山竹、空柄玉山竹和峨熱竹竹筍都為大熊貓所喜食,其食譜5~7月基本上都是以這些竹的竹筍和竹莖組成。

涼山山系可供大熊貓採食竹筍的竹類更多。自4月從低山開始有筇竹類3種(筇竹、三月竹、大葉筇竹)的竹筍出土,接著5~8月有大風玉山竹、馬邊玉山竹和白背玉山竹的竹筍出土,9~10月秋季又有八月竹和刺竹子等方竹筍出土。因此,大熊貓在涼山從4~10月的食譜與其他地方大熊貓不同。

夏季

大熊貓分佈的各山系夏季較短,主要是7~8月,這時各地大熊貓食譜有差異。除老年個體外,大熊貓夏季食譜中一般以竹莖佔比例最大。在秦嶺和涼山,由於筍期較長,食譜中含筍的比例約佔3~4成,竹莖比例6~7成,其餘各山系7成以上均為竹莖,配以竹筍或兼少量竹葉。青壯年大熊貓在夏季有的幾乎全以竹莖為食,而老年個體由於牙磨損嚴重,幾乎不食竹莖;少年大熊貓個體食譜中竹莖也少,到亞成體才逐漸增加比例。

秋季

大熊貓分佈的各山系秋季也較短,僅9~10月,但各山系大熊貓幾乎都以新發出的竹葉為生食,食譜中僅有少量的竹筍或竹莖。唯涼山有八月竹和刺竹子在秋季出土,故該地大熊貓食譜中含竹筍的比例佔5~6成,仍有4~5成為竹莖。

冬季

冬季在大熊貓分佈的各山系都很長,一般從10月至第二年3月,氣候嚴寒。這時,大熊貓大都下到低山以竹葉為食,但在岷山和邛崍山,由於低山河谷都淪為農耕地,它們只能在中山以較枯萎的`竹葉為食,兼食或全部以高山的冷箭竹老筍(未發枝的幼竹)為食,而老年個體仍然在中、低山少以寒凍的枯萎竹葉為食。

可能如南方人與北方人飲食習慣不同相似,不同區域的大熊貓在年食譜組成上各有不同。在秦嶺山系,竹葉是大熊貓食譜中最主要的成分,該地大熊貓僅在冬末春初攝食少量竹莖。而在岷山、邛崍等山系,竹莖是大熊貓食譜中最主要的成分。不同區城大熊貓年食譜組成上的差異反映了竹種類型及物候條件的不同,是大熊貓對區域性環境條件的生態適應。

對大熊貓而言,每年3~5月是最為嚴酷的“生態季節”,食物匱乏,體況下降,絕大部分死亡事件均出現在此期間。此外,食物匱乏可能也導致了大熊貓個體外遷現象的發生。

熊貓吃什麼食物3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月17日的PNAS線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首次對小熊貓全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和分析,並將它們與大熊貓基因組進行比較,發現了適應性趨同的分子基礎,其結果能夠解釋為什麼親緣較遠的兩個物種有類似外表並都愛吃竹子。

雖然大熊貓和大熊貓的名字暗示它們可能是密切相關的,但它們實際上是遠親。大熊貓是和熊密切相關,特別是北極熊;而小熊貓和雪貂更密切些。2011年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就證明了小熊貓屬於浣熊科和鼬科的姐妹群。基因分析的結果不支援形態學研究將小熊貓歸於浣熊科,或將大、小熊貓併為熊貓科的觀點。

熊貓吃什麼食物 第3張
  

但是這兩個物種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它們只吃竹子(儘管被列為食肉動物),並有一種偽拇指的第六指來幫助它們進食。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親緣較遠的生物在類似的環境條件下獨立發展出相似的特性時,就稱為表型趨同。在這種情況下,兩種截然不同的熊貓進化出了非常相似的特徵。大熊貓和小熊貓就是表型趨同的最典型例子。

在對小熊貓基因組進行測序後,研究人員將其與大熊貓進行了比較,發現了大約70個與竹子生活方式相似的進化變化相關基因。

更具體地說,他們發現了兩個基因PCNT和DYNC2H,在兩種熊貓的四肢發育中是重要的,允許手腕的骨頭額外增長成拇指狀附屬物,有助於把握竹竿。研究人員還發現了這兩個物種中酶的'遺傳相似性,可幫助它們從竹子中汲取必需營養物質,以適應低營養的竹子食物。另外還發現了10例相似的假基因,其中包含感知肉味的鮮味受體基因TAS1R1。假基因是指與正常基因相似、但喪失正常功能的基因。進一步分析顯示,小熊貓這個基因發生假基因化的時間應該在小熊貓食性轉換為部分植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