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最簡單的生命有機體

病毒。

最小最簡單的生命有機體1

病毒是非細胞形態的生命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最簡單的有機體。

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但是所有的病毒必須要在細胞內才能進行繁殖並表現出它們的基本生命活動。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

實際上在自然界中,細胞和病毒是相互共存的關係,既是競爭也是合作。在漫長的進化史上,細胞和病毒好比兩個都想致對方於死地的兩個人,只是誰也奈何不了對方,最終形成了一個平衡。

作為非細胞形態的生命體,病毒與細胞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病毒很小,結構及其簡單。絕大部分病毒的大小隻有20-200um,可以通過細菌濾器,所以必須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清楚地看到。

2、遺傳載體的多樣性。所有的細胞中,都是含有DNA與RNA,並以雙鏈DNA分子作為遺傳物質的載體。然而,不同種類的病毒卻顯現出其遺傳載體的多樣性:不僅有DNA病毒,還有RNA病毒。一般,RNA病毒容易變異不穩定,DNA病毒不容易變異比較穩定。這兩種病毒均有雙鏈和單鏈之分。但每一種病毒粒子中只含有DNA或RNA,而不是兩者兼有。

3、徹底的.寄生性。病毒雖然具備了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特徵(增殖與遺傳),但只是一類不“完全”的生命體。病毒自身沒有獨立的代謝與能量轉化系統,必須利用宿主細胞結構、“原料”、能量與酶系統進行繁殖,因此,也有人稱這個為分子水平上的寄生。

4、病毒是以複製和裝配的方式進行繁殖。病毒的增殖過程,就像是生產汽車,在細胞這個生產病毒的工廠中,首先合成大量的病毒核酸以及各種病毒蛋白,然後由這些“部件”裝配成新的子代病毒。因此,一般把病毒的增殖稱為複製,而細胞只能以分裂的方式增殖。

最小最簡單的生命有機體
  

自從1892年首次發現煙草花葉病毒以來,目前已發現4000多種病毒。絕大多數病毒是由核酸與蛋白質構成的核酸—蛋白質複合體,稱為真病毒。還有一類為數極少的更簡單的生命體,稱為亞病毒,目前只發現了幾十種。如類病毒。它們僅由一個有感染性的環狀RNA分子構成,其大小僅有幾百個核苷酸,而且,只感染植物,如最早發現的馬鈴薯紡錘塊莖病類病毒。

最小最簡單的生命有機體2

一、古菌微生物的發現

2006年,生物學家基爾·班菲爾德和佈雷特·貝克在冰島海岸的黃鐵礦粘液池中找到了古菌。這三個古菌身上都有着基因片段,之後貝克就從這些粘液池中將微生物給取了上來。研究後發現,它們為最小的`活體生物,直徑約為200納米,非常的小。

參考一個數值,此微生物的尺寸就相當於病毒。而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卻比古菌微生物直徑要大上整整五倍。自那之後,該微生物就被定義為世界最小生物,並列入了世界吉尼斯的新紀錄當中。

最小最簡單的生命有機體 第2張
  

二、其它未命名的極小生物

一種稱之為nanobes的生物,也具備爭議。此生物在巖石和沉積物中被人發現,後在1998年被人公開發表為最小生物。其直徑也僅僅只有20納米。但要想證實該生物為最小的活體生物,需要大量的證據。其不含DNA也沒有RNA,因此結果就遙遙無期,也沒什麼進展。

早前,澳大利亞某科學家在西部外海的海底約4.8公里深處發現最小神祕生物,據説是比細菌還要小。但是該小生物的再生速度都很快,令科學家們感到困惑。在這不為人知的生物世界,究竟藏着多少的謎底?其實,世界上最小生物多數未被發現,沒有指定説哪個最小,只有比它還要小的。只是不知道藏在哪個角落裏面,等着科學家們去發現更多的自然奧祕。